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著名書法家歐伯達先生是中國當代隸書名家,其隸書法度精研、骨力洞達,具鐘鼎之象、廟堂之氣,深得業(yè)界好評,今值先生辭世兩周年之際,特刊發(fā)專題,以志紀念。
2012年8月20日,由中共衡陽市委宣傳部主辦,衡陽市文廣新局、衡陽市文聯(lián)承辦的《樵客行——歐伯達書法人生》叢書發(fā)行式在衡陽市博物館舉行,同時舉辦歐伯達先生遺作展,展出73幅書法精品。歐伯達生前工作過的河北承德市也派出文化交流考察團前來衡陽,共同見證了這一書壇盛事。衡陽市社會各界千余人參加發(fā)行儀式并觀看了展覽。
《樵客行——歐伯達書法人生》一書由承德、衡陽兩地的歐伯達門生故舊,歷時一年多搜集、整理、編輯而成,一函四卷,分導(dǎo)引篇、書法卷、詩文卷、紀念卷,不僅是書法大家歐伯達人生和書法藝術(shù)的總結(jié),更成為當前書法界頗具特色和品位的藝術(shù)家專輯。
因不明原因下放承德
歐伯達,譜名迪樛,號鐵樵,晚號還鵲樓主、喬松館主,生于1925年11月8日,湖南衡陽縣英陂鄉(xiāng)日新堂人。
他的祖父歐南璞先生,湖南地方名士,曾舉議員,受聘岳麓書院講習(xí),宗譜贊其“學(xué)究根柢,不慕榮利,行修經(jīng)明,刻志自勉”。歐伯達幼承庭訓(xùn),7歲入私塾讀書,楷書《吊民伐罪》深得祖父嘉許。
1938年,歐伯達畢業(yè)于衡陽縣達志小學(xué),因家貧輟學(xué),進入衡陽大雅印刷廠做學(xué)徒。這是一家夫妻店,老板待他還算不錯,但老板娘為人刻薄,歐伯達受盡了凌辱。
惟一值得慶幸的是,他每天為東家從兩個寫字匠那里取回石印字樣,可以接觸毛筆字。有時看寫字匠寫字入了神,鼻涕欲滴,其中一個寫字匠頗為厭惡,用毛筆狠戳他的臉:“你懂什么?滾開!”這種做法、這種語氣,在少年歐伯達的心頭激起了強烈的反抗意識:“好吧,你等著!我一定要超過你!”
從此,他燒火做飯時用燒火棍練,晚上將窗戶蒙上偷著練。在族人歐伯藩先生的指點下,3年苦練,他終于超過了那個寫字匠的水平,承擔起石印的字樣書寫,并一度在衡陽街頭以鬻書為生。
1950年,歐伯達考入交通部華南公路機械工程指揮部,因?qū)懽止ふ?,被交通部公路七局錄用為書稿員,后任編輯、秘書、科長等職。1958年因不明原因,從北京下放承德地區(qū)交通局,不久又下放到汽車修理廠當秘書和工會干事。
不管到哪里,他總是毛筆不離手,堅持每天凌晨五點起來練字。因妻子、孩子都在南方,他只能住集體宿舍,一室七八個人,上下鋪,沒有桌椅,他就在床頭用合頁連起一塊三合板,用時支起,不用時放下。但同屋人愛好不同,有的愛下棋,有的愛打撲克,還有人反感他練字,故意刁難他,打擾他,可他鍥而不舍,不論寒暑,臨池不輟。
他的工資還要養(yǎng)家,平日能有一碗掛面、半塊豆腐,就是一頓不錯的飯。后來搬到美風(fēng)街,有了一間平房,陰冷潮濕,陋室清燈,一住又是許多年。
中國當代三位隸書大家之一
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歐伯達受北方書畫名家關(guān)闊先生的影響,繼而得國學(xué)大師王逸如先生親授,“學(xué)書宜以碑為骨為魂,以帖為法為韻”,因而書法路子正,功底厚。
他的隸法張遷、禮器、衡方諸漢碑,楷法猛龍、黑女等碑志,行取二王,行草師何紹基,再傾心于金文,熔碑鑄帖,骨力洞達,雄秀兼?zhèn)洹M砟暌悦θ腚`行,更見蒼辣遒勁。他篆隸楷行四體皆通,猶以隸書標新立異,具有鐘鼎之象、廟堂之氣,入得堂,上得墻,在當今書壇獨樹一幟,有“歐隸”之譽,世人將他與劉炳森、王學(xué)仲并稱“中國當代三位隸書大家”。
1986年,歐伯達加入了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1991年,他受聘中國書法函授大學(xué)教授。
1996年,中國文聯(lián)實施“晚霞工程”,為陶鈍、魏巍、賀敬之、李瑛、白楊等28位著名老文藝家出版專著,《歐伯達書法選集》入選“晚霞文庫”。
2004年9月,國家郵政總局發(fā)行當代16位書法大家的書法郵票,他與趙樸初、啟功、李鐸、沈鵬、劉炳森等并列其間。
僅此兩項成就,在湖湘書法史上,可謂前無古人,且至今無出其右。
尚有一事值得一提,1997年2月,中國和平出版社出版劉炳森題簽、季羨林作序的《百家姓印譜》,刊登的全是名家刻名人名章,凡438姓,內(nèi)收歐姓即為“歐伯達印”。
歐伯達先后在承德、石家莊、長沙、衡陽等地舉辦6次個展,出版《歐伯達隸書千字文》《歐伯達、歐名君、歐名杰書畫作品集》《高占祥處世歌訣五體墨本(楷隸篇)》等,許多作品被選入政府舉辦或書協(xié)組織的大型書展,如國際書法聯(lián)展、國際書法臨帖大展、全國職工書法展、北方十六省書展等,獲獎無數(shù)。
全國各地的碑林和名勝古跡紛紛向他約稿,他先后應(yīng)邀給孫中山北京故居、周總理故居、賀龍紀念館、西安華清池、襄樊孔明隆中故居、衡陽王船山紀念館、耒陽蔡倫科技發(fā)明家廣場等寄去墨跡,鄭州黃河碑林,鄂州蓮花山元極碑林,長沙岳麓書院,南岳大廟碑廊,常德詩墻,株洲炎帝陵,衡陽岣嶁峰、回雁峰、岳屏廣場、湘西草堂、明翰公園、船山公園、西湖山莊、常寧中國印山等處已將他的墨跡泐石刻碑。
承德舊名熱河,避暑山莊內(nèi)的“熱河”二字,就是歐伯達的墨寶,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成了一個旅游景點。
2002年,他向衡陽市博物館捐贈30件作品,其中部分經(jīng)省級文物機構(gòu)鑒定為三級文物。
2003年8月,湖南省原省長劉正撰《全面重修南岳大廟記》,歐伯達以隸書將千余字碑文一揮而就,凸刻鍍金,端莊遒勁,通篇顯露著嚴謹穩(wěn)健、舒展超然的書風(fēng),成為南岳衡山的文化勝跡。
他的一些作品還流傳到了日本、美國、加拿大、香港、臺灣等國家和地區(qū)。
心靜能聽見落雪的聲音
從少時的印刷業(yè)寫石印文字的徒工,到后來馳名南北、享譽中外的書法大家,歐伯達之所以能達到一個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與他吸收百家之長、博覽古典詩詞不無關(guān)系。
他深知,凡是大書法家,一般都是大學(xué)問家,所以他在極端困難的境況中,每日依舊博覽群書,吟詠唐詩宋詞。到了晚年,他應(yīng)人之求所書條幅,可因人造句,恰到好處,絕不重復(fù)。
除非特殊情況,他都要在作品中寫上求書者的名字,“雅正”之外,也喻意這幅作品在世上的獨一無二。
1988年6月,北京軍區(qū)后勤部政委江修惠將軍來到承德,與歐伯達一見如故,請他寫一幅字。歐伯達問他寫什么,他說:“請你給我寫兩個字——‘制怒’。我在電影《林則徐》的書房里,曾看到掛著這兩個字。我這個人遇事不冷靜,容易沖動,身邊放著這樣的字,可以時常給我警醒?!?/p>
他聽后,想了一會兒,說:“不好。這兩個字人家用過了,我來給你想兩個字如何?”
江修惠說:“好呀!哪兩個字?”
他說:“‘聽雪’。在人們的印象里,雪落無聲,可是你仔細地聽,還是有輕微的簌簌聲。如果你院子里有幾竿綠竹、一株青松,還會聽得更清楚。你想,一個人的心能靜到聽見落雪的聲音,就不至于沖動了,對嗎?”
江修惠深表贊同。
于是,他鋪開紙,寫下了兩個隸書大字“聽雪”。題款時,他邊寫邊說:“我要冒昧地高攀了。”寫下“修惠仁兄大雅幸教我”。江修惠忙說:“不敢當,論年齡你是兄長?。 彼f:“如不接受,就說明我不自量,高攀不上了?!苯藁菪辣碣澩?,在場者皆大歡喜。
南北書壇的一面旗幟
如同弘一法師贈人書法,道路以傳,歐伯達也以書法普惠人民大眾,激發(fā)人們對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熱愛與傳承。
他的書法是從民間走向社會,走向全省,走向全國以至國外的。當年在承德流傳著“山莊錯落十萬戶,鐵樵書法幾千家”的佳話,就是反映他的書法在承德影響的深度和廣度。
1991年回到故里衡陽后,這么說吧,凡是有頭有臉的,家里或辦公室,基本上都有他的書法作品。人們喜歡他的字,都以有他的字為榮,結(jié)婚慶壽,逢年過節(jié)。索字的絡(luò)繹不絕,每日里門庭若市,他總是有求必應(yīng),從不擺名人譜。有的單位求他寫牌匾,他認為書法貴在實用,也是有求必應(yīng)。
1980年,歐伯達與關(guān)闊、王秀杰等在避暑山莊煙雨樓青陽書屋,創(chuàng)建了承德書法篆刻研究會和山莊書社,成為全國最早的書法社團組織之一。1981年,籌組承德地區(qū)書法工作者協(xié)會,當選副理事長。1984年,籌建承德地區(qū)書法家協(xié)會,當選為理事長。
1986年,歐伯達創(chuàng)建中國書畫函授大學(xué)承德分校,擔任校長工作之余,親自撰寫教材文案和登臺授課,并在各縣區(qū)建立輔導(dǎo)站,傳授“手欲緊、掌欲虛、腕欲活、心欲靜、身欲端”的切身體驗。承德教委為書畫函大承德分校設(shè)置了學(xué)歷文化考試和畢業(yè)論文答辯,畢業(yè)成績合格者享受大專待遇,許多學(xué)生因此而改變了一生的命運。嗣后,在他的提議下,中國書畫函授大學(xué)總校又在承德試辦書法和繪畫研究生班,以此“承德模式”成為全國200多個分校的5個標兵學(xué)校之一。
為了表彰他書法藝術(shù)上的成就和培養(yǎng)書法人才的功績,河北省、承德市曾分別授予他“河北省文藝振興獎”和承德地區(qū)文藝“金鹿獎”,河北省人民政府和承德行政公署分別給他記三等功一次,他也被譽為“熱河書壇的一面旗幟”。
晚年回鄉(xiāng),他又嘔心瀝血地培養(yǎng)了大批弟子。他把最好的年華獻給了承德,而把藝術(shù)的巔峰留在了衡陽。
歐伯達承德弟子著名者有王秀杰、吳震啟、秦彪、邸玉光、李志恢、李煊、李敏、馮寶良、姜承君、武智萍、王麗等。衡陽弟子名世者有李云、王宏、胡均亮、余庭良、劉芳菲、李忠武、張樂平、劉高平、歐陽曉林、謝云忠、顏澤平、邱旭輝、心開法師等。其中王秀杰、邸玉生、王宏及王秀杰的學(xué)生姚遠、張英敏、張明利都是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吳震啟是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理事。上述弟子中,有高官,有平民;有學(xué)者、儒商、軍官、大學(xué)教授;也有普通公務(wù)員、職業(yè)書畫家;有中國書協(xié)部門負責人;也有承德、衡陽兩市書協(xié)主席、副主席;有男有女,還有和尚。
人們認為,如果從長遠和實效上說,他培養(yǎng)書法人才的貢獻,可能大于他書法藝術(shù)創(chuàng)作的貢獻。
喜歡他的書法更喜歡他的人品
歐伯達摯友、著名金石書法家鄧磐石在《鐵樵歐伯達先生七秩壽序》中說:“先生嗜酒,能詩,性豪爽,善辭令,每于酒席間,談笑風(fēng)生。尤好交友,朋友遍天下。其于人也,以敬以誠,以謙以信,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從不作青白眼臧否人物,其道德文章可見一斑?!?/p>
到了晚年,歐伯達人書俱老,尤以長者風(fēng)范,敦仁品德,傳道正教,獎掖后學(xué),視學(xué)生如子女,傳道授藝毫無保留。即使面對一位年幼無知的后學(xué),他也是態(tài)度謙和,禮數(shù)周到,絲毫沒有一點老爺子的作派。
早在1980年,中國書法界泰斗啟功先生就為歐伯達題詞以贈:“煙雨迷離不知處,舊堤卻認門前樹。樹上流鶯三兩聲,十年此地扁舟住?!?982年,書法大師歐陽中石請“伯達家長教正”:“珠玉當前,那敢放肆,乞步后塵,不舍以隨。”1988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周谷城為其題詞:“鐵樵作品,寫作俱佳,聰明天縱,發(fā)展無涯?!?990年,中國書協(xié)主席沈鵬題詞:“至精而后闡其妙,至變而后至其數(shù)?!崩铊I將軍題詞:“世間清品唯玉蘭,賢者虛懷與竹同?!?/p>
日本玄貞書道會會長山田竹庭來到北京,請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辦公室主任吳震啟介紹幾位中國書法家。吳震啟首先想到歐伯達,沒想到歐伯達不同意。問及緣由,他說自己老朽無能,有詩書相伴淡泊度日足矣,況且字還拿不出手,建議多推介年輕書法家。吳震啟嘆息良久,逢人便說:“歐公之德何其厚也!”
2004年10月8日,歐伯達書法作品在長沙市博物館展出,湖南省文聯(lián)暨省書法家協(xié)會領(lǐng)導(dǎo)、省市書法名家悉數(shù)到場祝賀,并召開了一個藝術(shù)研討會。省文聯(lián)黨組書記、副主席羅成琰說:“歐老的藝術(shù)爐火純青,很規(guī)范,每一筆都寫得很到位,我認為可以入帖,給我們晚輩做學(xué)習(xí)范本。”省文聯(lián)副主席、省書協(xié)主席何滿宗說:“歐老的字不落款我也認得,他是把書法的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聯(lián)系在一起了?!敝鹗瘯嫾依盍ⅲ麜?、原湖南省書協(xié)主席顏家龍都曾直言不諱地說:“我喜歡歐老的書法,更喜歡歐老的為人。”
歐伯達的名字先后載入了《中國歷代書法家人名大辭典》《中國現(xiàn)代書法界人名辭典》《中國當代書法家辭典》《中國當代藝術(shù)界名人錄》《世界名人錄》《國際現(xiàn)代書畫篆刻家大辭典》《湖南名人志》等權(quán)威典籍。
2006年秋天,他因病遇到庸醫(yī),結(jié)果治成了植物人,只能靠鼻子進食。上天憐惜這位好人,他終于奇跡般地復(fù)甦。2009年4月,他榮獲了“首屆衡陽市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稱號。
2010年12月31日0時28分,歐伯達溘然長逝,享年86歲。
(作者系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畫收藏家協(xié)會會員、衡陽市湖湘文化研究會常務(wù)副會長兼秘書長、湖南尚美裝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出版《西部之西》《天下好人》《鐵血之劍》《藍墨水的上游》《江山多少人杰》等十余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