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學課堂教學過程就是數(shù)學知識的傳遞過程。這一過程中,數(shù)學知識的傳遞、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等,大都依靠教學語言來實現(xiàn)。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將直接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接受。
一、數(shù)學教學語言的準確性、精練性
教師對法則、定律、算法、因果關系等方面的語言敘述要準確、精練,不應使學生產(chǎn)生疑惑和誤解。要闡明數(shù)學概念、性質、法則的內(nèi)涵和外延,教師必須對概念的實質和術語的含義有透徹的了解。比如“數(shù)”與“數(shù)字”“除以”與“除”“時間”與“時刻”等概念不可混為一談;又如講“這個正方體的面積”時就忽略了“某一面的面積”這一前提條件。同樣,有的教師指導學生畫圖時說:“這兩條平行線畫得不平行”“這個直角沒畫成90度”等就違背了矛盾律;而“所有的分數(shù)都由分數(shù)線、分母、分子組成”“任何物體最多只能看到三個面”之類的語言錯誤就在于以偏概全,缺少準確性。“大約”“差不多”“多(少)得多”“多(少)一些”等這些表示可能性的詞語也不可小視。教師必須用科學的術語來授課,不能用生編硬造的土話和方言來表達。比如,不能把“平移”講成“平行移動”,不能把“3600”說成“三六零零”。
數(shù)學語言簡潔而精練,不僅可以節(jié)省時間,提高課堂效率,而且可以突出重點,避免重復,還可以在學生頭腦中留下深刻印象,做到說話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言簡意賅。教學中教師要做到簡潔概括,吐字清晰,讀句分明,并堅持用普通話教學。要根據(jù)不同學生的年齡特點,使用他們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話語。
二、數(shù)學教學語言的啟發(fā)性
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用鼓勵的語言去啟發(fā)學生,如“他的方案很有道理,誰還能補充?”“誰來試一試?”“相信有不少同學能把圖案畫得更美麗?!薄拔蚁嘈拍銈兡茏约合氤鰜??!薄澳懿荒芟氤龈玫慕夥ǎ俊薄翱凑l想出的解法最多”等等。教師應注意把握啟發(fā)的火候,做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抓住時機啟發(fā),才能充分發(fā)揮教學語言的啟發(fā)作用。
三、數(shù)學教學語言的趣味性
生動、形象、有趣的教學語言,可以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教師應盡量用生動、有趣的課堂語言來彌補數(shù)學教學內(nèi)容本身的呆板、枯燥,使學生能從課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樂趣。這樣可以通過驅動學生的數(shù)學想象來達到培養(yǎng)學生數(shù)學能力的目的。同時,數(shù)學教學語言還應有幽默感,以增加語言的吸引力。有時也可以穿插小故事、順口溜、歌謠、謎語等,使數(shù)學教學妙趣橫生。
四、數(shù)學教學語言的層次性
學生具有差異性,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做到面面俱到,深入淺出,這樣才能照顧全體學生,不使一個學生掉隊。教學語言要考慮到每個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情感、愛好、意志、性格等的差異,使學生對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能愉快地接受,積極響應。將課堂中對各層次學生的隨意性評語變?yōu)榭杉ぐl(fā)學生更積極思維的特意性評語,從而提高興趣,強化效果。
教師不僅要錘煉自己的有聲語言,還要提高無聲語言的運用技巧。
首先,教師眼神的教育價值是顯而易見的。學生雖未聞其聲,但能感其意。教師盡管表面上沒有和學生語言交流,但一個適當?shù)难凵窨梢猿^語言的作用。教師微笑的眼神,能使學生感到溫暖;教師鎮(zhèn)定的眼神,能使學生感到安全;教師信任的眼神,能使學生感到鼓舞;教師不滿的眼神,能使違反紀律的學生感到負疚。
其次,動作手勢具有“活教具”的作用,它可以給學生提供充分的、直觀的、形象的感性材料。
再次,如果教師舉止得體、高雅大方,可以增強教學的感染力,吸引和穩(wěn)定學生的注意力。教師在課堂上所處的位置不同,與學生的距離遠近不一,就會給學生不同的心理感覺,產(chǎn)生不同的效果。如果某些學生不注意聽講,或出現(xiàn)違反紀律的現(xiàn)象,教師可以走到這些同學附近,雖不說一句話,也可達到維持課堂秩序、組織教學的目的。
總之,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多種多樣,語言藝術即體現(xiàn)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連。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語言的自控、語病的出現(xiàn)、體態(tài)的不合理運用等,不然將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達不到數(shù)學教學的目的,更不用說提高教學質量了。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