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立了含油脂食品樣品中的15種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物質的檢測方法。采用分散固相萃?。―SPE)方法,經正己烷、乙腈提取,N苯基乙二胺(PSA)凈化,并用氣質聯用儀定性定量檢測。結果表明,在優(yōu)化條件下,15種鄰苯二甲酸酯的標準曲線線性范圍為0.2~10 mg/L,加標樣品在0.5和5.0 mg/L水平濃度下的回收率都在78%~113%范圍內,相對標準偏差為1.5%~7.3%,檢出限為0.03~0.5 mg/L(S/N=3)。本方法性能可靠、重復性好,回收率高,適用于含油脂食品中PAEs的痕量分析。
關鍵詞:鄰苯二甲酸酯;分散固相萃?。缓突|樣品;氣質聯用儀
1引言
2011年初,臺灣部分食品生產企業(yè)違法采用鄰苯二甲酸酯類(PAEs)非食用物質配制起云劑,并導致下游生產企業(yè)的產品受到污染。該事件迅速擴散至香港、大陸及海外地區(qū),引起世界范圍的廣泛關注,成為國際食品安全事件[1]。2012年,塑化劑事件再度來襲,個別知名白酒企業(yè)相繼被曝光塑化劑含量超標。塑化劑已列為食品衛(wèi)生監(jiān)管部門治理重點之一。
塑化劑,又名增塑劑,屬鄰苯二甲酸酯類物質,是一種對高分子材料有溶劑化作用的功能性助劑,可賦予高分子材料制品延展性、彈性及柔軟度。一些不法商販為降低原料成本,用塑化劑代替棕櫚油配制起云劑,能產生與之相似的增稠效果。塑化劑不僅禁止被添加在食物中,甚至不允許在食品包裝上使用,因為塑化劑可以從容器或包裝物遷移到食品當中。 塑化劑屬“環(huán)境荷爾蒙”,危害超過三聚氰胺,進入體內會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若長期食用甚至會有致癌的危險[1]。
在目前已有的標準方法及文獻報道中[2,3],對于水相樣品中塑化劑檢測的前處理方式簡便易行,而用于含油脂類樣品的前處理方法主要包括凝膠滲透色譜法(GPC)和固相萃取法(SPE)[4,5],兩者操作過程均較繁瑣、耗時。GPC法儀器昂貴,SPE方法[6~11]則需歷經多次樣品轉移,導致誤差增大,通常商品化的SPE固相萃取小柱管壁為塑料材質,易造成本底塑化劑的遷入性干擾,且為一次性使用,成本高。李婷等[12]采用分散固相萃取GCMS方法測定含油脂食品中17種APEs; 施雅梅等[13]采用QuEchERSHPLC方法檢測了17種PAEs。本實驗針對上述檢測方法的不足,將散固相萃取技術(Dispersiv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DSPE)應用于塑化劑檢測中,考察了萃取方法、吸附劑種類、萃取時間等因素的影響,建立了一種簡單、快速、經濟的塑化劑提取、凈化、分析方法,可實現對傳統(tǒng)方法的良好替代。
2實驗部分
2.1儀器、試劑與材料
2.2實驗方法
2.2.1填裝基質分散萃取離心管 (1)處理純油基質樣品的離心管稱取1.0 g N苯基乙二胺(PSA)置于10 mL玻璃具塞離心管中;(2)處理含油基質樣品的離心管稱取0.75 g PSA、0.25 g無水MgSO4置于10 mL玻璃具塞離心管中。
2.2.2樣品提取
稱取樣品0.5 g,將正己烷和乙腈以體積比1∶1混合,靜置,取上層正己烷層溶解樣品,再取下層乙腈層提取,于50 kHz下超聲10 min,重復提取兩次、離心,合并乙腈層作為待凈化液。
2.2.3樣品凈化將待凈化液全部轉入玻璃萃取離心管中,用快速混勻器漩渦混合10 min,以4000 r/min離心5 min,取上清液進行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