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等波爾多白蘭地曾經是世界上最高檔的紅酒。然而,在過去的18個月時間內,一些高檔品牌的紅酒價格狂跌。倫敦“佳士得”拍賣行(Christie)的大衛(wèi)·埃爾斯伍德(David Elswood)舉了一個例子,兩年前,一瓶1982年拉菲紅酒的價格是7萬英鎊,如今則只有3萬英鎊。
原因在于中國買家口味的變化。在過去的幾年間,來自中國的巨大需求造就了紅酒的繁榮,2006年,紅酒的平均價格上升了35%。然而近年來,中國富豪們轉而開始購買葡萄酒廠。中國人收購海外酒莊的浪潮在四年內迅速席卷全國,其中最熱門的就屬法國波爾多酒莊。波爾多地區(qū)共有大約8000個酒莊主,其中人數最多的外來投資者是比利時人,中國人居其次。如今,已有大約40家波爾多葡萄酒生廠商被中國人買下了,這些葡萄園每家每年一般能生產30萬瓶葡萄酒。讓中國富豪們一擲千金的原因,無外乎是低廉的成本與優(yōu)質的釀酒原料,由于經濟環(huán)境的不景氣,一些海外酒莊出售價格比較低,許多人認為這是投資的好時機,另外,海外酒莊保證了原產地,更易于建立品牌形象,從而滿足大陸人購買正品甚至奢侈品的需求。
更讓國際紅酒產業(yè)從業(yè)者們不安的是,中國買家對于波爾多葡萄酒已經開始厭倦了,他們開始尋找更加獨一無二的品牌,其中就包括勃艮地葡萄酒。勃艮第葡萄酒每年的產量最多也只有3000瓶左右,Domaine Dominique Gallois酒莊1985年的La Combe(一種獨一無二的勃艮第葡萄酒)如今的價格是11萬4千英鎊。2012年8月份,Chteau de Gevrey-Chambertin酒莊成為了第一家被中國人買下的勃艮第葡萄酒莊園。今年,佳士得在香港拍賣的勃艮第葡萄酒的價格是去年的三倍;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被大陸人拍走了。博恩濟慈院拍賣會被視作勃艮第葡萄酒的晴雨表,本屆拍賣會由著名拍賣行佳士得(Christies)主辦,共拍出了407桶紅葡萄酒和111桶白葡萄酒,總成交額達5,909,276歐元,其中亞洲買家貢獻了成交額的12%。佳士得拍賣專家稱,今年預訂參加拍賣的亞洲買家人數至少比去年增加了30%,如此多的亞洲人登記參加這一年度桶裝葡萄酒拍賣會尚屬首次?!半m然無法辨別來自中國的人數占多少,但亞洲買家對于此次拍賣會的興趣無疑反映出對勃艮第佳釀需求的顯著上升?!?/p>
對于葡萄酒行業(yè)來說,這種轉變并不是什么好消息:波爾多紅酒在上等葡萄酒市場中占到了85%的份額,所以中國買家興趣的減少是對葡萄酒行業(yè)的沉重打擊。但是,倫敦酒商貝利兄弟和路德公司(Berry Brothers and Rudd)的Max Lalondrelle說,較低的價格會讓他“重建與真正飲酒者之間的關系”,而非關注于收藏家以及有聲望買家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