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 萍
(連云港市圖書館,江蘇 連云港 222006)
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向全世界發(fā)出了“走向閱讀社會”的召喚,要求社會成員人人讀書,圖書成為生活的必需品,讀書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4月23日為“世界讀書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廣閱讀、出版和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此后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有著不同語言習慣的人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去做同一件事情——讀書。很多國家都會在這一天或前后一周、一個月的時間內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圖書館、媒體、出版商、學校、商店、社區(qū)等機構團體在這一段時間里都會做一些贈書、讀書、演戲等鼓勵人們閱讀的事情,把讀書的宣傳活動變成一場熱熱鬧鬧的歡樂節(jié)日,而全民閱讀活動也已經成了很多國家不折不扣的“國家工程”。[1]
英國是首個提出“閱讀年”概念的國家。1998年,英國政府動員學校、家庭、圖書館、企業(yè)、媒體,借助各種傳播手段宣傳閱讀信息,提高人們的閱讀興趣,共同推動全民閱讀運動。在美國,每一位總統(tǒng)上任后都大力提倡閱讀,無論是克林頓的“美國閱讀挑戰(zhàn)”運動,還是小布什的“閱讀優(yōu)先”方案,閱讀推廣早已成為美國政府的重要議程[2]。日本早在1960年就有兒童讀物作家發(fā)起“親子讀書運動”,要求父母每天最少陪孩子看20分鐘書。
1997年1月,中央宣傳部、文化部等九個部委共同發(fā)出了《關于在全國組織實施“知識工程”的通知》,提出了實施“倡導全民讀書,建設閱讀社會”的“知識工程”,由此全民閱讀活動在我國拉開序幕。2006年4月,中央宣傳部等11個部門聯合發(fā)出了《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號召全國各地區(qū)各部門各團體,“積極開展全民閱讀活動,倡導全民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讀書,終身學習?!币ㄟ^“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推廣活動,為全民閱讀營造良好的讀書環(huán)境,鼓勵多讀書,讀好書。”[3]此后,全民閱讀活動在我國各地區(qū)蓬勃開展起來。據統(tǒng)計,至2011年12月,我國已成立了包括湖南、江蘇、甘肅、重慶、河南、海南、天津、福建、陜西、河北、新疆等省(區(qū)、市)級全民閱讀活動組織機構,同時各地市的閱讀推廣機制和閱讀活動品牌也日漸成熟,已有400多個城市開展了獨具特色的讀書節(jié)、讀書月等活動,如廣東省“南國書香節(jié)”、陜西省“三秦讀書月”等。[4]
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文化教育機構,蘊藏著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和優(yōu)秀的文化資源,在推廣全民閱讀活動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是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廣泛開展的重要力量。
英國1992年推出的“閱讀起跑線”計劃,是由圖書信托基金會、伯明翰圖書館服務部等四大機構聯合發(fā)起的,以嬰兒為試點的閱讀推廣活動。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專為學齡前兒童提供閱讀指導服務的全球性計劃,圖書館作為一支重要力量現身其中。而美國的“一城一書”活動起源于1998年Nancy Peai在西雅圖公共圖書館舉辦的“如果西雅圖閱讀同一本書籍”活動[5]。美國圖書館協會則在2000年推出了“一出生就閱讀”計劃。在臺灣和香港,各級公共圖書館均致力于開展閱讀推廣活動,如:臺北市立圖書館自1987年起舉辦“林老師說故事”活動,迄今已持續(xù)了20余年;香港公共圖書館聯同教育署、香港資訊教育城合辦“閱讀城建設工程”,為300所缺乏圖書館的學校提供“校園圖書車”服務等。
中國的全民閱讀活動中,圖書館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2004年中國圖書館學會承辦了“全民讀書月”活動,取得了良好效果。從2005年起,中國圖書館學會將定于每年12月的“全民讀書月”活動擴展到全年,主要活動時間集中在4至6月,倡議各地圖書館利用4·23世界讀書日、五四青年節(jié)、圖書館服務宣傳周等集中開展讀書活動。自此每年各地開展的各種閱讀活動中,圖書館尤其是公共圖書館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參與其中,并逐漸將推動全民閱讀作為自己的主要職能。如,2006年國家圖書館和中國圖書館學會發(fā)出倡議,在世界讀書日期間開展主題為“圖書館:公眾的權益和選擇——來吧,到這里來讀書”活動。這一天全國各地公共圖書館紛紛通過圖書館開放日、讀書演講等形式,吸引公眾走進圖書館,走進閱讀世界。又如,中國圖書館學會科普與閱讀指導委員會精心組織的“全民閱讀論壇”,每年舉辦一次,其中第二、第三和第四屆會議分別在東莞圖書館、蘇州圖書館和深圳圖書館舉行,三者均為公共圖書館,可見公共圖書館在全民閱讀活動的地位。有資料顯示,2009年,僅長春市圖書館,就開展了各類全民閱讀活動196次,參加人員達13萬人次,有效地促進了全民閱讀活動的開展[6]。2013年中國圖書館學會更是以“書香中國——閱讀引領未來”為主題,號召各地圖書館在宣傳周期間舉辦各項閱讀推廣活動,讓祖國大地處處飄滿書香。
博爾赫斯曾經這樣說過:“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笨梢妶D書館是多么理想的閱讀場所。公共圖書館既是圖書收藏與利用的社會機構,也是大眾閱讀的主要場所,普及和提高公民的閱讀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是其應有的職責。在全民閱讀推廣活動中,公共圖書館應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以多元化的服務推動全民閱讀活動廣泛開展。
公共閱讀服務體系的核心價值在于為全民讀書服務,因此,提高市民對公共圖書館的認知度,吸引和發(fā)展讀者,是推動全民閱讀、發(fā)揮公共圖書館作用的重要任務。目前圖書館界推動全民閱讀活動最為有效的舉措是以圖書館為主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讀者活動,吸引公眾走進圖書館,從而激發(fā)大眾的閱讀熱情,引導大眾提高讀書水平。
播撒閱讀的種子——寧波市圖書館讓成長從閱讀開始。每年的世界讀書日,寧波市圖書館都會推出一系列豐富多彩的讀者活動,如2011年世界讀書日,推出了以“播撒閱讀的種子——讓成長從閱讀開始”為主題的親子閱讀互動沙龍;2012年世界讀書日,又策劃了“讓讀書成為習慣,讓書香飄滿甬城”讀書寄語贈書簽活動,以及第四屆“讀書樂”攝影比賽、“天一講堂”讀書講座等一系列活動[7]。寧波市圖書館這些精彩的讀者活動,吸引了廣大市民走進圖書館,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推動了全民閱讀社會的構建。
讓濃濃書香充盈城市——蘇州圖書館成為“讀書人的天堂”。有著“讀書人的天堂”美譽的蘇州圖書館,每年都會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如:舉辦公益講座、親子閱讀等讀書活動;組織公益音樂會、愛影俱樂部等休閑娛樂活動。僅2010年一年,蘇州圖書館就舉辦各種讀者活動近千場次。與此同時,蘇州圖書館加強閱讀文化的研究,出版了《愛書人的世界》《親子閱讀》等專著來推廣閱讀。據統(tǒng)計,2001年至2011年,蘇州圖書館圖書借閱量年年攀升,累計辦證超過40萬,累計接待到館讀者2,365萬人次,借出圖書849萬冊次[8]。這些都反映了蘇州圖書館人以圖書館為主陣地,以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為媒介,“讓濃濃書香充盈城市”,促進全民閱讀活動廣泛開展的累累碩果。
公共圖書館在做好主場館服務工作的同時,也要按照普遍均等、惠及全民、弱勢群體優(yōu)先的原則,積極開展“走出去”服務,將閱讀活動推廣至社區(qū)、學校、軍營以及邊遠的農村地區(qū),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全民閱讀。
通過總分館建設、設立館外服務點等形式,延伸全民閱讀活動的范圍。2001年,上海率先推出了城市中心圖書館總分館制和通借通還的一卡通服務,積極推進中心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經過八年的努力,上海市中心圖書館已建成全市“一卡通”總分館數108家,形成了全球城市圖書館最大的單一集群系統(tǒng),基本上實現了讀者處處可還書,處處可借書的目標。[9]上海的總分館建設,使全民閱讀活動以上海圖書館為中心,輻射至四周的郊區(qū)鄉(xiāng)鎮(zhèn)。近年來,連云港市圖書館積極構建館外服務網絡,聯合社會各界力量,建立了70余家館外服務點,并通過這些館外點將全民閱讀活動向偏遠地區(qū)推進。
通過汽車圖書館、流動圖書館等服務,使全民閱讀活動向縱深方向發(fā)展。早在60年代,上海圖書館就利用汽車作為“流動圖書館”,為市郊的群眾開展閱讀服務。進入新世紀,廣東省在國內率先提出并首創(chuàng)了用現代物流的理念建立“流動圖書館”。廣東流動圖書館于2003年11月在中山圖書館啟動。廣東省財政從2004年每年下撥500萬元專項購書經費及配套資金,由省立中山圖書館牽頭,購置一定數量適合基層群眾閱覽的圖書,分別流向本地區(qū)加盟的縣級圖書館,圖書資源在各分館之間每半年流動交換一次,最終回流省立中山圖書館。據統(tǒng)計,2011年廣東流動圖書館72家分館總流通共計590萬人次,上網總計10萬人次。[10]廣東流動圖書館以大物流思路實現圖書共享,服務基層、服務農民,使得全民閱讀活動向縱深方向發(fā)展。
公共圖書館在推進全民閱讀活動的同時,還應該關注殘疾人、無業(yè)人員以及農民工等弱勢群體。為了更好地為他們服務,公共圖書館應積極尋求政府政策和資金的支持,或借助企業(yè)、民間、個人等力量,開展弱勢群體用戶教育和培訓,并結合特定人群的需求,有針對性開展多種服務,推廣閱讀,讓這些特殊人群真正受益。
信息時代,互聯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公眾的閱讀理念、閱讀方式也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作為閱讀推廣活動主力軍的公共圖書館應順應時代變化,借助互聯網、手機、微博等新興的高科技傳播手段,實行遠程網上服務,實現讀者與閱讀內容24小時無縫對接。
“數字圖書館”——網絡閱讀推廣的先行者。數字圖書館通俗地說就是虛擬的、沒有圍墻的圖書館,是基于網絡環(huán)境下共建共享的可擴展的知識網絡系統(tǒng)。數字圖書館以其高速高效檢索、海量信息存儲、全天候24小時開放、文獻資源最大程度共享、讀者與圖書館零距離接觸、信息主動推送服務等傳統(tǒng)圖書館所遠遠不能比擬的強大優(yōu)勢,得到圖書館界的重視。1991年,美國率先提出“數字圖書館”建設,至今,短短的20年時間內,數字圖書館遍布世界各國,已成為當今評價一個國家信息基礎水平的重要標志。數字圖書館可以讓讀者足不出戶盡享閱讀的樂趣,順應了互聯網時代人們利用網絡進行閱讀的需求。
“微博客”——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的新平臺。微博客是結合了博客與即時信息的Web2.0的一種表現形式,用戶可以不受限制地用手機、網絡等各種途徑來更新不超過200字符的博文。自2006年創(chuàng)立以來,微博客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青睞與關注,用戶數量與訪問量一路攀升。近些年,不少公共圖書館開始利用微博客開展讀者服務、信息傳播等工作。2011年4月,首都圖書館將“分享閱讀”系列閱讀推廣活動之一的“圖書交換大集”活動搬上了微博平臺,并且在新浪微博中創(chuàng)建了“首都圖書館圖書交換大集”的“微活動”。據統(tǒng)計,有關“圖書交換大集”的新浪微博共發(fā)布238條。而這期間,首圖微博“粉絲”人數也從不到1,000人迅速飆升到2,000多人。[11]公共圖書館利用微博這種新的服務方式,吸引了更多人,尤其是年青一代走進閱讀世界。
此外,目前國內各公共圖書館推出的電子閱覽服務、網上參考咨詢、手機圖書館等,無不顯示高科技的力量。這些高科技服務手段的運用,突破了公共圖書館館舍建筑的功能局限,有效地提高了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的利用率,擴大了公共圖書館服務的覆蓋面,為每一個公民都能方便均等地享受圖書館服務提供了條件,也讓全民閱讀活動無時不在、無處不在。
[1] 世界讀書日的由來[EB/OL].[2011-08-17].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8122271.html.
[2][5] 竇瑞洋.淺議國外圖書館閱讀推廣——英國、美國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介紹及啟示[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18):207-208.
[3] 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EB/OL].[2006-04-06].http://www.chinawriter.com.cn/bk/2006 -04 -06/23990.html.
[4] 張文彥.2011年全民閱讀活動綜述[EB/OL].[2011 -12 -14].http://www.bookdao.com/article/31989/.
[6] 鄭章飛.圖書館閱讀推廣理論與實踐研究述略[J].圖書館論壇,2010(6):46 -51.
[7] 白玉靜.圖書館如何發(fā)揮在全民閱讀中的作用?[EB/OL].[2012 -4 -28].http://www.cnpubg.com/news/2012/0428/5880.shtml.
[8] 蘇州讓濃濃書香充盈城市[EB/OL],[2011-06 -28].http://topics.gmw.cn/2011 -06/28/content_2151102.htm.
[9] 姜小玲.上海完成全球城市圖書館最大的單一集群系統(tǒng)[EB/OL].[2009-03-04].http://sh.people.com.cn/GB/138654/8901252.html.
[10] 劉甜.廣東流動圖書館:以大物流思路實現圖書共享[EB/OL].[2012-04-10].http://www.ccdy.cn/wenhuabao/syb/201204/t2012 0410_274669.htm.
[11] 謝蓉.數字時代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研究[J].圖書館論壇,2012(3):23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