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中稻具有生長勢旺盛、分蘗力強、根系龐大、莖稈粗壯、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產量高、效益好等優(yōu)點,但在長期的常規(guī)技術生產中往往存在影響其高產穩(wěn)產的四大障礙因素:一是培育壯秧的技術不到位,秧齡到,時間到,移栽期分蘗少,一般單株只有不超過2個的分蘗,移栽面積得不到保證;二是抽穗揚花期遭遇高溫的危害,導致結實率低,危害嚴重的稻田空殼率可高達40%~60%;三是稻曲病的危害,近年來特別是優(yōu)質雜交中稻品種易感稻曲病,發(fā)生嚴重的稻田植株發(fā)病率達60%~100%,稻粒發(fā)病率為30%~50%,不但導致大量的減產,而且收割時大量稻曲病菌危害人體的健康和脫粒時污染環(huán)境;四是灌漿成熟期田間斷水過早,特別是大旱的年份,田間斷水過早,土壤水分嚴重不足,土面發(fā)白干裂,導致稻粒第二次灌漿受阻,部分稻田干旱過度,稻稈基腳水分少,易軟化、硬度差,一旦遇到大風天氣就極易倒伏,致使中稻欠收或減產。針對以上四大障礙因素,在科學種植上近年來我們采用了如下相關對策,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把好育苗壯秧關。為培育壯秧,首先要選擇優(yōu)質的良種。優(yōu)質的良種包括種子的色度新鮮、凈度高,純度達98%以上,發(fā)芽率達85%~90%,發(fā)芽勢旺盛,切忌用霉爛的種子和發(fā)芽率不達標及發(fā)芽勢弱的種子,或催芽中失手高溫燒壞了的種子。其次要選擇背風向陽的暖和稻田育秧。第三要施好秧田面肥。秧田翻耕后將肥料面施再耙耖,以利于秧苗早期吸收到營養(yǎng),促進早發(fā),特別是磷肥面施能促進早分蘗,見效好。第四要稀播壯秧。每667平方米(1畝)播種10~12.5公斤,育秧面積一定要留足,秧田與大田面積按1∶(5~6)安排。調查表明,秧苗素質差的秧田,多數為秧田面積小,播種量過大,造成分蘗少,個體素質差。第五要科學管水。一般播種后至露泥立針、二葉一心前干濕管理,三葉一心后田間水層以穩(wěn)定在3厘米為宜,在陽光下能“淺水熱泥”,有利于分蘗,培育壯秧。第六要早追分蘗肥。待秧苗三葉一心時每667平方米施尿素4公斤,待秧苗25~30天秧齡、3~5個蘗、株高15~16厘米、葉齡5~6片時就可移栽。壯秧要求為“苗挺鞘短,扁薄粗壯,均勻整齊,根白而旺,葉色青秀,無病蟲害”。
2.開展避溫栽培。如在鄂南地區(qū)一般極端最高氣溫出現在7月25日至8月10日,如果中稻此時抽穗揚花,高溫對揚花授粉極為不利,還會造成大量的空秕粒,影響水稻產量。這就需要對播種期進行調整,使其在栽培中以把抽穗揚花期提早到7月25日前或延遲到8月10日后為佳。鄂南稻農近幾年對播種期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是選用“兩優(yōu)818”、“兩優(yōu)318”、“國豐1號”、“金優(yōu)63”、“汕優(yōu)63”等生育期在135天左右或從播種至抽穗在90天左右的品種進行早熟栽培,于4月5日(清明節(jié))前后播種,力爭在7月25日極端最高溫到來之前抽穗揚花;二是選用“兩優(yōu)培九”、“粵優(yōu)938”、“兩優(yōu)6326”、“揚兩優(yōu)6號”、“兩優(yōu)036”等生育期在145天左右或從播種至齊穗在95~100天的品種進行遲熟栽培,于5月15日至6月1日之間播種,這樣抽穗揚花期基本上可以安全避開8月10日前的高溫危害。生產中盡量不要在4月底至5月15日前播種,否則,抽穗揚花期恰好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特別是7月25日至8月10日的極端高溫可達38~40℃,中稻極易受極端高溫的危害。如果確實兩頭都不能兼顧,在牛力或機力、人力、茬口時間上都難以調整,那就要適當地選用“汕優(yōu)63”、“岡優(yōu)725”、“Ⅱ優(yōu)航1號”、“紅蓮優(yōu)6號”等比較耐高溫的品種進行栽培。在防止高溫危害上,要有“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思想。
3.及早抓好稻曲病的防治。稻曲病過去不屬于水稻主要病害,由于優(yōu)質雜交水稻的推廣,稻農在防治上認識不足,又防治不及時,特別是抽穗揚花期遇到多天的連陰雨或暴風雨,田間濕度大,有利于稻曲病的大量爆發(fā),因此危害也重。近年來我們在防治該病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改過去抽穗揚花期防治為孕穗至喇叭齊口期(破口期前5~7天)防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防效可達85%以上。施用的農藥有20%井崗霉素60克或30%愛苗15毫升兌水30公斤噴霧,一般連噴2~3次,每次間隔5~7天。
4.確保后期科學管水。在后段乳熟期科學管水上,部分稻田田間斷水過早,是怕收割時田間不能硬化,增加勞動強度。這種做法一旦不慎,很容易導致稻田過早干旱或干旱過度,影響水稻的二次灌漿,造成籽粒干癟,致使水稻減產。特別是遇到大旱天氣,抗旱灌溉條件又差的稻田,受害就更嚴重,常會導致稻稈基腳干枯軟化,一遇暴風雨就全田稻稈倒伏,造成水稻大量減產,而且還不利于機械化收割。雜交水稻乳熟期科學管水的原則是:“乳熟期間不斷水,濕濕潤潤到成熟?!睗駶櫣芾砗苤匾欣诖龠M二次灌漿,籽粒增重又抗倒。
(湖北省嘉魚縣農業(yè)局 魯運江 郵編:4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