中奢
俗話說:那里有利益,那里就有江湖,利益無處不在,江湖也就無處不在。而利益,對于普通人來說,不外乎名與利,在“國寶幫”背后,也隱然藏匿著一個名與利的江湖,而且深不見底。
央視主播張泉靈在轉發(fā)馬伯庸這條長微博時評論道,“馬先生實在無需跑那么遠,話說北京就有這么一家。有金鏤玉衣三套,玉制三星堆面具若干,還有漢代人睡在唐朝床上的造型枕頭一個……”。而在微博上,有部分網友也表示當地也有類似雷人的博物館,很顯然,在全國范圍內,像冀寶齋這樣的博物館并不僅僅只有一家。
在近年藝術市場水漲船高,各項拍賣紀錄不斷被刷新的情況下,追求文物收藏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已經是部分人的主要目標:窮人指望著淘寶一夜暴富,富人指望著通過藝術品來獲取巨額利益,這種利益不僅僅是直白的金錢,也包括通過捐獻來獲得其他利益。著名收藏家馬未都就表示,“大部分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去年11月,臺灣收藏家曹興誠也曾在公開場合披露部分博物館贗品泛濫,他直言在南方一家以古玉、青銅器收藏為主的私人博物館中發(fā)現絕大多數標為商代、周代、漢代的藏品是現代仿品且手段相當拙劣?,F在國家大力發(fā)展文化產業(yè),就有有很多人以捐贈博物館藏品為名,蓋一個假博物館,然后跟政府換土地資源。
“國寶幫”通常會以一個收藏了大量“國寶”的藏家為中心,組成一個小圈子。這些資金充裕而剛入收藏行業(yè)的新手成為了“國寶幫”的目標,這些“大藏家”往往資金充裕,動輒幾十萬幾百萬購買,這就在這個“大藏家”背后自然而然的就形成了一個利益集團。就好像圍繞在冀寶齋王宗泉身邊的文物販子、制假者和鑒定專家一樣,他們形成一個利益共同體,共同忽悠他不斷的掏錢購買贗品。與以往打一槍換一個地方的忽悠方式不同,這個利益集團更多的是采取做局的方式來忽悠有錢的藏家,給剛涉入收藏行業(yè)的大藏家們灌輸一些錯誤的理論,讓他們養(yǎng)成錯誤的收藏觀念。最終把王宗泉忽悠成了河南最大的“國寶幫”成員。
一旦這種利益集團形成,即使有敢于說真話的鑒定專家,也很難糾正藏家們錯誤的觀點。同時這個集團為了自身利益,也不惜去攻擊說真話的人。得罪一兩個藏家沒什么,但是得罪一群在圈子里混的人,可能就會引來一些麻煩。所以大家干脆就心知肚明,盡量不得罪這些藏家和他背后的集團,而不得罪人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輕易否定別人的藏品,哪怕你知道那是贗品,你也別戳破。
國寶幫人員構成復雜,除了利益攸關,在“國寶幫”藏家之間還存在著一個特殊的“情感集團”,這些人基本情況大致相同:一開始作為古玩收藏愛好者,由于收藏知識的缺乏和過大的自負,自己總結的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jié),毫不相干,直到自己誤入歧途,收藏了一批“國寶”,在屢屢被人鑒定為贗品之后,他們之間形成了情感聯(lián)盟。抱團取暖:“你想一下,如果你收藏了很多古玩,大家都說是假的,忽然有個藏家說你收藏的是真的,你是否會出現一種知己的感覺?于是你們就結成了一個情感聯(lián)盟,相互吹捧之下,那他更不會認為自己收藏的是贗品了?!币虼藷o論是在論壇上,還是在各地大小不一的鑒寶節(jié)目中,會看到他們的抱團出現。就在這次冀寶齋事件持續(xù)發(fā)酵的這幾天,“國寶幫”大本營中國收藏家論壇也掀起了批判馬伯庸的高潮,甚至還有人揚言要給馬伯庸“一點顏色看看”。這也是為什么像冀寶齋這樣的博物館雖然存在多年,但卻甚少批評的聲音傳出的原因。如果不是這次馬伯庸無意中揭開了這個“皇帝的新衣”的話,冀寶齋可能還會背著“河北省級科普基地”、“河北省少先隊實踐教育基地”等稱號橫行下去。
也正因為如此,面對如今網上熱炒的冀寶齋事件,很多業(yè)內人士都抱有一種平淡的態(tài)度:“因為這里面的水很深,誰也不知道這些贗品背后,到底隱藏著哪些秘密。”
“古人玩古玩,玩的是古董里的‘道,這個東西做工精美,藝術價值是怎樣的,文化內涵是什么,這是古人玩古玩的一個主要目的,但是現在人玩古玩,大多數不是為了‘道,而是為了錢。所以一旦跟錢扯上關系,古玩收藏的味道就變了?!?/p>
為了給手中的“國寶”正名,“國寶幫”會通過一切方法爭奪對藏品鑒定的話語權。像“國寶獻汶川”本來是向災區(qū)獻愛心的活動,也成為了“國寶幫”爭奪話語權的工具。被稱為“國寶幫幫主”的許明,在策劃了“國寶獻汶川”活動后更是直截了當的表明了立場,“捐贈國寶”是作為爭取話語權的第一步?!巴ㄟ^這個行為,一方面表明了愛國心,同時還證明了我們藏品的可靠性?!倍S明所擔任超級版主的中國收藏家論壇則是參與這次活動的主力,全部66件入選藏品中有三分之二出自這個論壇的會員。
事件后,另一個收藏論壇的會員“命運之輪”在論壇上對“國寶獻汶川”這種活動表達了自己的擔心。他把這個活動發(fā)給不懂古玩的家人看后,得到的反應是:“這次活動舉辦的真好,這些收藏大家太有愛心了??纯凑掌线@些東西好漂亮,件件精美?!彼忉屨f這些贈品被懷疑有問題,卻得到“絕對不可能,你自己看這樣的場面,人民大禮堂,看看這些人的派頭”的回答?!拔耶敃r徹底傻眼了。我本來是想取笑這些人,哪知道最后被取笑的居然是自己?!毙液眠@個活動由于外界的關注,最終沒有拍賣成功,如果拍賣成功,就會有相當一部分的藏品會成功洗白,最后可能會升值“百倍、千倍”。
當然,在“國寶幫”內,藏家因為贗品“打眼”的情況確實存在,但是還存著一些他們明明知道這是贗品,卻依然主動出錢購買的藏家,甚至還會花大價錢為贗品開具各種鑒定證書,形成了一股知假買假的風潮,當然這個贗品自然是另有所圖。最著名的例子,莫過于2011年爆出的金縷玉衣制假案。商人謝根榮先是托人制作了一件所謂的“金縷玉衣”,以幾十萬元的高額鑒定費請楊伯達等五位著名的文物鑒定專家隔著展柜對金縷玉衣做出鑒定,開出了兩件金縷玉衣價值24億的鑒定結果。隨后,謝根榮又以這個鑒定結果,向銀行騙貸7億元人民幣,盡管此事以謝根榮被判無期徒刑而告終,但是造成的損失卻難以挽回?!跋褛w泰來他們捐贈給各個小博物館的金縷玉衣估計也是這么來的,而且更簡單,直接省略了專家鑒定的步驟,因為他自己就是著名的鑒賞家?!?/p>
除了騙貸,洗錢也成了“國寶幫”們主動購買贗品的一個因素,古玩行家老趙表示:“我就聽說過這樣的事兒,一個企業(yè)家辦了一個私人博物館,收了一批贗品,然后花錢找人開具了真品的證書,并且估價上億元?!彪S后,這位企業(yè)家在開董事會時提出,自己想多投入一部分資金,于是將自己的私人博物館折價3000萬當做資金投入到企業(yè)中:“這其實就是一個變相的洗錢。”
無論是哪種目的,都使得文物本身的價值完全被淹沒了。
現在,冀寶齋被冀州市文廣新局勒令摘牌整頓,國家文物局也發(fā)了通告要求各地加強對民辦博物館的規(guī)范與管理,但愿一切都朝著好的方向發(fā)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