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洪明,袁宏佳,劉興文
(重慶市北碚區(qū)中醫(yī)院,重慶 400700)
參苓益胃膠囊的組方思想來源于《外臺茯苓飲》[1],由黨參、茯苓、白術(shù)、陳皮、砂仁等9味藥組方,具有健脾理氣、消痰利水、制酸止痛的功效,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肝胃不和、脾虛氣滯所致的胃脘脹滿疼痛、噯氣呃逆、嘈雜泛酸等癥。為探討該制劑的制備工藝及質(zhì)量控制標準,筆者進行了試驗,現(xiàn)報道如下。
硅膠G薄層板(青島海洋化工廠);定量點樣毛細管;MA110型電子天平(上海天平儀器廠);XMTD-204恒溫水浴鍋(金壇市醫(yī)療儀器廠);CS202A型恒溫電熱干燥箱(重慶試驗設(shè)備廠)。延胡索乙素對照品、橙皮苷對照品、陳皮對照藥材、枳殼對照藥材(均購至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批號分別為PS08091701,0721-00010,1209069-200808,120981-200403);甲苯、乙酸乙酯、丙酮、甲酸、乙醇、乙醚、氨水、三氯化鋁均為分析純。
2.1 正交試驗優(yōu)選水提取工藝
因素水平表:以加水倍數(shù)(因素A)、提取時間(因素B)、提取次數(shù)(因素C)為考察因素,試驗設(shè)計見表1。
表1 L9(34)提取工藝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正交試驗結(jié)果及方差分析:按處方比例稱取各味藥材,共9份,按照表1安排的因素水平條件進行煎煮。試驗結(jié)果見表2,方差分析結(jié)果見表3??梢姡绊懸蛩氐闹鞔雾樞驗镃>A>B,C因素對浸膏得率有顯著影響(P<0.05),即提取次數(shù)為最主要因素,A因素和B因素均無顯著性影響。因此,初步確定最佳工藝條件為A3B1C3,即加10倍水,煎煮3次,每次1 h。
表2 水提取工藝正交試驗結(jié)果
表3 水提取工藝正交試驗方差分析表
提取條件驗證試驗:按處方比例稱取各味藥材,加10倍于藥材量的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1 h,將提取液過濾、濃縮。測定浸膏量,共進行3次試驗,結(jié)果3次收膏率分別為 21.38%,21.21% ,22.12% ,平均 21.57% ,RSD 為 0.48% ??梢?,驗證試驗結(jié)果與正交試驗優(yōu)選結(jié)果基本吻合,說明正交試驗選出的工藝條件合理、穩(wěn)定可行。
2.2 制備工藝
全方9味,取延胡索(醋制)200 g、海螵蛸200 g、陳皮200 g共同粉碎,取100目以上細粉備用;陳皮800 g、砂仁600 g用水蒸氣蒸餾提取揮發(fā)油備用;藥渣、制粉后的粗頭與其余各藥用10倍量水共同煎煮2次,每次1 h,合并煎液,濾過,濾液濃縮至相對密度為1.15以上的清膏,與上述細粉制粒,干燥,整粒,噴入陳皮砂仁揮發(fā)油,悶浸24 h以上,灌裝膠囊制成1 000粒,即得。
2.3 薄層色譜鑒別[2-3]
陳皮:取本品3粒內(nèi)容物,加入乙醇20 mL,溫浸1 h,時時振搖,濾過,濾液濃縮至2 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陳皮對照藥材1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另取缺陳皮的樣品3粒內(nèi)容物,按照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陳皮陰性對照品溶液。另取橙皮苷對照品適量,加入1 mL甲醇,配制成飽和溶液,作為橙皮苷對照品溶液。吸取橙皮苷對照品溶液8 μL,陳皮對照藥材溶液8 μL,供試品溶液各 5,7,8 μL,陰性對照品溶液 8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 -乙酸乙酯 -甲酸 -水(20∶10∶1∶1)上層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供試品溶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和對照藥材溶液色譜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樣品無干擾(圖1 A)。
延胡索:取本品3粒內(nèi)容物,加入甲醇50mL,超聲處理30 min,濾過,濾液蒸干,殘渣加水10 mL使溶解,加濃氨試液調(diào)至堿性,用乙醚振搖提取3次,每次10 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殘渣加1 mL甲醇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制成每1 mL含有0.73 mg的甲醇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另取缺延胡索的樣品3粒內(nèi)容物,按照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延胡索陰性對照品溶液。吸取延胡索乙素對照品溶液5 μL,供試品溶液各3,5,7 μL,陰性對照品溶液5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丙酮(9∶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后置碘缸中,約3 min取出,揮盡板上吸附的碘后,置365 nm熒光下觀察。供試品溶液色譜中,在與對照品溶液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樣品無干擾(圖1 B)。
枳殼:取本品3粒內(nèi)容物,加入乙醇20 mL,溫浸1 h,時時振搖,濾過,濾液濃縮至2 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枳殼對照藥材1 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另取缺枳殼的樣品3粒內(nèi)容物,按照供試品溶液制備方法制成枳殼陰性對照品溶液。吸取枳殼對照藥材溶液 8 μL,供試品溶液各 5,7,8 μL,陰性對照品溶液8 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酸-水(20∶10∶1∶1)上層液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三氯化鋁試液。供試品溶液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溶液相應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陰性樣品無干擾(圖1 C)。
圖1 薄層色譜圖
處方中的陳皮、砂仁等藥材中含有大量的揮發(fā)性成分,應先對其進行蒸餾提取,殘渣再與其余各藥進行水煎煮,以保證有效成分的充分提取;中試放大試驗發(fā)現(xiàn),大部分藥材經(jīng)過3次提取之后呈糊狀,無法順利過濾,易致部分濾液損失;又因在實際生產(chǎn)中使用了多功能提取罐,屬于密閉加壓的環(huán)境,提取效率高,出膏量大,提取比較充分,故將提取次數(shù)減少為2次。最終確定參苓益胃膠囊的實際提取工藝為加入10倍量水,提取2次,每次1 h。驗證試驗證明此工藝是科學合理的。
本制劑是由9味中藥組成的復方制劑,采用薄層色譜鑒別陳皮、延胡索、枳殼斑點清晰、專屬性和重現(xiàn)性好、陰性對照無干擾,可以作為制定其質(zhì)量標準的依據(jù)。本制劑的有效成分含量測定有待進一步試驗探討。
[1]曾 海.外臺茯苓飲加味治療慢性胃炎的療效[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5,16(1):47.
[2]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10:205,216,274.
[3]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藥材薄層色譜彩色圖集[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