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宏
一、影響一播全苗的因素
1.種子發(fā)芽率低、播種量少。
國家規(guī)定的玉米種子發(fā)芽率標準為85%,許多優(yōu)秀種子企業(yè)生產的種子發(fā)芽率在95%以上。使用符合國家質量標準的優(yōu)良種子,發(fā)芽出苗快而齊。但有個別品種在個別年份,由于受收獲時氣候因素和貯藏條件的影響,種子發(fā)芽率降低;還有貯藏年限較長的陳種子,由于種子在貯藏過程中呼吸消耗量大,種子生命力減弱。使用這樣的種子,出苗會受到影響,難以實現全苗。播種量少時,更難以達到一播全苗,無法保證高產所需的密度。
2.土壤墑情差,澆水不及時。
在土壤墑情差、澆水不及時的情況下進行播種,種子會在土壤中吸水萌動后,遭遇干旱,出現“回芽”現象,致使出苗不齊。
3.播種質量不高。
3.1播種機行進速度快,播種作業(yè)操作不當。
有的機播人員缺乏經驗,播種作業(yè)不熟練,播種量及耬腿調試不好,操作不當,不能按要求的下種量進行播種;還有些專業(yè)播種作業(yè)人員單純追求個人經濟利益,為搶時趕增播種進度,多攬活兒,多掙工錢,播種時機械行走速度快,由于是直接在麥茬上播種,受土地平整度、麥秸堆、麥茬的影響,會使播種機上下起伏,出現下子不均勻,子粒深淺不一,覆土不勻,甚至子粒未播入土層,裸露地表的現象。這些都會影響播種質量,不能實現一播全苗。
3.2播種深淺不一致。
在進行人工點種時,播種深度不易掌握,有過深過淺或深淺不勻的現象。播種過深時,出苗緩慢,在濕度大、氧氣不足的情況下,易招致病害侵襲。播種過淺時,在沙壤土地,土壤失墑快,容易發(fā)生不發(fā)芽或芽干。播種深淺不一致,會造成出苗不齊,形成幼苗長勢的差異。
4.麥收時機械碾壓傷苗
機械碾壓傷苗,主要出現在套種地塊。由于套種時間早,苗齡大,小麥收獲時會碾壓傷苗。即使小麥收獲時玉米未出苗,萌動的種子遭受碾壓損傷,也會造成出苗不齊。特別是地頭、地邊,碾壓更重,形成缺苗斷垅。
5.種子在發(fā)芽過程中或出苗后遭受病蟲危害。
種子未經包衣或藥劑拌種,玉米種子、幼芽、幼苗遭受地下害蟲、地老虎及其他害蟲危害,形成缺苗?;绎w虱危害使個別地塊出現粗縮病等病苗。黏蟲、薊馬等危害造成缺苗、弱苗等。
6.肥料“燒種”造成出苗不齊。
在播種的同時,將部分氮肥和玉米需用的磷、鉀、微肥一起播入土中,該項技術也是當前推廣的一項玉米施肥技術,優(yōu)點是一次完成播種施肥,將磷、鉀、微肥和部分氮肥作為底肥施在玉米根層,省工省時,肥料利用率提高,使幼苗發(fā)葉快,生根多,促進幼苗健壯生長。
二、實現一播全苗的對策
1.選用優(yōu)質種子。
品種優(yōu)良不等于種子質量好,生產中為了奪取高產,在選用優(yōu)良品種的同時,還要選用品種純度高,子粒飽滿,大小一致,發(fā)芽率高的優(yōu)質種子。
2.精細播種,提高播種質量。
為了保證播種質量,一是要對播種機作業(yè)人員進行必要的專業(yè)培訓,使其真正掌握播種技術。二是提高麥收質量。三是根據墑情、土質、種子大小等掌握適宜的播種深度,做到播種深淺一致。四是在進行貼茬機械播種時,機械行走速度切不可快,以保證覆土均勻,下子均勻。
3.適時澆水。
玉米播種期正處于氣溫升高干旱少雨季節(jié),如墑情不足,應及時澆水,防止種子“回芽”。貼茬直播的要力爭澆好蒙頭水。
4.綜合防治病蟲害。
玉米播種出苗期病蟲害尤其是蟲害較多,應加強防治。具體措施:一是使用包衣種子。未包衣的種子可用適樂時、辛硫磷、吡蟲啉等進行藥劑拌種,用以預防病害和防治地下害蟲、地老虎、薊馬等。二是對地下害蟲嚴重的地塊用辛硫磷顆粒劑等撒施毒土、毒餌。三是播種后結合化學除草,在進行地表封閉殺草時加入殺蟲劑,滅殺地表害蟲及蟲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