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彬 胡剛
印刷滾筒的動平衡問題一直是印刷設備制造商和印刷企業(yè)技術人員的研究重點,只有動平衡滿足要求,印刷滾筒才能運轉平穩(wěn),達到理想的印刷質量。例如,報紙高速印刷設備的橡皮滾筒在加工制造過程中,由于受到橡皮布安裝調節(jié)機構和滾筒空檔的影響,導致橡皮滾筒的外形不均勻,從而使其質心偏離旋轉軸心,進而在運轉過程中產生不平衡離心力和不平衡離心力偶,最終影響到印刷精度。所以,提前對印刷滾筒的動平衡進行分析實為必要。下面,筆者就介紹采用Proe軟件對橡皮滾筒動平衡進行分析的過程,以供業(yè)內人士借鑒。
靜平衡分析
印刷滾筒的動平衡分析以靜平衡分析為前提。首先,按照橡皮滾筒CAD圖紙的尺寸要求,利用Proe軟件繪制出其對應的三維結構簡圖,并統(tǒng)一坐標系的方向;然后,在Proe軟件的組裝模式下,按照橡皮滾筒的裝配尺寸完成模擬裝配。
1.建立伺服電機定義模塊
首先,查閱手冊,并在伺服電機定義模塊中輸入所用材料的密度,以確定橡皮滾筒的質量。在Proe軟件中完成橡皮滾筒的模擬裝配以后,由標準模式進入機構模式。根據印刷速度(按最高速度75000張/小時)、橡皮滾筒類型(筆者模擬的是雙倍徑滾筒),按照計算式75000×360/3600,來定義伺服電機的模擬轉速,最終轉化為Proe軟件的默認單位3750deg/sec。伺服電機定義模塊如圖1所示。
2.建立分析定義模塊
建立名稱為AnalysisDefinition1的分析定義模塊,分析定義的條件為:橡皮滾筒在模擬轉速為3750deg/sec的電機帶動下運轉,運轉時間可任意定義,且不增加其他外力。分析定義模塊如圖2所示。
3.建立測量項目并得出測量結果
根據上一步的分析在測量結果的目錄下建立測量項目,包括fr_1(旋轉慣性力的合力)、frx_1(x方向分力)、fry_1(y方向分力),從而得到AnalysisDefinition1分析定義模塊中橡皮滾筒的不平衡合力以及分力的方向和大小,這便完成了橡皮滾筒靜平衡的分析。
4.驗證測量結果
待確定不平衡合力的大小和方向之后,再模擬增加一個沿著不平衡合力反方向的外力F1,外力F1的大小由用戶定義(如圖3),將測量結果以表達式的形式調出來插入軟件模塊中即可。然后再新建名稱為AnalysisDefinition2的力分析定義模塊,令橡皮滾筒在電機及外力F1的共同作用下運轉,此時再測量不平衡合力以及不平衡合力在x和y方向的分力,若此時三者均為零(測量結果模塊如圖4所示),則表明橡皮滾筒的靜平衡符合要求。
動平衡分析
1.選定兩個平衡平面
筆者將兩個平衡平面分別選定為橡皮滾筒兩端的去重平面,這兩個平衡平面之間的距離為1000mm,將去重半徑定義為r(r=127mm)。利用Proe軟件分析出不平衡合力f的大小,再根據離心慣性力計算公式f=mω2×r,求出不平衡質量m,同時也可確定去重質量。
2.建立分析定義模塊
此部分可參考橡皮滾筒靜平衡分析中建立分析定義模塊的方法。
3.建立測量項目并測量結果
建立測量力矩項目:M(不平衡合力矩)、Mx(x方向分力矩)、My(y方向分力矩),并確定不平衡合力矩及其分別在x方向和y方向的分力距的大小和方向。
4.驗證測量結果
為得到兩個平衡平面上的不平衡力偶,需要在這兩個平衡平面上做出合力曲線。如圖5所示,首先在第一個平衡平面內作出合力矩,然后在合力距的垂直方向上做出該平衡平面的分力,分力的大小是合力距與兩個平衡平面之間距離的比值,因為靜平衡分析中已經確定了不平衡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第二個平衡平面的分力大小和方向可根據平行四邊形原理得到。所有確定的數值可在裝配模式下通過關系模塊賦給(如圖6)。
由于兩個不平衡力偶分別在兩個平衡平面內,所以要在兩個平衡平面上分別增加外力F2、F3,并建立名稱為AnalysisDefinition3的分析定義模塊,條件是橡皮滾筒在電機帶動下,同時在兩個平衡平面內分別模擬增加兩個外力,然后驗證不平衡合力及其x方向分力和y方向分力、不平衡合力距及其x方向分力距和y方向分力距,若六者都為零或者接近于零,則可認為橡皮滾筒的動平衡符合要求。
以上過程只是分析了橡皮滾筒兩個平衡平面的動平衡,對于動平衡不滿足要求的橡皮滾筒,還需要做相應的去重工作,然而,去重過程還要考慮到體積改變對不平衡相位的影響。因此,要想設計出動平衡滿足要求的橡皮滾筒,必須經過反復試驗以及核算,把不平衡質量控制在要求范圍內,并盡可能地越小越好。對于工程技術人員來說,掌握好機械原理,充分利用軟件分析,才能更好地為生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