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臣
1973年11月16日,時任蘇富比中國藝術部主管的朱湯生在香港文華酒店敲響了香港蘇富比首場拍賣會的槌音。至2013年秋季,香港蘇富比已在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領域深耕和拓展了40個年頭,其作為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風向標和領航者的地位,40年來始終未變。
2013年10月3日至8日,香港蘇富比將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敲響其成立40周年的慶典拍賣,同時也開啟了本年度中國藝術品秋拍。為了慶生,香港蘇富比準備了多道藝術品大菜,云集了諸多珍品的盛宴定能讓各路藏家“大打出手”。
瓷器工藝品向來是香港蘇富比拍賣中的重中之重,此番也不例外。據(jù)了解,此次瓷器雜項部分囊括了四個專場,其中“古城雅韻:京都珍藏清代御瓷”專場雖僅有6件拍品,但均為京都私人雅藏,搜集于上世紀30年代,為首次露面。“淳穆博遠:私人珍藏重要明代瓷器”和“藝海觀濤:坂本五郎珍藏中國藝術”專場都是私人珍藏中的翹楚。而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專場也是琳瑯滿目,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弘歷寶親王組璽、私人舊藏瓊玉雅瓷以及市場上首屈一指的犀角雕等等,都將是本季拍賣中的“明星”。
1.清乾隆 豆青釉浮雕瑞蝠雙魚“百壽”圖如意耳瓶 “大清乾隆年制”款
估價:1000萬至1500萬港元
此“百壽”瓶由著名督陶官唐英監(jiān)燒,其青釉朗潤,形制稀有,浮雕細膩,滿寓慶壽美意,非凡超絕,展現(xiàn)景德鎮(zhèn)御窯廠之精卓制瓷技藝。
此瓶造型獨特,意仿古代銅器樣式,乾隆瓷器形制喜追古溯源,清初藝匠更擅將造型與樣式相結(jié)合,以求無窮變化,借以創(chuàng)思出新,本器也不例外,其形或仿漢代祭祖所用青銅禮器“壺”。與之成對瓶僅一例,是日內(nèi)瓦鮑氏的典藏,極為珍罕。
2.明永樂 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 “大明永樂年施”款
預估成交價逾5000萬港元
此永樂釋迦牟尼像是15世紀初明代早期體形最大、手工最細致的銅像之一,亦是最重要的永樂金鑄佛像。佛陀端坐于蓮花座上,與精雕細琢的鍍金底座連成一體。這寶光四溢的佛像乃藏族眾佛教的化身,曾作為饋贈到訪高僧的禮品,以及擺放在廟宇中供善信和僧侶參拜,從罕有程度、品相及保存狀況而言,皆堪稱永樂及宣德時期的優(yōu)秀珍品。
3.清雍正 乾隆帝御寶田黃雞血石組璽三件
印文:寶親王寶、隨安室、長春居士
預估成交價逾8000萬港元
此組璽乃乾隆帝登基以前所用,是成組乾隆御寶中年代最早者。弘歷尚為皇子之時,常鈐此三印于所制書畫作品上,歷史價值不容置疑。相類皇子時代寶璽大多佚失,而私人收藏中,成組者僅見此品,尤為珍稀。雍正十一年(1733年),皇四子弘歷獲賜號“長春居士”,又封“和碩寶親王”銜,自此涉足朝政。三方印璽皆以上等田黃及雞血壽山凍石巧制,素雅無紋,置原裝宮中紫檀木盒,華而不縟,盡展皇家氣派。
1.清雍正 粉彩菊花折沿盤一對 “大清雍正年制”款
估價:800萬至1200萬港元
對盤繪菊花綻放盛開之姿,精妙巧致,工筆中見寫意,展現(xiàn)胤禛高潔清雅之品位。雍正帝致思藝文,力興工巧器物之研發(fā),特別是江西景德鎮(zhèn)御窯廠瓷作,胤禛治瓷如治國,從圖案樣式,以至往后每一工序,皆一絲不茍,監(jiān)管嚴密。雍正帝向以卓越品位著稱,而此對粉彩瓷盤,器型秀雅,畫工入微,施彩精致,盡展天子力臻完美之風。事實上,與本品器型紋樣相近之盤,因其工精藝巧,過去曾以為乃出自紫禁城宮廷作坊畫師之手。
此盤心菊圖參著名畫家惲壽平之風,與其花卉繪畫極為相似。雍正帝賞識惲氏造詣,曾命瓷匠將其花卉畫作摹于瓷上,生動雅致。
2.明宣德 青花礬紅彩“海獸”圖高足杯 “大明宣德年制”款
估價:2500萬至3500萬港元
此高足杯巧繪精制,細畫傳說中的海獸乘浪飛騰,活靈活現(xiàn),賞心悅目,實為明初江西景德鎮(zhèn)御器廠的佳品。繪飾相類海獸圖樣的高足杯,據(jù)錄他例僅三,極為罕見,卻標志著中國瓷藝燒制及裝飾的重要創(chuàng)新。宣德年間,景德鎮(zhèn)瓷匠初次結(jié)合釉下青花及釉上彩料,并如此品上所見,首用以氧化鐵為呈色劑之礬紅彩,取締高溫銅紅,讓藝匠更精準地繪畫細致,與釉下青花相輝相映。其紅若旭日,藍如琉璃,對比鮮明奪目,結(jié)合復燒之青花礬紅器,無疑是中國彩瓷發(fā)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坂本五郎:佳品是昂貴的
日本著名收藏家、古董商坂本五郎的部分珍藏將于今秋現(xiàn)身香港蘇富比的消息一經(jīng)披露,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引發(fā)了藏界的極大關注。
坂本五郎出生于1923年。二戰(zhàn)結(jié)束后,坂本五郎開始做古董生意,并于1947年在東京開設了著名古董店“不言堂”。上世紀50年代初,坂本五郎開始苦心鉆研中國藝術品,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曾購入著名的南宋官窯仿古琮式瓶,此器現(xiàn)藏于東京國立博物館。
坂本五郎為人謙遜,博雅好古,精于鑒賞。其青銅器珍藏十分可觀。1968年,坂本五郎以其母親的名義,捐贈了10件青銅器給東京國立博物館,其中不乏重器。2002年,坂本五郎又捐贈了380件青銅器給奈良國立博物館。此外,坂本五郎對漆器也有著濃厚的興趣,曾購入不少精品。
上世紀60年代,坂本五郎開始涉足國際藝術品拍場,很快成為叱咤風云的人物。上世紀60年代,參與倫敦拍賣的日本古董商或藏家極少,坂本五郎則是其中之一。他在倫敦購下嘉靖五彩魚藻紋罐的新聞曾轟動一時。在其上世紀90年代出版的自傳中,坂本五郎寫道:“我逐步朝著要擁有日本以至全世界最頂級藝術品的夢想邁進。因此,歐洲人從前稱我為‘小拿破侖?!?/p>
而坂本五郎拍場戰(zhàn)績至今也令人津津樂道的當屬其1972年在倫敦佳士得以重金拍得元代青花釉里紅開光鏤空牡丹紋蓋罐。當時,為確保能投得這件被認為是獨一無二的珍品,坂本五郎赴倫敦前,做好了出售所有藏品甚至古董店的準備。他最終旗開得勝,以22.05萬英鎊將這個曾經(jīng)用作雨傘架的元朝大罐收入囊中,刷新了當時亞洲藝術品的最高拍賣成交記錄。即使是宣告成交過后,坂本五郎心情仍未平復,并感到腹部劇痛,呼吸困難。不論當時還是現(xiàn)在,他從不認為付出的價錢過高,在他看來“佳品是昂貴的”。他曾寫道:“時至今日,我仍然相信,是1972年購下的元代牡丹罐,觸發(fā)了全球中國瓷器的昌盛暢旺,誘出更多的稀珍瑰寶。”
1978年,坂本五郎因健康原因正式退休,但他并沒有從亞洲藝術的世界舞臺上退下來。如今,坂本五郎已是90歲高齡的老人,但其眼力依舊不減。正如其在自傳中所言:“古董商人的生意,就是搜尋這些寶物,將其公諸于世?!?/p>
此次即將在香港蘇富比秋拍亮相的均為坂本五郎的佛教雕塑及漆器雅藏。首部分將呈獻高古雕塑28件,多屬北魏、北齊、唐時(6至10世紀)佛教造像,見證了中國佛教最鼎盛輝煌的年代。其中包括外形宏偉且重要珍罕的唐朝夾纻干漆佛頭像,以及雅正詳和的北齊石雕蓮花座觀音立像。第二部分的漆器,則囊括了宋朝黑漆盤、明朝朱漆螺鈿與清朝漆藝等,樸素繁麗,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