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靜
聊城市東昌府區(qū)碩碩媽問“最家長”:我兒子上小學五年級,他平時特別愛看漫畫書,我也給他買了不少。因為我覺得漫畫書也是書,看書是好事。但是,最近我漸漸擔憂起來,因為他只看漫畫,我給他買的《西游記》、《三國演義》、《紅樓夢》等經(jīng)典著作他連碰都不碰,還跟我說他對這些書一點也不感興趣,甚至拿這些書太厚當理由,拒絕看。這該怎么辦呢?讀書的意義——會讀書是最大的競爭力
讀書可以增長知識、磨練性格、修煉氣質……從“功利”的角度講,讀書有太多的好處,最大的好處是:讀書可以讓孩子不斷地學到知識,這樣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習慣,讓孩子們即使脫離了學校、老師及家長的督促,仍可以擁有學習的興趣和能力。無論是在具體的工作崗位上,還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只要孩子愛讀書、肯讀書、讀好書,他就獲得了不斷提升的秘笈,獲得永不湮沒的解決問題的能力、競爭力。
為什么要讀經(jīng)典——經(jīng)典是主食
漫畫或某些靠商業(yè)運作包裝起來的明星作家的著作,不用太動腦筋就可輕松讀完,給孩子帶來娛樂和刺激,就像冰激凌。適當讀一些是可以的,但冰激凌吃多了會鬧肚子、會營養(yǎng)不良。冰激凌不能替代主食,漫畫也不能代替經(jīng)典。經(jīng)典作品不是簡單的敘述,它們是帶著生命的體驗來寫的,它會燃燒孩子,調動孩子,感動孩子。孩子也會調動自己的想像力來理解作品,理解生活,理解人生。有人說經(jīng)典只適合中年人讀,但我認為,年齡不同,心得不同。孩子們不能光讀漫畫等水分多的流行讀物,流暢的東西往往缺乏“閱讀摩擦力”,閱讀就是需要停下來“思想爬坡”,閱讀的作用之一也是“練腦”,打磨思維能力。
怎么讀經(jīng)典——小孩子讀簡本也可以
經(jīng)典是經(jīng)過歷史篩選留下來的人類智慧的精華,但由于時代、文化的隔膜,小孩子不喜歡是天然的也是正常的。其實,讀什么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培養(yǎng)讀書的習慣。一般小學三四年級,孩子有了自主閱讀的能力,也進入一個閱讀興趣的高峰,所以,在這個階段,當然,最好是在這之前,就應該培養(yǎng)孩子閱讀的性情。比如,嬰幼兒時期,家長就應該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和習慣,比如繪本,尤其是有故事的繪本最好。經(jīng)典著作,有專門針對小孩子的簡本,莎士比亞的著作有幼兒版也有少年版,都可以買來看。到了初中,就可以讓孩子接觸原版的經(jīng)典??傊还茏x什么書,都比看動畫片好。
從網(wǎng)上讀可以嗎——還是讀紙質的吧
網(wǎng)上閱讀太傷眼睛,容易引發(fā)身體不適,孩子又管不住自己,一會刷刷微博、聊聊QQ,特別不容易集中精力,思維容易碎片化。而且,紙面閱讀會讓孩子放慢生活腳步,停止忙亂,讓孩子從頭到尾堅持讀一本完整的書,對性子也是一種磨練,也是在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
怎么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家長愛讀書即可
很簡單,家長愛讀書即可,潛移默化比嘮嘮叨叨好。生日時,送孩子一本家長在扉頁簽上祝福的書;周末時,帶孩子去圖書館、書店;網(wǎng)上購物時,為孩子選幾本書。
別限制孩子看閑書——閑書可引發(fā)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
現(xiàn)在的小孩很可憐,被分數(shù)壓得喘不過氣來,沒有多少時間讀課本以外的“閑書”。其實,讀閑書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方式,可以引發(fā)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提高閱讀能力。讀閑書的學生,思想會比較活躍,整體素質也比較高,不僅考試能名列前茅,思維能力也不會淺層化和碎片化。
把讀和寫結合起來——小孩子堅持每天寫300個字
讀完書,總是有感慨,總是有思索,停下來思考,讓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每天用3~5句話,200~300個字寫下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想不通的問題、感興趣的問題,不要評判孩子寫得像不像文章,只要是孩子自己的觀點、想法就行。這樣,閱讀與寫作才能有機結合,把厚書讀成薄書,找到分析問題的視角。這對以后的考試、工作中的各種分析、表達都會起到很大的作用,甚至,對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都是很有益處的。這樣下來,孩子長大后獲得幸福感的幾率會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