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幫兇真可惡
地震已經很可怕了,沒想到,它竟然還有幫兇——泥石流、山體滑坡等,不斷制造新的、更可怕的災難。
這群幫兇真壞,我們一起來認識下它們吧。
如果海洋中發(fā)生了地震,海嘯這個幫兇便會出來禍害人們,因為巖石破裂產生的地震波,好似從地球內部發(fā)射出的炮彈,轟炸大洋底部,導致海水劇烈流動,從而導致海嘯發(fā)生。
海嘯,又被稱為殺人浪,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能夠長距離奔襲,在連續(xù)幾小時內,以每小時700千米的速度橫穿大洋,掀起10至30米的巨浪沖擊遙遠的海岸。
1933年日本海溝發(fā)生了8.5級地震,掀起的海浪以27米的高度席卷了日本的太平洋海岸,數以千計的人被淹死。同時,海嘯以每小時756千米的速度橫掃太平洋,10小時后抵達美國西海岸的舊金山,20小時后到達了南太平洋沿岸的智利。
山體滑坡,是山體由于各種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整體向下滑動。在地震區(qū),由于地面劇烈搖晃,山體紛紛垮塌,很容易出現滑坡現象,特別是遇上降水、大風等惡劣天氣,山體滑坡就更猖狂了。
汶川地震發(fā)生后,在通往汶川縣的路上,山體滑坡無處不在,有的地方整座山完全垮塌了,而且山體還不斷往下滾落砂石。而且,越臨近地震中心,山體滑坡越厲害,道路越艱險。
2009年7月,由于連日降雨,一場特大山體滑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然襲擊了汶川縣的徹底關大橋,大橋橋墩被巨石當場砸斷,長約100米的橋面被掩埋,正在橋上行駛的汽車有的被巨石砸中,有的掉到橋下。
泥石流與降雨相伴而行,如果地震時剛好連降暴雨,泥石流必來造訪。
泥石流是大量泥沙、石塊和水的混合體沿溝道或坡面劇烈流動的現象,爆發(fā)突然、來勢兇猛、破壞力大,會沿途沖毀道路橋梁、淹沒房屋農田、阻塞河道,在頃刻間造成巨大災害。
2010年舟曲地震后,舟曲縣突降大雨,縣城北面的羅家峪、三眼峪泥石流下泄,由北向南沖向縣城。城內主街道泥石流堆積達兩米,多幢大樓被沖毀,街道浸泡在洪水中。而且,多處路段交通阻斷,白龍江都被堵塞了。
地震活動頻繁,大規(guī)模的山體滑坡或泥石流造成大量泥沙堆積、河道堵塞,就會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中的湖水只進不出,湖面每時每刻都在上漲,當漲到一定程度,壩體無法承受時,就會決壩形成可怕的洪澇災害,特別是一旦遭遇強降水天氣,堰塞湖突然決堤的可能性更大,造成的災害更加嚴重。
如1933年四川茂縣發(fā)生了7.5級大地震,致使山體垮塌,岷江被堵塞,形成了3個巨大的堰塞湖。那些天一直下雨,河水猛漲,水位一天比一天高,一個多月后,堰塞湖突然決壩,河水傾瀉而出,浪頭高達六七十米,并以每小時30千米的速度直沖而下,將茂縣幾乎淹沒。
地震幫兇們都不簡單呀,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絕招。
不過我們不用怕,要懂得防范它們,首先得關注氣象預警預報信息,其次是當災害發(fā)生后,應學會如何躲避,如遇到泥石流,要迅速撤離到兩側高處的山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