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是鳥兒最讓人羨慕的本領(lǐng)。無數(shù)人都幻想著能像鳥兒那樣自由自在地翱(áo)翔在天空中。然而,即使對鳥兒們來說,這種“天賦”也不是大家都有的。很多的鳥類在進化的過程中,失去了飛行的本領(lǐng)。但它們也同樣在廣闊的大自然里活出了各自的精彩。做一只不會飛的鳥兒,是不是要更勇敢、更堅強呢?
在動物學上,不會飛的鳥指的是已失去飛行能力的鳥類。雖然它們已經(jīng)無法飛行,但根據(jù)科學家的研究,它們的祖先曾經(jīng)是會飛的。聽起來,從會飛到不會飛,好像不是進化而是“退化”。那么,怎么會發(fā)生這種情況呢?
生物學家發(fā)現(xiàn),與大部分能夠飛行的鳥類比較,不會飛的鳥兒最重要的特點是它們的翼骨很小,或是胸骨上的龍骨發(fā)生了缺失。鳥兒之所以能飛行,是因為它們翅膀上的翼骨非常粗壯,能讓它們用力拍打翅膀,為自己提供上升的動力。而這些翼骨細小的鳥兒即使拍動翅膀,也無法產(chǎn)生足夠飛行的動力。而凸起的龍骨上生長著強壯的翅膀肌肉,也能為鳥兒提供飛行的力量。但沒有龍骨的鳥兒,它們的前胸是平的,根本長不出強壯的肌肉,也就失去了飛行的能力。此外,不會飛的鳥一般有較多的羽毛,過多、過厚的羽毛顯然是飛行中的負擔。
現(xiàn)在地球上生活著約40種不會飛的鳥類,包括企鵝、鴕鳥及鷸(yù)鴕(奇異鳥)等廣為人知的物種。它們大部分生活在與大陸隔絕的海島上。例如,在島國新西蘭,不會飛的鳥類就非常多。其中一個原因是在人類到來之前,這里并沒有地面上的捕獵者。它們最大的敵人是大型的猛禽。所以,飛行并不是逃避敵人的有效方法,反而是躲在地面的草叢和洞穴里更安全。慢慢地,這里的鳥兒大部分都失去了飛行的能力。
不過,有句諺語說得好,當上天為你關(guān)上一扇門,就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窗。這些鳥兒們雖然失去了飛行的能力,卻擁有了另外的一些本領(lǐng):有的變得善于奔跑,比如鴕鳥;有的變得善于游泳,比如企鵝。甚至有些不會飛的鳥兒還一度成為兇猛的食肉動物,例如已經(jīng)滅絕的駭鳥,擁有巨大的身體和強壯的雙腿。它的翅膀退化后,變成了兩只利爪,一般的動物只有變成它“美餐”的份兒啦。
倒霉的是——人類出現(xiàn)了!人類憑借自己的智慧,在地面上捕獵各種動物,作為自己的食物。很多不會飛的鳥兒都是在人類出現(xiàn)之后滅絕的。最著名的就是渡渡鳥。在被人類發(fā)現(xiàn)之后,僅僅用了200年,這種可憐的鳥兒就滅絕了。其實,不會飛的鳥兒很容易被馴養(yǎng),不用鳥籠,用簡單的欄桿就可以將它們?nèi)ζ饋怼T诜侵?,人類很早就懂得飼養(yǎng)鴕鳥,以取得它們的羽毛。人們完全可以在不破壞自然環(huán)境的情況下,與這些不會飛的鳥兒和平共處。
企鵝
雖然我沒有強壯的翅膀可以飛行,也沒有長長的雙腿可以奔跑,但是我有一雙靈活的大腳,有一身厚厚的羽毛,可以在水中暢游!雖然企鵝不會飛,但每當你看到它們笨拙地用兩只腳像人一樣走路,或者靈活地在海里捉魚吃,就不會覺得不能飛行對它們來說是一件遺憾的事情啦。更幸運的是,它們早早就找到了南極這片地球上的“凈土”,在這里過著自由而快樂的生活。
鴯鹋
看好了,咱的名字叫鴯( ér)鹋(miáo),不是鴕鳥哦!其實,這種生長在澳洲的鳥是除了鴕鳥之外,世界上最大的鳥兒。鴯鹋也很善于奔跑,生活在澳洲的土著人也經(jīng)常采集它的蛋和羽毛。但跟鴕鳥不同的是,鴯鹋非常喜歡水,還是一個游泳健將,能夠橫渡河流。在澳洲民間傳說中,鴯鹋有預(yù)知下雨的神秘能力,而且會不遠千里追逐雨水。現(xiàn)在澳大利亞已經(jīng)將這種鳥和袋鼠一起視為國家的象征,在該國的國徽上就有鴯鹋的形象。
鶴鴕
這種鳥又被叫做“食火雞”,因為它長得確實很像火雞!但是,鶴鴕的“塊頭”可比火雞要大得多了。它的頭上長著一個“頭盔”,非常堅硬,可以撞倒小樹!再加上它的腳上長著特別鋒利的爪子,使這種鳥被評為“世界上最危險的鳥類”!其實,鶴鴕很害羞,但當它受到騷擾時,就會以它強勁的腿猛掃對方。甚至在動物園里,工作人員也必須小心,否則就會受到致命傷害。
南秧雞
又被稱為巨水雞。它們生活在新西蘭南島的高山草地中。這種鳥的腳上雖然沒有蹼,但也會游泳、潛水。它們生活在雜草繁茂的地方,有時也會到較寬闊的水面附近去尋找食物。由于它行動笨拙,被捕捉的概率很高?,F(xiàn)在新西蘭已經(jīng)專門設(shè)立保護區(qū),保護現(xiàn)在存活的224只南秧雞,并爭取用人工方式幫助它們繁衍。
鸮鸚鵡
跟其他被人類“吃光”的鳥兒不同,倒霉的鸮(xiāo )鸚鵡是被人類帶來的貓和狗捕獵,結(jié)果變成了世界上最瀕危的動物之一。它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不會飛行的鸚鵡。在遇到危險時,它會采取一種很“笨”的辦法——全身僵硬,一動也不動,希望利用身上的保護色來讓自己隱蔽起來。這種辦法用來對付鷹類猛禽非常有效,但對于靠嗅覺發(fā)現(xiàn)獵物的貓和狗來說,就沒有任何用處了。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新西蘭科學家終于使鸮鸚鵡的數(shù)量提升到了124只。但這離讓它們逃離滅絕的命運還遠遠不夠。
奇異鳥
這種鳥的學名叫做鷸鴕,又稱為幾維鳥。它是新西蘭的國鳥及象征。據(jù)說,在新西蘭曾生活著15種完全沒有翅膀的鳥兒,但在人類到來之后,它們?nèi)勘粶缃^了。奇異鳥是唯一幸存下來的一種。它的翅膀已經(jīng)完全退化,當然也就不能再飛行。可能是為了躲避敵害,這種鳥大部分的活動都在夜間進行。在黑暗中覓食時,它們會用尖嘴靈活地刺探,用長嘴末端的鼻孔嗅出昆蟲所在的位置。目前,新西蘭為了保護這種鳥,已經(jīng)規(guī)定,在奇異鳥的棲息地,晚上不得將貓放出家門,以防它們傷害這種珍貴的、沒有翅膀的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