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閱讀短文時,常常會遇到生詞或詞組,這時經(jīng)常用到的方法就是查詞典,但這在考試時既不現(xiàn)實,也麻煩,還會影響閱讀效率。那么如何提高閱讀的有效性呢?這就要求我們平時的訓(xùn)練中學(xué)會猜詞。
一、通過構(gòu)詞法的線索來有效猜詞。
隨著時代的進(jìn)步,英語詞匯也在不斷地發(fā)生變化,利用構(gòu)詞法來幫助我們記憶單詞,能夠擴(kuò)大詞匯量,從而形成有效的閱讀。最常見的構(gòu)詞法有三類:派生法、合成法和轉(zhuǎn)化法。
1. 派生法:在基礎(chǔ)詞根上加前綴或后綴構(gòu)成新詞,其中詞干決定了單詞的基本詞義。
(1)前綴+詞干:前綴常常改變詞義。例如:
like (喜歡)→dislike (不喜歡);
happy (幸福)→unhappy (不幸福);
write (寫)→rewrite (重寫)
When returning back, he discovered the room to be in disorder. 回家后,他發(fā)現(xiàn)屋子里亂七八糟。discovered是動詞discover的過去式,詞根cover意為“覆蓋、掩蓋”,加上表示否定的前綴dis,詞義就變?yōu)椤鞍l(fā)現(xiàn)”; disorder的詞根是order意為“秩序”,加上前綴dis則為“無秩序”,即我們所說的“亂七八糟”。
(2)詞干+后綴:后綴通常改變詞性。如:
teach (v. 教)→teacher (n. 教師);
beauty (v. 美麗)→beautiful (adj. 美麗的)
It was careless of you to leave the door unlocked. 你沒鎖門,太粗心了。careless的詞根是名詞care,意為“關(guān)心、小心”,加上表否定的后綴less后,則為“粗心大意”;unlocked的詞根是lock,意為“鎖住、鎖上”,加后綴ed成為形容詞,再加表否定的前綴un,意為“沒鎖的”。
在英語中大部分的詞都是通過這種派生而出的詞,只要我們記住了最基本的詞根和前綴及后綴,就能拓展我們的詞匯量。
2. 合成法:把兩個或以上的詞組成一個新詞叫合成法。例如:
sun (太陽)+glasses (玻璃)→sunglasses
(太陽鏡);
man (人)+made (制造的)→man-made
(人造的)
英語中大量的科技類的新詞基本都屬于這類。
“I just take the earlier bus. But it’s no use. The later bus often overtakes the earlier one!” answers Bill.
( )The word “overtakes” here means .
A. 超過 B. 落后 C. 晚點 D. 超載
over+ v. 有“過分”的含義。所以正確答案是A。
3. 轉(zhuǎn)化法:在現(xiàn)代英語中,一個詞可以不經(jīng)過任何變化,由一種詞類轉(zhuǎn)化為另一種或幾種詞類,產(chǎn)生新的詞義,這種方法就叫轉(zhuǎn)化。這種構(gòu)詞法大多在簡單詞中進(jìn)行。
It is a fact of life and you must face it. 這是嚴(yán)酷的現(xiàn)實,你必須面對它。大家都知道“face”是名詞“臉”的意思,而在本句中則轉(zhuǎn)化為動詞,意為“面對”。
二、通過上下文來有效猜詞。
1. 首先應(yīng)確定該詞的詞性,再閱讀最近的上下文,并找出主干,使其簡化。如果利用句內(nèi)關(guān)系可以判斷詞義,則仔細(xì)閱讀本句;如果不行,就要閱讀更遠(yuǎn)些的上下文,分析該詞所在的句子與前后的句子之間的關(guān)系,然后猜測詞義。通過檢查詞性是否相符、將該詞帶入原文來看判斷是否正確。例如:
He is a resolute man. Once he sets up a goal, he will not give up easily. 作者用含有once引導(dǎo)的主從復(fù)合句,描述了“他”的個性:一旦樹立目標(biāo),就不會放棄。因此可推出resolute應(yīng)為“堅決的,有決心的”之意。
2. 通過同義詞、同義結(jié)構(gòu)、反義詞等來有效猜詞。為使自己的意思表達(dá)得更清楚,作者通常用其同義詞或近義詞來解釋難詞。例如:
Mother was tall, fat and middle-aged. The principal of the school was an old woman, almost as plump as mother, and much shorter.作者把學(xué)校校長和他的母親相比,母親是胖的,根據(jù)as...as結(jié)構(gòu)可推知plump和fat為近義詞,也是“肥胖”之意。
3. 有些生詞通常會用以下詞語或短語來展開解釋:be, mean, in other words, deal with, that is, namely, define, represent, signify, constitute, or, be called, be known as, refer to, be considered等等。例如:
A biography is the story of a person’s life written by someone else. “is”之后就是對“biography”一詞的解釋,可知該詞意為“自傳”。
4. 在重述時,中心詞和解釋的詞常用標(biāo)點隔開,如逗號、冒號、破折號、分號、引號和括號等。例如:
Some writers are no longer writing about the modern values of the USA—money, success or expensive things to buy. 破折號后面的內(nèi)容是對“value”一詞的具體解釋。
三、活用語法知識來有效猜詞。
有些語法知識,如定語從句和同位語等,有時起著解釋或進(jìn)一步說明的作用,可以幫助推斷詞義。例如:
Do you have any proof that he is a thief? 由that引導(dǎo)的同位語從句可推知“proof”意為“證據(jù)”。
我們有時也可以利用與文字相關(guān)的插圖來猜測詞義。另外,在閱讀過程中,對于一些不妨礙我們整體理解文章的生詞如人名、地名、組織機(jī)構(gòu)和一些不重要的形容詞、副詞、功能詞等,我們可以稍加理會或不用理會而跳過去。
猜詞能力不僅涉及到一個人的語言知識水平,還涉及到一個人的語言應(yīng)用能力和綜合素質(zhì)水平。要掌握一定的猜詞技巧、提高自己的猜詞能力就必須增大泛讀量,堅持“詞不離句,句不離文”的原則,掌握或認(rèn)識更多的英語詞匯,準(zhǔn)確無誤地理解上下文,培養(yǎng)分析、歸納、綜合等語言信息加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