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偉
眾所周知,高血壓是慢性病,臨床上絕大多數(shù)高血壓呈慢性進行性發(fā)展,對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也如鈍刀子割肉慢慢來,常常需要經過十多年,甚至數(shù)十年后才引起上述器官損傷。
慢中也有快
不過,身為慢病的高血壓,也有快速的一面。
在高血壓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在某些情況下,例如情緒激動、過度興奮、緊張、憂傷、疲勞、感染、劇烈運動、酗酒、妊娠期等,血壓可在短期內突然顯著升高,常超過180/120mmHg(毫米汞柱),若同時伴有進行性心、腦、腎等重要靶器官功能不全表現(xiàn),統(tǒng)稱高血壓急癥。高血壓亞急癥則是指血壓顯著升高但不伴有靶器官損害。
注:血壓升高的程度不是區(qū)別高血壓急癥與亞急癥的標準,區(qū)別兩者的唯一標準是有無新近發(fā)生的急性進行性的嚴重靶器官損害,有損害則屬于高血壓急癥。只有血壓顯著升高而無靶器官損害,則稱為高血壓亞急癥。
急癥:立即送院,立即降壓
高血壓急癥既可發(fā)生于原發(fā)性高血壓患者,也見于嗜鉻細胞瘤、急進型腎病、妊娠高血壓等繼發(fā)性高血壓患者。高血壓急癥包括:高血壓腦病、顱內出血(腦出血或蛛網膜下腔出血)、腦梗死、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腫、急性冠脈綜合征(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血腫、子癇等。
必須指出,高血壓急癥血壓通常呈顯著升高,但急性靶器官損害程度與血壓高低不一定成正比!
例如高血壓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肺水腫、急性心衰、主動脈夾層血腫、急性腎炎、先兆子癇、子癇等,血壓顯著升高,這當然是高血壓急癥。即使血壓僅為中度升高,也應視為高血壓急癥,因為不及時把血壓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則對相應臟器功能會產生嚴重影響,甚至危及生命。
遇上高血壓急癥,最重要的措施是迅速將患者送到醫(yī)院急診,時間就是生命!
醫(yī)生根據(jù)病情可采取急診室搶救,或根據(jù)高血壓急癥不同并發(fā)癥,分別送入心血管加強監(jiān)護室(急性心衰、肺水腫、急性冠脈綜合征、主動脈夾層血腫)或神經科監(jiān)護病室(腦出血、腦梗死、高血壓腦病等)和產科監(jiān)護室(先兆子癇、子癇等)。
高血壓急癥基本治療原則是立即進行降壓治療,以阻止靶器官進一步損害。至于具體用什么降壓藥,用法、劑量、降壓速度和程度等,牽涉到醫(yī)學專業(yè)的方方面面,應由相關??漆t(yī)生作出判斷和處理。一般情況下,初始階段(數(shù)分鐘到1小時內)可應用靜脈降壓藥,如硝普鈉、硝酸甘油、烏拉地爾等迅速降壓,血壓控制的目標為平均動脈壓降低幅度不超過治療前水平的25%,隨后在6小時內將血壓控制到較為安全的水平(一般為160/100mmHg左右),然后視病情和并發(fā)癥不同,逐漸減少靜脈用藥,用口服降壓藥替代,逐漸將血壓降至目標值。
亞急癥:聯(lián)合用藥,加強重視
對于高血壓亞急癥患者,初始治療可在急診室或門診進行,通過聯(lián)合口服2~4種降壓藥,用藥后觀察5~6小時。若血壓有所下降,患者無任何不適,可在48小時內將血壓緩慢降至160/100mmHg左右,然后在門診調整藥物和劑量,逐漸降到目標值。對于高血壓亞急癥伴有心血管高危因素或心血管病的患者,也可住院治療。
部分高血壓亞急癥患者由于血壓升高,可出現(xiàn)以下癥狀,如頭痛、頭暈、胸悶、煩躁不安、鼻出血等。但也有一些患者,雖然血壓超過180/120mmHg,但可能沒有任何明顯不適癥狀,所以他們自我感覺良好,這多見于下列情況:對高血壓認識不足、不重視,長期處于血壓較高狀態(tài)已經適應和耐受,對降壓藥服藥依從性不好或治療不足的患者。
必須指出,無論有無癥狀,若血壓超過180/120mmHg,也應視為高血壓亞急癥,因為持續(xù)的血壓顯著升高,必會加速靶器官損害和功能衰竭,也必須及時進行降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