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年中到2013年上半年,北京(樓盤)的開發(fā)商度過了一段久違的好時光。由于住宅供應持續(xù)緊張,市場從量價齊升漸至一房難求。如果沒有官方強制的行政干預措施(如暫停發(fā)放預售許可證),房價的實際漲幅很可能將超出社會輿論可以容忍的底線。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相關表述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未言“調控”,也沒有出現“抑制房價”、“房價合理回歸”等字眼。房地產“平穩(wěn)健康”的目標取向,需在經濟下行之際“穩(wěn)增長”的大語境中來理解。種種跡象表明,決策層已經發(fā)出從短期“運動式”調控向長期制度化建設轉變的積極信號。然而,一線城市供不應求,二三四線城市卻供過于求,冰火兩重天。顯然,“北京感冒,全國吃藥”一刀切式的房地產調控政策已走到盡頭。一套能夠左右逢源、兩全其美的房地產長效機制何時能出爐,考驗著新一屆政府的改革決心和智慧。(《財經國家周刊》8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