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繼算
(浙江省仙居縣人民醫(yī)院感染科,浙江 臺州 317300)
乙型肝炎的發(fā)生、發(fā)展與宿主的細胞免疫功能狀態(tài)密切相關(guān)。T淋巴細胞亞群的調(diào)節(jié)紊亂是HBV體內(nèi)持續(xù)復(fù)制的主要原因[1]。核苷類藥物能有效控制HBV的復(fù)制,緩解及控制乙型肝炎的進展。恩替卡韋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藥物,抗病毒能力強,且具有高效性及良好的耐受性,適用于各種乙型肝炎患者[2]。目前,對其調(diào)節(ji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的作用報道較少。筆者選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觀察恩替卡韋對其外周血T細胞亞群、HBV-DNA含量及肝纖維化指標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門診或住院治療的輕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0例進入治療組,其中男27例,女23例;年齡 20~67歲,平均(36.7±7.1)歲;均符合 2000年中華醫(yī)學會制定的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3],治療前HBV-DNA均為陽性,排除其他肝炎病毒重疊感染。另選擇30例正常健康體檢者進入對照組,其中男 16例,女 14例;年齡 18~71歲,平均(37.1±6.9)歲。兩組性別和年齡比較無明顯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療組患者予以恩替卡韋片(連云港正大天晴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為 0.5 mg×7 片,批號為 091002)0.5 mg,口服,1 次 /d,療程6個月。分別在治療前和治療6月后檢測患者外周血T細胞亞群、HBV-DNA含量及肝纖維化指標。對照組僅在入組前測定1次。
采用堿性磷酸酶法檢測外周血CD4+、CD8+和CD4+/CD8+比值,試劑購自北京軍事科學院。采用聚合酶鏈反應(yīng)(PCR)法檢測HBV-DNA,試劑由深圳匹基生物技術(shù)開發(fā)有限公司提供。采用放免分析法檢測透明質(zhì)酸(HA)、Ⅲ型前膠原(PCⅢ)、Ⅳ型膠原(Ⅳ.C)、層粘蛋白(LN),試劑由海軍醫(yī)學研究所提供。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結(jié)果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采用 t檢驗,以 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外周血T細胞亞群和HBV-DNA的變化
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外周血CD4+水平減少,CD8+水平增加,CD4+/CD8+比值下降,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或P<0.01)。經(jīng)恩替卡韋治療6個月后,與治療前相比,患者外周血 CD4+水平上升,CD8+水平下降,CD4+/CD8+比值上升,血HBV-DNA含量下降,差異具有顯著性(P<0.05或 P<0.01)。見表1。
表1 外周血T細胞亞群和HBV-DNA的變化(X±s)
2.2 肝纖維化指標的變化
治療組患者經(jīng)恩替卡韋治療6個月后,肝纖維化指標HA,PCⅢ,Ⅳ.C和LN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0.05)。見表2。
HBV感染機體后,抗病毒細胞的免疫強度可能是決定急性自限性感染或慢性感染的關(guān)鍵因素,尤其是細胞毒性T細胞,它對清除肝細胞內(nèi)HBV起主要作用[4]。乙肝發(fā)病主要是抗體對HBV的免疫應(yīng)答所致,對肝細胞表面HBV抗原引起的宿主細胞免疫應(yīng)答,一般認為是肝細胞損傷的決定性因素,而乙型肝炎免疫病理變化主要由T細胞調(diào)節(jié),包括輔助細胞CD4+及細胞毒性細胞CD8+,正常情況下兩者保持一定的比例,維持機體細胞免疫功能[5]。王毅娟等[6]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檢測T淋巴細胞亞群的數(shù)值變化,可為臨床上準確使用免疫調(diào)節(jié)劑提供依據(jù),并能監(jiān)測疾病的發(fā)展情況、病毒復(fù)制狀態(tài)、預(yù)測預(yù)后,對乙肝的治療、判斷有無慢性化傾向等方面也能起到指導作用。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治療組患者外周血CD4+水平明顯減少,CD8+水平明顯增加,CD4+/CD8+比值明顯下降。表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外周血T細胞亞群紊亂。
表2 治療組肝纖維化指標的變化(n=50,X±s)
恩替卡韋是鳥嘌呤核苷類似物,也是新一代抗乙型肝炎病毒藥物,對HBV病毒的復(fù)制有強大的抑制作用,它在體內(nèi)能磷酸化為具有活性的三磷酸鹽,與HBV多聚酶的天然底物三磷酸脫氧鳥嘌呤核苷競爭,抑制HBV病毒多聚酶,從而阻斷HBV病毒的裝配和延伸,阻斷HBV病毒的復(fù)制,達到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目的[7-8]。王娟等[9]研究發(fā)現(xiàn),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能抑制HBV病毒的復(fù)制,減輕肝臟的炎癥反應(yīng)及纖維化,調(diào)節(jié)患者的細胞免疫功能,有利于HBV病毒的清除。姚思敏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恩替卡韋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纖維化的療效明確,無明顯不良反應(yīng)。本研究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治療組經(jīng)恩替卡韋治療6個月后,與治療前相比,患者外周血CD4+水平明顯上升,CD8+水平明顯下降,CD4+/CD8+比值明顯上升,血HBV-DNA含量明顯下降,表明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療效肯定,通過調(diào)節(jié)外周血T細胞亞群紊亂,能有效抑制HBV-DNA病毒的復(fù)制。同時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組經(jīng)恩替卡韋治療6個月后,肝纖維化指標HA,PCⅢ,Ⅳ.C和LN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表明恩替卡韋能明顯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纖維化指標,達到防治肝纖維化的目的。
綜上所述,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外周血T細胞亞群紊亂,恩替卡韋通過調(diào)節(jié)外周血T細胞亞群紊亂,能有效抑制HBVDNA病毒的復(fù)制,改善患者肝纖維化指標,達到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目的,值得臨床推廣。
[1]Beckebaum S,Cicinnati VR,Zhang X,et al.Hepatitis B virus-induced defect of monocyte-derived dendritic cells leads to impaired T helper type1 response in vitro:mechanisms for viral immune escape[J].Immunology,2003,109(4):487 - 495.
[2]徐東平,李 進.恩替卡韋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進展[J].中華醫(yī)學雜志,2006,86(28):2 014 -2 015.
[3]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5):342.
[4]白留江.乙型肝炎患者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的臨床意義[J].肝臟,2011,16(1):87 -88.
[5]喬燕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T細胞亞群研究進展[J].臨床肝膽病雜志,2005,21(6):383 -385.
[6]王毅娟.外周血T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對乙型肝炎患者的意義[J].臨床與實驗醫(yī)學雜志,2007,11(6):24 -26.
[7]鄧中平.恩替卡韋治療乙型肝炎的療效及安全性[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5,24(4):326 -329.
[8]姚光弼,張定鳳,王寶恩,等.恩替卡韋抗乙型肝炎病毒劑量和療效的研究[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5,13(7):484 -487.
[9]王 娟,徐立新.恩替卡韋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A及T細胞亞群的變化[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32(20):3 308-3 309.
[10]姚思敏,文 彬,黃曉菡,等.恩替卡韋抗肝纖維化臨床觀察[J].吉林醫(yī)學,2010,31(9):1 191 -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