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志強
由于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初中物理有了一個顯著的改變:物理知識從課本走向生活。那么如何很好地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實施實例教學法呢?本文就針對此問題展開討論。
一、如何在生活中尋找恰當?shù)奈锢韺嵗?/p>
物理源于生活,在我們的生活中會有許多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產(chǎn)生,但是在初中物理學習中,如何才能將生活實例運用到物理學習中去呢,如何才能使生活中的物理走入物理課堂呢?其實生活中的物理對于學生們來說已經(jīng)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在生活中遇到的物理現(xiàn)象涉及的范圍較廣,有生活方面的也有自然現(xiàn)象,還有建筑方面的,使用工具方面等,只要老師認真地去發(fā)現(xiàn),就會找到合適的、適合課堂內(nèi)容的物理現(xiàn)象并且運用到教學中去,提升教學質(zhì)量,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我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解釋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
1.與熱學中的分子熱運動有關的生活實例。熱涼粥或冷飯時,鍋內(nèi)發(fā)出“撲嘟、撲嘟”的聲音,并不斷冒出氣泡來,但一嘗,粥或飯并不熱,這是為什么?把涼粥或飯燒熱與燒開水是不一樣的。雖然水是熱的不良身體,對熱的傳導速度很慢,但水具有很好的流動性。當鍋底的水受熱時,它就要膨脹,密度減小就上浮,周圍的涼水就流過來填補,通過這種對流,就把鍋底的熱不斷地傳遞到水的各部分而使水變熱。而涼粥或飯,既流動性差又不易傳導熱。所以,當鍋底的粥或飯吸熱后,溫度就很快上升,但卻不能很快地向上或四周流動,大量的熱就集中在鍋底而將鍋底的粥燒焦。因熱很難傳到粥的上面,所以上面的粥依然是涼的。加熱涼粥或飯時,要在鍋里多加一些水,使粥變稀,增強它的流動性。此外,還要勤攪拌,強制進行對流,這樣可將粥進行均勻加熱。
2.與物體狀態(tài)變化有關的物理現(xiàn)象。夏天自來水管壁大量“出汗”,常是下雨的征兆。自來水管“出汗”并不是管內(nèi)的水滲漏,而是自來水管大都埋在地下,水的溫度較低,空氣中的水蒸氣接觸水管,就會放出熱量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外壁上。如果管壁大量“出汗”,說明空氣中水蒸氣含量較高,濕度較大,這正是下雨的前兆。
3.生活中的力學知識——慣性定律的運用??焖傩旭偟淖孕熊?,如果突然把前輪剎住,后輪為什么會跳起來。這是因為前輪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運動,但車上的人和后輪沒有受到阻力,根據(jù)慣性定律,人和后輪要保持繼續(xù)向前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后輪會跳起來。切記下坡或高速行駛時,不能單獨用自行車的前閘剎車,否則會出現(xiàn)翻車事故。
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還有很多,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注意運用生活常識,注意收集生活中的物理知識小片段,用生活實例去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提升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
二、如何將生活實例導入到初中物理課堂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生活化的教學環(huán)境。物理知識是從生活中不斷升華而成的,因此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僅僅要將這些抽象的物理知識傳導給學生,最主要的是要學生們能夠更深層次的去理解這些知識,理解這個轉化的過程。要學會用逆向轉化的形式把這些物理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中去,使學生們能夠體味到物理就在身邊,物理是隨處可見的,進一步激活學生們學習物理的欲望,對生活中所見到的現(xiàn)象能夠積極地去思考。要想調(diào)動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及主動性就要使物理課堂活躍起來,學生有積極的學習動力才能使物理教學課堂更加生動、有趣。比如以卵擊石時,雞蛋會破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等游戲都可以在課堂上實施,這些游戲既簡單又明了,還可以使學生們對所學知識掌握得更加透徹。
2.加強物理教學中的實例應用。物理中所講的定理、公式、概念等都是從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中提煉出來的,所以,老師在教學中要善于尋找與所講物理知識有關的生活現(xiàn)象,不斷地去引導學生自己總結,以此來提升學生們對物理知識的親和力,充分體現(xiàn)出物理知識的實用價值,使學生們逐漸養(yǎng)成善于發(fā)現(xiàn)問題、善于解決問題的習慣,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自行車上的物理知識:自行車為什么能前進?當我們騎在自行車上時,由于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有壓力,輪胎和地面之間不光滑,因此自行車與路面之間有摩擦,不過,要問自行車為何能前進?這還是依靠后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而產(chǎn)生的,這個摩擦力的方向是向前的。那前輪的摩擦力是干什么的?阻礙車的運動!其方向與自行車前進方向相反。正是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自行車作勻速運動。不過,當人們在地上推自行車前進時,前輪和后輪的摩擦力方向都向后。那誰和這兩個力平衡呢?腳對地面的摩擦力向前!老師可以以此為激發(fā)點,逐漸的引導學生們?nèi)ハ胂?,使學生們從自己平時的生活中來發(fā)現(xiàn)物理、了解物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求知欲。老師可以開展類似以生活為主題的討論活動,使學生們能夠各抒己見,利用自己所了解的、掌握的知識來解釋生活中的現(xiàn)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