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鐘潔玲 圖/段 明
眾人撓頭皆為油
文/鐘潔玲 圖/段 明
提起從前吃油的窘狀,很多人嘰嘰喳喳,仿佛傳授武林秘籍:“那陣子啊,沒油吃,我們就到鎮(zhèn)子上合資買一小方肥豬肉,頂多是兩塊腐乳疊在一起那么大吧,回來放在灶頭上的一只小碗里。每天做飯的時候,用一塊粗布裹著肉,墊著手往鍋里抹一圈,就炒菜啦。幾個月下來,那塊小肥肉早就磨光了,大家還是照樣往鍋里抹,其實就是磨那塊裹過肥肉的粗布,直至那塊布也磨得油漬凈盡,洞穿為止?!?/p>
兩三年前,很多菜館為了懷舊,推出“香油渣炒時蔬”的菜系,把那理應廢棄的豬油渣子當葷味,調節(jié)素菜,果然贏得一時青睞。大家用筷子夾著那一粒粒油渣子,當肉一般嚼著,那些青澀而單純的日子,仿佛又回到了舌尖。但三兩次就夠了,一嘴的肥膩油香,像風月場中的半老徐娘,怎么改頭換臉,也是不合時宜,俱往矣!
現在,莫說是豬油,連花生油大家也不興吃了,紛紛轉成葵花子油、粟米油、芝麻油、茶油、亞麻子油、調和油……還有來自地中海的橄欖油和葡萄子油。健康專家倡導“地中海飲食”,“地中海飲食”的“頭號功臣”就是橄欖油。它含不飽和脂肪酸、多酚和抗氧化劑,可降低心血管疾病,抑制自由基,抗癌。葡萄子油與之功效相仿。
不過你若真拿橄欖油或葡萄子油做菜,就發(fā)現“菜將不菜”,香味全無。人家那油是生吃涼拌用的,就是說,受熱而不香的油才叫健康油。選擇健康還是選擇美味,眾人撓頭不止。
在一陣陣健康聲浪里,也有些不和諧之音,它發(fā)自“及時行樂派”?!凹皶r行樂派”的代表人物是蔡瀾。此君滿世界轉,吃得肚滿腸肥、眼刁嘴刁之際,竟敢逆風而行,叫大家吃豬油,尤其是吃豬油撈面。他說,吃此撈面之時,豬油之香即絕世之香,卓越無比。
這一來,眾人撓頭撓得更加厲害了,要死要活,無法琢磨出來。
其實對多數人而言,偶爾為之地吃點豬油,全無大礙;女人不時吃點豬油,還可以滋潤肌膚,防止皺紋的產生。
為保證豬油的質量,還是自己動手炮制最為安全。到新鮮肉檔去挑豬膏。這豬膏位于豬的腹部,是一大塊白色純油膏,請小販幫忙,切成2厘米見方的小方塊?;丶覜_洗干凈,文火開鍋,把白色的方塊豬膏炸熱,直到一塊塊融化成油,上面浮著一粒粒的豬油渣。這時,滿屋溢香。豬油及油渣都是寶!分裝貯藏時,先撈起豬油渣,放在一只小一點的貯藏盒里;豬油量大得多,要放入一只大一點的貯藏盒里。
這樣一盒豬油,冷卻后凝固成白蠟狀,放入冰箱冷藏,可以吃上兩三個月。平日煮面,等水開了,把面放入水里的時候,用一只海碗,挖出一小勺豬油,加入生抽、蠔油或牛肉醬,再撈起煮好的面,放入海碗,用筷子快速攪拌,翻勻,香絕人寰!不必加肉卻充溢著肉香,而且簡單快捷。
豬油還可令剩飯變成上品。準備小半碗蔥花,中火起鍋,保證鍋干無水分,再放入兩湯匙豬油,豬油受熱融化后,倒入剩飯,快速翻炒片刻,等剩飯受熱至粒粒分開的時候,撒入蔥花,再放少許鹽,翻炒兩下?;?,一碗噴香的炒飯即成。炒飯的關鍵是鍋鏟要翻動得快,不能讓飯燒焦粘鍋,如果感覺鍋干,可以把爐火調小,但千萬不要加水,以保持飯香油香。
白灼蔬菜的時候,如果用點豬油,也是完美之選。比方白灼生菜,煮開半鍋水,用筷子尖蘸一點豬油放入鍋里,等水面上漂起星星點點的油花子,再放入洗凈的生菜,與此同時,在一只碟子里放入兩匙豬油,加入少許生抽、蠔油,然后把生菜撈起來,放在碟里,用筷子翻轉,將生菜拌勻。這時的生菜碧綠一片,像過了塑一般,品相、滋味俱屬一流。
(趙思滬摘自江蘇人民出版社《此味只應天上有》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