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霞
【摘 要】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聽到“四大皆空”、“空就是色,色就是空”等句子;而且,在詩歌中,我們也經(jīng)??吹胶翱铡弊值脑娋洌骸坝畴A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猛然間發(fā)現(xiàn),原來處處都不離一個“空”字,真不知道中國的古人,何以對“空”如此情有獨鐘?本文從文字學的角度來考察“空”,分析其在傳統(tǒng)文化中的意義。
【關(guān)鍵詞】空;文字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
一、引言
“空”字是中國歷史上出現(xiàn)較早的一個字,譬如《詩經(jīng)·小雅·大東》中有這么一句話: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管子·五輔》也有一句話:“倉廩實而囹圄空”;《史記·莊子傳》:“皆空言無事實”……隨著其字義的不斷發(fā)展,所涉及的領(lǐng)域也越來越廣泛,“空”不僅是詩歌的一種境界,也是繪畫藝術(shù)的一種境界,還是佛教道教的理想境界,更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二、“空”字的本義
辨析一個詞的本義,首先我們要從這個字的字形入手。因為漢字的形體結(jié)構(gòu)與意義有密切的關(guān)系,所以字形所反映出來的意義往往是其本義。這就需要了解字形演變的歷史,特別要當心字體傳訛的情形。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里對“空”的解釋是:空,竅也,“從穴工聲”,哭紅切?!案[也”,就是“孔”的意思?!皬难üぢ暋笔紫日f明,“空”是一個形聲字,“穴”的偏旁表示這是一個與土壤相關(guān)的字。除了從字形初步推測,我們還必須要有實際的語言材料來證明?!妒酚洝の宓郾炯o》“舜穿井為匿空旁出”,意思就是說舜把井壁穿一暗孔到別的井出來。再根據(jù)商務印書館《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對“空”的釋義有:
Kǒng 通“孔”。洞。
因此,我們可以初步判斷“空”的本義是洞,且是一個通假字,通“孔”。
三、“空”字詞義的演變與拓展
一般說來,一個字的字形所表現(xiàn)出來的意義與實際語言中作為詞的意義相符合時,就是它的本義??墒牵S著社會的發(fā)展和語言自身的因素,字詞的意義也在不斷地作漸進式的發(fā)展或改變。字詞的本義有時候卻反而消失不用,只用最常用的基本義了。為了解析“空”字的字義發(fā)展脈絡,筆者將自己在CCL語料庫中搜檢到的包含“空”字的句子進行一個統(tǒng)計,大致把握了“空”這個字的字義以及演變情況。從資料庫檢索來看,“空”字含義豐富,詞性多樣,可以作名詞、形容詞、動詞、副詞。下面,一一舉例說明:
【名詞】
⒈空中;天空
⑴復道行空?!啤ざ拍痢栋⒎繉m賦》
⑵濁浪排空?!巍し吨傺汀对狸枠怯洝?/p>
⒉佛教用語。萬物從來都是因緣而生,沒有固定,虛幻不實,“空”亦特指天臺宗所立“空、假、中”三諦中的真諦。佛教認為世界一切皆空。因此佛教又稱“空門”。如“遁入空門”。
“空”又可以指佛門,如:空王,這是佛教徒對佛的尊敬。
⒊道家謂虛靜之性。
⑴澹乎若深泉之靜,泛乎若不系之舟。不以生故自寶兮,養(yǎng)空而浮?!段倪x》。
【形容詞】
⒈空虛;內(nèi)無所有。引申為空虛處,空檔。
⑴空,空虛?!稄V韻》
⑵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端?jīng)注·江水》
⑶而或長煙一空?!巍し吨傺汀对狸枠怯洝?/p>
⒉罄盡;空其所有。引申為沒有。
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吨傺汀对狸枠怯洝?/p>
⒊廣闊;空曠。
寥寥空宇中,所講在玄虛?!笏肌对伿贰?/p>
⒋岑寂;幽靜。如:空峽,指寂靜的山谷
⒌明凈無掛礙。如:空灑灑,形容胸懷灑脫,毫無牽掛
⒍空洞而不實際;空泛;虛構(gòu)。
⑴以空言求璧?!妒酚??廉頗藺相如列傳》
⑵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澹奎S宗羲《原君》
【動詞】
使空虛;使罄盡。
⑴內(nèi)空府庫之藏,外乏執(zhí)備之用?!尔}鐵論·本議》
⑵乃出圖書,空囊橐,徐徐焉實狼其中?!R中錫《中山狼傳》
【副詞】
⒈徒然;白白地。
⑴白云千載空悠悠?!啤ご揞棥饵S鶴樓》
⑵空余淚痕。——清·林覺民《與妻書》
⒉只;僅。
⑴雪上空留馬行處?!啤め瘏ⅰ栋籽└杷臀渑泄贇w京》
⑵此處空余黃鶴樓?!啤ご揞棥饵S鶴樓》
“空”的基本義是天空,這個義項使用的頻率高,致使我們都錯把它當本義。而“空”眾多的義項都是通過“天空”這個義項或引申或比喻得到的。但是,這個佛教和道家用語“空”具體和“天空”這個義項是什么關(guān)系,還有待進一步考察。不過,我們可以考證其形容詞的義項全是“天空”這一義項直接引申得到,又叫做輻射式引申:
罄盡;空其所有 空洞而不實際;空泛;虛構(gòu)
↖ ↗
明凈無掛礙←天空→空虛;內(nèi)無所有
↙ ↘
岑寂;幽靜 廣闊;空曠
比喻義,是就漢字(詞)的原有的某義項因為比喻而產(chǎn)生的意義。因此,比喻也是一種引申義,是一種間接引申?!翱铡敝蟮膭釉~和副詞義項都是其“天空”義項的間接引申,也就是比喻義。“空”字的字義發(fā)展,符合人們認識事物的順序,它的詞義事從具體到抽象的一個變化過程。需要我們注意的是,文字的發(fā)展與社會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ān)系。文字與社會文化的關(guān)系也是文字學研究的主要問題。下面,我們就研究下“空”字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意義和內(nèi)涵。(下轉(zhuǎn)第217頁)
(上接第215頁)
四、“空”字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意
⒈佛教之“空”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一直為廣大人民所尊奉,其主要原因還是在于佛教的既豐富又深刻的思想和精神?!翱铡睘槠渲饕枷胫?,當然,佛教的“空”,并不是我們常態(tài)理解的“一切皆空”“什么都否定”的消極思想,而是有著多層次的內(nèi)涵。
首先,佛教的“無我觀”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來詮釋,那就是:精神高于物質(zhì),人格高于生命,社會高于個人。這就要求我們忘記小我,成全大我;淡泊名利,淡泊享受。這也是“無我”與“有我”“自性”與“空性”的辯證統(tǒng)一。其次,佛教的“空”,從解脫的意義來說就是要超越生命的意義,視“生老病死”為常事,坦然面對自身的缺陷以及不足,不張揚不喧囂,活出最真的自我,這是“無常”與“有?!钡年P(guān)系。
有無、虛實、真假這些根本理論問題和實踐問題在歷史上既留下了理論誤區(qū),也留下了理性思辨,利弊兼有。而復雜的佛家讓筆者這個佛教“門外漢”始終不得其要領(lǐng),因此,寥寥幾筆,勾勒便罷。
⒉詩之“空”
毋庸置疑,“空”是文學語言,“空”在王維詩中營造出了一種幽美空靈的意境,它似乎是詩人王維用來描述其詩性人生的特殊畫筆,將美展現(xiàn)在讀者面前。在王維的神筆下,有“空山”、“空谷”、“空林”等意象和“虛空”等意境。如: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渡骄忧镪浴?/p>
行踏空林落葉聲?!哆^乘如禪師蕭居士嵩邱蘭若》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這句詩中的“空”,一字傳神,這一“空”字不僅寫出山中的幽靜,更寫出密林之幽深,溪流之清澈,以及詩人的情感。而“行踏空林落葉聲”中的“空”也是不可替換,絕妙至極,空曠的樹林,滿地的落葉,颯颯的風聲,以及腳踏落葉發(fā)出的沙沙聲,惟妙傳神。
古詩詞中頻頻出現(xiàn)“空”字,一是與其本身的表現(xiàn)力有關(guān),“空”者“無”也,而“無”正適應了詩歌充分想象力的需要,以“無”來表現(xiàn)無窮的“有”。二是與封建社會正直文人的坎坷經(jīng)歷有關(guān),因為“空”字可傳遞出詩人或隱居或抑郁或惆悵或憤懣等諸多復雜的感情。
⒊人之“空”
不管是佛教,或者道家思想的宣揚,我們不得不承認,“空”字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古往今來,文人墨客,很多人都在追求這個“空”。玄奘的“空”成就了他的大愛,歷經(jīng)艱辛,取得真經(jīng)。當然,人們所追求的“空”首先是“六根清凈”“無欲無求”,這與佛教人士的又有所不同,“六根清凈”“無欲無求”是說:追逐夢想,實現(xiàn)自我。人更應該注重的是自己的心靈凈化,是自己的精神提升,也就是說精神世界的豐富。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空”是一個意義豐富的字,是詩歌領(lǐng)域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是貫穿佛教道家哲學理論的中心思想,是人們追求的心靈至高境界。尚“空”心態(tài),在建設(sh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今天也有現(xiàn)實意義。在“空”的環(huán)境中,我們的創(chuàng)造才更加純粹。
【參考文獻】
[1]董山民.析“空”[J].唐山學院學報,2003(12).
[2]馮廣藝.空:作為元語言和對象語言——以王維詩為例[J].江漢大學學報, 2005(10).
[3]許慎.說文解字[M].中華書局,2004.
[4]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5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
[5]張秋嬋.論作為詩學范疇的“空”[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