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檔案披露英國女王曾準備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演講稿
英國《衛(wèi)報》網站8月1日發(fā)表題為《國家檔案:白廳曾為女王準備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演講稿》一文,作者是羅伯特·布思、艾倫·特拉維斯。文章稱,1983年,有人曾為女王準備過一份演講稿,她在演講中呼吁英國人,像前兩次世界大戰(zhàn)時一樣,拿出決心,保衛(wèi)國家。
解密檔案披露,為檢驗英國對可能把世界帶向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的國際局勢的反應,白廳進行了一次秘密演習,內容之一就是這次演講。這份非同尋常的演講稿,是長達320頁的模擬演習提綱的一部分,由情報、國防和內政部門高級官員共同起草。它是今天英國國家檔案館解密的機密文件中的一份,讓人回想起30年前,英國上空籠罩的末日核戰(zhàn)陰云。
(摘自上海檔案信息網)
饒陽縣國家檔案館將印刷出版《民國饒陽縣志》
為挖掘古郡博陵的歷史文化遺產,整理搶救古志資料,饒陽縣國家檔案館一年多時間的搜集整理,已完成了對《民國饒陽縣志》資料的整理編輯工作,整部縣志28萬字,現已擇定印刷廠進行印制出版。
《民國饒陽縣志》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民國劉艷堂等三士紳編撰的縣志手稿以及劉玉杲對該志書進行整理、完善部分;二是《深州風土記》的饒陽部分;三是圣旨、墓志銘、碑刻等珍貴史料。內容涵蓋了自乾隆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約二百多年的人文、社會、經濟等諸多方面的發(fā)展歷史,史料很少見于文獻,內容異常珍貴。
這部古志是繼《明萬歷志后志》、《乾隆饒陽縣志》之后的第三部饒陽縣古志,從而形成了饒陽縣古志書三部曲,這一系列饒陽縣古志書的出版面世,將對研究該縣的歷史文化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饒陽縣國家檔案館)
蠡縣為梁斌黃胄紀念館征集文物資料
文學巨匠梁斌與國畫大師黃胄同為蠡縣辛興鎮(zhèn)梁家莊人。為深入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大力弘揚梁斌、黃胄兩位文化藝術巨匠的人文精神和革命情懷,傾力打造蠡縣文化名片,蠡縣縣委縣政府籌資建起梁斌黃胄紀念館。紀念館位于縣城北部,總面積6000平方米,主要由梁斌展廳、黃胄展廳、蠡縣歷史文化名人展廳等組成。
目前紀念館主體已完工,進入布展階段。為更好地充實紀念館,該縣面向社會各界征集與梁斌、黃胄有關的,以及能反映蠡縣不同時期歷史文化的圖書、音像、照片、實物等資料。對于各界人士提供的文物,該縣將逐一認定,并根據收藏者意愿采取捐贈、征購、借展等方式征集,為提供文物者頒發(fā)榮譽證書,并在展品陳列中永久注明提供人姓名等信息。希望有這方面資料或者知道相關線索的人士能與該縣文廣新局聯系,提供信息,為后人留下寶貴的歷史財富。(蠡縣縣委宣傳部 劉東興)
圍場檔案館采取四項措施保護數字化檔案信息安全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檔案館采取四項措施,有效保護數字化檔案信息安全。
一是加強系統(tǒng)軟硬件管理。用于檔案數字化的服務器、電腦和掃描儀建立局域網,全部實行物理隔離,不進行外包,由分管安全的業(yè)務副局長主抓,檔案管理股全面負責,與聘用人員簽訂《保密工作協(xié)議》。二是定期“雙備份”。目錄、全文與目錄之間的關聯都存儲在數據庫中,所以在數字化客戶端微機上定期備份數據庫;在服務器機房定期雙機備份掃描全文。三是實現客戶端與服務器“三同步”。在省局技術支持下,實現了客戶端已數字化的檔案案卷級目錄、文件級目錄和掃描全文與服務器存儲檢索“三個同步運行”,解決了以往對外提供利用經常查找不到已在客戶端存儲的檔案數字化目錄和掃描全文的問題。四是實現“四機”連鎖分設。已數字化的電子檔案信息“存儲”“備份”“檢索”“打印”四機連鎖分設,克服了以往用服務器檢索極易破壞系統(tǒng)和造成數據丟失的弊端。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檔案局 翁玉蓮)
興隆縣檔案局“三到位”扎實做好汛期檔案安全保管工作
一是思想到位。7月24日,興隆縣檔案局接到省局《關于加強汛期檔案安全保管的緊急通知》后,立即組織召開了局班子成員和各股室負責人會議,統(tǒng)一思想,提高認識,把汛期檔案安全保管工作作為我局當前的重點工作,并完善有關預案,做到任務逐級分解。
二是職責到位。強化組織領導,成立防汛應急組織,確定1名副職領導,3名工作人員專門負責防汛工作,明確職責分工,責任到人。
三是措施到位。結合縣委、縣政府防汛指揮部安排部署,下發(fā)了《興隆縣檔案局關于汛期檔案安全保管的緊急通知》,建立相關的責任制度,防汛組織深入基層進行一次全面安全隱患排查,發(fā)現庫房漏雨、危房等問題及時上報主管領導,采取措施進行整改,確保檔案安全萬無一失。
(興隆縣檔案局 王淑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