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蕾 于淼
【摘 要】本文比較分析了典型的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所爆發(fā)的債務危機,即當前爆發(fā)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與20世紀80年代拉丁美洲地區(qū)債務危機,其所爆發(fā)的成因有諸多相似之處,主要從危機爆發(fā)前的外部經濟環(huán)境和危機爆發(fā)國家深刻的內在原因兩方面進行分析。在此借鑒拉美國家應對危機的經驗與措施,為歐債危機找尋出路。
【關鍵詞】拉美;債務危機;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債務危機多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曾有學者預言發(fā)達國家是不會爆發(fā)債務危機的,但事實并非如此,此次以希臘為代表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來勢之兇猛無法抵擋,使整個歐盟陷入困境,并且成了世界經濟復蘇的嚴重威脅。
一、80年代拉美國家的債務危機
隨著20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初兩次石油危機的爆發(fā),拉美國家的外債急劇增長,結束了近30年的經濟迅速發(fā)展階段,拉美地區(qū)的經濟開始陷入困境。拉美國家的債務由1975年的685億美元急劇增長到1982年的3000多億美元,增長了三倍多,將近占到第三世界外債總額的一半。其中巴西負債900億美元、墨西哥800億美元、阿根廷380億美元、委內瑞拉320億美元,僅上述四國的債務就占到了拉美總債務的80%之多(見圖1)。在此之后,拉美地區(qū)全面爆發(fā)了債務危機。從20世紀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拉美國家的負債數額急劇上升(見圖
2),拉美國家的債務危機不僅極大地阻礙了拉美地區(qū)經濟的發(fā)展,而且也給西方經濟以沉重的打擊。
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
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源于冰島。2008年10月,美國金融海嘯的嚴重沖擊,致使冰島三大銀行均資不抵債,并陸續(xù)被政府接管,由此銀行的債務升級為主權債務,冰島瀕臨“破產”。隨之過后,IMF主導了對冰島的救援措施,才使得冰島債務危機暫時告一段落。中東歐國家的負債水平一直以來都比較高,2009年初,由于受到金融危機的沖擊,政府財政赤字進一步擴大,穆迪調低了烏克蘭的評級,促發(fā)了中東歐國家的主權債務問題,但隨著西歐強國對其在東歐資產救助的開展,中東歐債務問題沒有引發(fā)新的系統性金融動蕩。2009年底,希臘政府宣布其財政赤字占GDP比例達到12.7%,是歐盟允許的3%上限的3倍多,2009年12月,惠譽將希臘主權信用評級由“A—”降為“BBB+”,同時把希臘公共財政狀況前景展望調為“負面”,其后,標準普爾和穆迪也都相應地調低了希臘的主權信用評級。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以此為契機,大肆爆發(fā)。同一期間,歐洲央行相繼警告了立陶宛、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這三個波羅的海國家。緊接著,愛爾蘭、意大利、德國、法國等經濟實力雄厚的國家乃至整個歐盟都卷入了嚴重的債務問題中(見圖3,圖4),使歐盟陷入有史以來最艱難困境之中,同時也嚴重阻礙了正在逐漸復蘇的世界經濟。
三、80年代拉美國家債務危機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成因分析
1.外部經濟環(huán)境惡劣。(1)西方發(fā)達國家轉嫁經濟危機。這兩次債務危機的爆發(fā)都與全球經濟危機密切相關,由于受到國際經濟低迷的重創(chuàng),西方世界發(fā)達國家出于保護自己的目的,紛紛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除了高關稅以外,還設置了多種非關稅貿易壁壘,導致債務國出口大幅下降,外匯收入銳減。(2)高利率加重了債務負擔。國外銀行的高利率從兩個方面導致了債務國的負債加重。首先,受國外銀行高利率的誘惑,債務國國內擁有大量資金的企業(yè)或個人追逐高利率,紛紛把資金存入到國外銀行以獲得較高的利息收入。其次,由于外國貸款的利率較高,并且一而再再而三的上調貸款利率,利息支出就是一筆可觀的數字,就使得原本還債能力有限的債務國更是雪上加霜,加重了債務負擔。(3)全球經濟低迷導致跨國融資履步維艱。全球經濟的不景氣,使得國外投資者越發(fā)慎重每項投資。由于債務國已使負債累累,外國投資者對債務國的經濟前景不看好,紛紛撤資導致資金大規(guī)模流出。
2.債務國深刻的內在原因。(1)脆弱的經濟結構易受外部因素的沖擊。拉美地區(qū)多數國家是以出口少數幾種農礦產品為主的單一經濟結構,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國際市場的農礦產品和原材料的價格暴跌,導致拉美國家的出口收入銳減,入不敷出。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fā)后,對農產品出口帶來嚴重沖擊,房地產價格大幅度下滑,旅游業(yè)更是陷入蕭條時期。這樣單一的經濟結構導致債務國經濟的對外依賴性很高,極容易受到國際經濟大環(huán)境的影響。(2)各國政府出于不同目的大量舉債導致債務負擔過重。戰(zhàn)后,拉美許多國家為了加速本國經濟的發(fā)展,紛紛制定了一些過于龐大的經濟發(fā)展計劃,實行高目標、高投資、高速度的“三高”方針,其資金需求遠遠超出了國家財力所能承受的范圍。由于各自的不同目的,債務國都需要靠大量舉借外債來彌補國內的巨額資金需求。(3)國家政府政策上的失誤。拉美國家對外國直接投資采取了許多限制性措施,只有依靠舉債來發(fā)展本國經濟,并且外債規(guī)模嚴重失控。歐洲許多國家則是推行赤字財政的政策來刺激本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穩(wěn)定本國的政治當局。這些國家所借外債很大程度上沒有或者沒有適當地用于發(fā)展經濟,而是直接用于彌補國有企業(yè)虧損或支付公共福利。當然,拉美地區(qū)國家和歐洲國家的國際政治與經濟背景有很大的差異,其國家經濟實力,國內政策等也大有不同,所以其爆發(fā)債務危機的原因除了上述相似之處外,還有一些其自身特有因素的部分,這里不加以詳細闡述。
四、走出歐債危機的對策建議
通過上述對兩次債務危機的成因進行綜合分析,發(fā)現其存在諸多的相似之處。歐洲國家可以借鑒拉美國家應對危機的措施,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來找尋應對此次主權債務危機的對策,走出危機泥潭。
1.制定“歐洲‘布雷迪計劃”。為了解救當時深陷債務泥潭的拉美國家,1989年3月美國提出了“布雷迪計劃”。它的核心是削減債務國的債務,主要包括:(1)在調節(jié)賬務和稅收等方面,債權國政府應制定出鼓勵商業(yè)銀行參與削減債務計劃的具體措施。(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以及債權國政府應向債務國提供資金,以加快削減債務的過程。(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應采取更加靈活的政策,向那些尚未同商業(yè)銀行達成協議(包括重新安排債務、削減債務和提供新貸款等方面的協議)的債務國提供信貸,以幫助其進行結構性調整。2011年10月26日,歐洲各國已經達成協議,對希臘的債務進行了50%的減免,接下來仍可以按照布雷迪計劃的要求做下去,這必將是解決債務危機的有效途徑之一,至少在目前來看可以緩和債務危機的嚴重性。
2.歐盟國家榮辱與共應對債務危機。拉美債務危機時期,拉美國家曾聯合起來應對債務危機,一起站出來解決債務問題。歐元區(qū)國家甚是整個歐盟都應該站在同一立場。歐元區(qū)國家在享受了統一的貨幣政策帶來的利益之后,也要共同面對其帶來的弊端。歐元區(qū)外的國家也要為了整個歐盟的共同發(fā)展,榮辱與共一起度過危機難關。
3.采取財政調整措施進行經濟體制改革。想要從根本上解決債務問題,就要從危機爆發(fā)國自身的原因著手。仿照拉美國家,歐洲國家也要采取一定程度的財政調整措施,進行適度的經濟體制改革,從本質上降低危機爆發(fā)的風險。
4.嚴格控制外債規(guī)模合理規(guī)劃外債用途。不論是拉美國家還是歐洲國家,外債規(guī)模都過于龐大。鑒于歐洲國家的實際情況,應該將外債大部分用于發(fā)展本國的支柱產業(yè),尤其是可以出口創(chuàng)匯的產業(yè)上。在此基礎上,統一外債的管理與控制,強化外債的風險管理。
拉美國家尚可能夠順利地度過債務危機,歐洲這些發(fā)達國家在經濟實力與制度等方面都比拉美這些發(fā)展中國家具有一定的優(yōu)勢,所以只要歐洲國家榮辱與共,站出來一起面對主權債務危機,制定出合理的救助計劃并予以實施,那么擺脫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困擾則指日可待。
參 考 文 獻
[1]齊楚.拉美國家的債務危機[J].現代國際關系.1983(5):42~45
[2]余文健.拉美債務危機:成因與對策[J].求實學刊.1992(2):
62~67
[3]劉玉玲.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發(fā)展及其趨勢分析[J].海南金融.
2011,(4):39~42
[4]陳西果.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爆發(fā)的原因、影響及啟示[J].南方金融.2010(5):34~37
基金項目:本文得到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2CJL032)、陜西師范大學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10SZYB19、10SZYB26)和陜西師范大學教師教育研究專項課題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