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論證就是用比喻做論證,拿比喻者之理去論證被比喻者之理。用比喻來講道理時,往往用淺顯常見的事物對深奧的道理加以描述,化抽象為具體,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富有文采。在本文中,羅家倫運用了一系列比喻論證,層層深入地為我們詮釋了學問與智慧的關系。
用比喻解釋“學問與智慧”,通俗易懂?!皩W問是知識的聚集”“智慧是一種透視,一種反想,一種遠瞻”,如此說來,人們還是只能得到一個抽象的概念。學問是一種原料,智慧是一個熔爐;學問好比是鐵,智慧好比煉鋼的電火,這樣的比喻不僅給人以形象的解讀,而且隱含著學問與智慧的內在關系:學問在智慧的映照下才能放射出璀璨的光芒。
用比喻論證“學問離不開智慧”,形象生動。無智慧的人,學問再多,也只能充當“兩腳書櫥”而已;有智慧的人,雖為庖丁,卻能依乎天理,目無全牛。有智慧的書,都如珠玉似的晶瑩;無智慧的書,往往材料堆積得和蟻丘一樣。由此可見,離開了智慧的人,充其量只是知識的倉庫;擁有了智慧的人,行事方能游刃有余。離開了智慧的書只能如蟻丘般呆板;擁有了智慧的書方能光彩奪目,發(fā)人深省。而“兩腳書櫥”“蟻丘”“珠玉”這些比喻的運用,無疑會讓“學問離不開智慧”的道理變得更加形象生動。
用比喻論證“智慧離不開學問”,富有文采。無學問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滅,就好像肥皂泡一樣,盡管五光十色,但是一觸即破。這里作者將“無學問的智慧”比喻成“浮光”和“肥皂泡”,讓人一讀就知“無學問的智慧”生命力的短暫。“惟有從學問中產生出來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燈,可以透過云層,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從學問中鍛煉出來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滅的肥皂泡;他永遠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斷地從水底上涌?!弊髡哂谩疤秸諢簟痹O喻,生動闡釋了從學問中產生的智慧具有更加敏銳的洞察力;用“珍珠泉的泉水”設喻,生動地闡釋了從學問中鍛煉出來的智慧如有源之水,永遠清澈,永不枯竭。兩者結合,既巧妙地論證了“智慧離不開學問”的道理,同時又增強了文章的辭采,令人讀來如飲醴泉。
用比喻論證“學問與智慧相輔為用,缺一不可”,畫龍點睛。若把學問比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師的匠心?!岸貌牧狭W、結構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應用的房子,而決不能造成莊嚴壯麗的羅馬圣彼得或巴黎圣母教堂?!蔽恼伦詈笠浴敖ㄖ牧稀焙汀敖ㄖ煹慕承摹痹O喻,進一步強調學問與智慧相互依存的關系,同時有力地論證了“我們不但需要學問,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運用智慧去籠罩學問、透視學問、運用學問”的中心論點。
比喻論證是一種重要的論證方法,而在一篇文章中廣泛地使用比喻論證,準確、生動、形象、透徹地闡明中心論點,羅家倫的《學問與智慧》堪稱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