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我,他是我,你是我,那我是誰
我是他,我是你,我是我,那我是誰
我是我,他是我,你是我,那我是誰
我是他,我是你,我是我,那你是誰
——《24個比利》
【致現實】
越有故事的人越沉靜簡單,越膚淺無謂的人越浮躁不安。
素面朝天地穿梭在單薄的時光中,歲月沉香。
青春是繁華的代名詞,繁華逃不過荒蕪,而青春也逃不過日復一日的侵蝕。當我們穿越歲月的洪流,駐足回頭眺望時,一切竟一無所蹤。
青春是化成時間的余灰了。
當我們經歷黑白交錯的滄桑后,面對茫茫的斷垣殘壁,不知所措。
于是我們試圖尋找過去,然后有了回憶這種令人沉迷的東西,在夜深人靜時任憑它蔓延,夾雜著痛徹心扉的清醒。回憶似刀,無處躲閃的刀。我們變成了手中有刀的人,那刀鋒利而柔軟,那刀傷的是自己。
回憶這種東西,我們總是不許別人窺視,不許別人觸碰,不許別人踐踏。我們帶著神秘的回憶成為了神秘的人,裝作若無其事、光明坦然的樣子在燈紅酒綠中觥籌交錯,游刃有余,在分不清白日與黑夜的城市高傲得任憑滄桑拂面。
我們何必滾一身污泥然后掏盡心思為自己裹上艷麗華服遮掩這斑斑點點的墨跡?
這只是我對骯臟已經麻木了的感慨。
【致未來】
有人曾問過我:理想與夢想有什么區(qū)別?
我的回答是:理想是你所想的未來,而夢想是比你所想的未來更不現實的東西。
我一直夢想在天藍風暖時可以獨自一人去遠方旅行,可是我有太多的割舍不斷。
我最割舍不斷的理由是——如果我走了,我的未來怎么辦?
旅行在大多數人眼中是浮華的,而我正值最該奮斗的年紀,不敢拿未來打賭。我佩服那些游走四方的背包客,我不知道他們對自己打了什么樣的賭,可是我知道我沒有他們的勇氣,所以只能碌碌地生活在這煙火紅塵中。
我曾經聽無數人說過:“看到了嗎?未來就在你的眼前,命運掌握在自己的手中?!?/p>
于是我舍棄自由、舍棄所愛,為了那所謂的離我不遠的未來,可是我連未來的影子都沒有看見。我不相信那些沒有青春只會終日學習的好孩子能看得到自己的未來,我想他們只是缺乏安全感而已,想用高高在上的成績來欺騙自己,告訴自己他們的未來很美好而已。我并不是嘲笑他們,相反我佩服他們日復一日地堅持付出,我也承認我會嫉妒他們終日在榜首的成績。
在嫉妒的后來,已記不清是后來的什么時候了,我也開始學著他們的樣子去奮斗,即使我依舊看不見未來。但我被現實逼迫著,只能與別人一樣走那條通向未來的、見不到盡頭的路,那是一條被重復了千百年的老路。這也許就是普通人與成功者的區(qū)別,我們沒有勇氣在人生中玩一次大冒險,而他們有。我們只是用笨拙的樣子去走最安全的路,即使知道或許永遠見不到終點,我們依舊會無奈而堅持地一步一步走下去,直至靈魂灰飛煙滅。
這是我們順從的悲哀。
【致生活】
我有一雙銀舞鞋,我喜歡在無人時穿上它,將自己想象成舞蹈家,然后在午后靜謐安靜的世界中與陽光融為一體,起步旋轉、跳躍,留下青春的痕跡。
我有一盞玫瑰花杯,我喜歡在清晨時用它泡一杯細膩的咖啡,然后將自己想象成富貴閑人,沐浴在晨曦中任由清風拂面,靜待繁花盛開。
我有一架舊鋼琴,我喜歡在夜幕被渲染成寶藍色時,高傲地坐在亞光的琴椅上,然后將自己想象成風光而孤獨的鋼琴家,手指輕巧地在琴鍵上滑動,演奏出獨屬于夜的嫵媚。
我有一束煙花,我喜歡在午夜鐘聲敲響的那一刻點燃它,然后在悠長濃厚的回聲中獨賞光與影相交纏的風情,這種曇花一現的美才是極致。
我有一掛風鈴,我喜歡閉上眼睛,等待傾聽微風徐過時,它晃動的空靈聲,然后在細碎的陽光與花香中深眠,在美好的夢中放下綿長的思念。
我有一只泰迪熊,我喜歡抱著它柔軟而厚實的身體,將自己的臉深埋在深棕色的軟毛中,然后輕聲而泣,訴說那些風吹不散的憂傷,直到在喃喃中又找到希望。
我有一只風箏,我喜歡仰望它隨風而起自由飛翔的樣子,然后剪斷那根長長的線,任它翻飛于這片倒過來的海,直至悄無聲息地消失不見。
我有一個八音盒,我喜歡夕陽斜落時旋緊發(fā)條,聆聽輕靈透徹的樂音,然后隨著樂聲穿過魂牽夢縈的過去,墜入時光記憶的長河中。
這是享受,像電影中的女主角那樣小資范兒的享受。
其實生活就是一部屬于自己的電影,它可以是文藝片,可以是愛情片,可以是勵志片,可以是你想的一切。即使前方的路深不可測,我們也要捻起那朵微笑的花,做光鮮亮麗的主角,在生活中破浪前行,不計滄桑。
生活,就是生下來,活下去。
創(chuàng)作談
張夢桐
現實與未來的生活組成我們的生命。我們經過現實的磨礪,體驗了生活的美好,然后抱著對未來的希望一步一步走下去。其實寫《生命三重曲》的時候,我只是想訴說一下自己的迷茫與對殘酷現實的不滿,然后抒發(fā)一下自己對青春的感慨,后來寫到“青春”的時候卡了殼,才改成了生活(寫文章時卡殼的滋味不好受?。T诖吮仨氁惶岬氖亲玉频穆曇粽娴暮芎寐?,身為“女漢子”的我聽到這個聲音,瞬間嫉妒??!淡定淡定,嘿嘿,希望大家喜歡這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