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第一大沙漠,氣候炎熱干燥。然而,令現(xiàn)代人迷惑不解的是,在這極端干旱缺水、土地龜裂、植物稀少的沙漠,竟然曾經有過高度繁榮昌盛的遠古文明。
驚人的發(fā)現(xiàn)
公元19世紀中葉,德國一位叫巴爾斯的探險家,在阿爾及利亞東部的恩阿哲爾高原地區(qū)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幾處古代的文化遺址。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有一天,巴爾斯正在恩阿哲爾高原地區(qū)行走著,前面出現(xiàn)了一處高高的巖壁。巴爾斯抬頭一看,只見那高高巖壁上好像刻畫著許多巖畫,就急忙走了過去。等到巴爾斯走到巖壁跟前,看見那上邊刻畫著好多圖案。這些圖案當中刻畫的有馬、棄人,竟然還刻畫著水牛的形象,而且那水牛的形象刻畫得特別清晰。巴爾斯的心里感到非常驚訝:“哎呀,這撒哈拉大沙漠里邊怎么會有水牛的巖畫呢?這是怎么回事兒呢?”巴爾斯弄不明白,但是他暗暗地記住了這件事情。
不久,巴爾斯在撒哈拉大沙漠的其他沙漠地帶,也發(fā)現(xiàn)了水牛的巖畫。這時候,巴爾斯的心里開始琢磨:“撒哈拉大沙漠里既然有水牛的巖畫,就是說這里曾經生活過水牛這種動物,要不,人們不會憑空把水牛的形象刻畫在巖壁上。既然這里有水牛,就可以說明這里在遠古時代一定會有水和草,要不水牛怎么能活呢?既然這里有水牛,這就可以說明在遠古時代一定有游牧民族在這里居住過。如果按照這種想法往下推理的話,撒哈拉大沙漠在遠古時代一定是個有水有草的大草原,一定是個綠洲了……”巴爾斯越琢磨越興奮。
后來,巴爾斯在恩阿哲爾高原地區(qū)的巖畫上,還發(fā)現(xiàn)了犀牛、河馬和一些在水里生活的動物巖畫。他還驚奇地發(fā)現(xiàn),在這些巖畫里邊竟然沒有駱駝這種動物。巴爾斯感到更加興奮:“只有有沙漠的地方,才會有駱駝!只有有水和草的草原上,才會有水牛、河馬!撒哈拉大沙漠的巖畫上沒有駱駝,這就說明這里在遠古的時代一定是有水、有草的大草原,而不會是現(xiàn)在這副樣子,到處都是沙丘和流沙?!?/p>
于是,巴爾斯把撒哈拉大沙漠的歷史分成了前駱駝期和駱駝期,來標明撒哈拉大沙漠的草原時代和沙漠時代的鮮明界線。后來,考古學家們都普遍采用了巴爾斯這種對撒哈拉大沙漠的歷史分期。
曾經的綠洲
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法國一位叫法拉芒的地質學家,曾經到了阿爾及利亞奧倫南部,他在那里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古代洞穴壁畫。經過仔細認真的考察,法拉芒覺得巴爾斯把撒哈拉的歷史分成草原時代和沙漠時代非常合理。
這時候,法拉芒還發(fā)現(xiàn)這些古代洞穴壁畫里邊,早期的作品當中經常可以看到水牛的形象,到了晚期的壁畫當中忽然就沒有了水牛的形象。這是怎么回事兒呢?法拉芒認為,這可能是因為這里的水源沒有了,撒哈拉逐漸變成了沙漠。這么一來,撒哈拉地區(qū)原先的那些水牛也就沒有辦法再活下去了。沒有了水牛,居住在撒哈拉里的人們當然也不再去刻畫它了。
那么,這些壁畫是什么年代創(chuàng)作出來的呢?科學家經過測定年代后發(fā)現(xiàn),這些壁畫大約是在公元前54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之間由非洲土著黑人創(chuàng)作出來的。
綠洲變沙漠
自從撒哈拉地區(qū)史前壁畫的重大發(fā)現(xiàn)和考察結果公布以后,越來越多的科學家們不僅在阿爾及利亞的恩阿哲爾高原地區(qū)有了許多新發(fā)現(xiàn),而且還在利比亞、尼日爾、馬里、乍得和蘇丹這些國家的沙漠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這些成果也表明了,撒哈拉史前覆蓋的范圍和現(xiàn)在的沙漠地區(qū)幾乎一樣的廣遠。
撒哈拉地區(qū)的綠洲時代已經確定了下來,那么撒哈拉的綠洲時代是什么時候結束的呢?它的沙漠時代又是什么時候開始的呢?也就是說,撒哈拉的史前文明是什么時候衰落的呢?
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以后的撒哈拉壁畫里邊,那些水牛、河馬和犀牛的形象開始逐漸消失了。這就說明,那時候的撒哈拉地區(qū)的自然條件正發(fā)生變化。經過科學家們測定,山洞里邊的駱駝形象大約是在公元前200年出現(xiàn)的。也就是說,至少在公元前200年的時候,撒哈拉就變成了一片茫茫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