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提起炒股,很多股民會有心痛的感覺。網上曾流行一首網友改編的歌曲《股票讓我心痛》:“為何股票它總是讓我心痛?/為何蒼天它把我深深捉弄?/究竟我的傷痛誰能懂?/上上下下坐電梯的享受,/到了最后全都成空!”甚至有網友發(fā)起歌詞改編及翻唱大賽,參與者踴躍,改編后的歌詞五花八門,但都離不開一個“痛”字。老百姓拿點閑錢炒股,大都期望得到回報,可近年來中國股市一直低迷,想掙錢確實不易,股民們有的被深套,有的屢次割肉虧損連連,更有人為了扳本深陷股市難以自拔,經濟受損,浪費時間和精力,引發(fā)經濟困難、家庭矛盾,甚至影響身心健康。有人說股市是賭場,是陷阱,常把被套、虧損的責任歸咎于股市本身,卻不從自身找原因。其實,不管你認為股市是什么,炒股本身就是一種投資。作為一名投資者,只有具備基本的投資素質,有一定禁忌,有科學的方法和態(tài)度,才能避免成為股市的犧牲品。
投身股市心態(tài)各異
50歲出頭的于陽是某事業(yè)單位的出納員,工作清閑,有時一整天都沒啥事。閑得無聊她就上網玩游戲、聊天。
2010年1月底,春節(jié)臨近,單位基本處于提前放假狀態(tài),一個辦公室只有一倆人值班。于陽值班時跟網友閑聊,說起一年來的收入,有個網友興奮地告訴她,自己這一年在股市里小有收成。于陽奇怪地問:“不是說股市不行嗎?你還能賺錢?”網友說:“股市任何時候都有機會,就看你如何操作?!薄昂呛?,風險太大,我可賺不了股市里的錢?!庇陉柌]有因為網友賺了錢而對股票動心。聊著聊著,于陽被網友的一句話觸動了。網友說:“咱小老百姓玩股票,玩的是心情,圖的是樂子,就像玩電腦游戲,對沉悶的生活是一種刺激和充實?!庇陉栴D時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簡單、呆板、無趣,就像擺在桌面上的賬本。上班跟枯燥的數字打交道,下班跟老公大眼瞪小眼(孩子在外上研究生),一切都按部就班,沒任何懸念,也就在一念之間,她決定炒股。
聽網友說春節(jié)后會有一波行情,于陽取出10萬元存款,趕在節(jié)前辦理了入市手續(xù),并半倉買進了一只股票,沒想到當天這只股票便高開高走,大漲超過4%,為她帶來浮盈2000多元,相當于她半個月的工資。于陽欣喜若狂的同時,后悔自己沒滿倉。次日一開盤,她就把另外5萬元資金也買成了股票??沙龊跛饬系氖?,接下來那只股票竟連跌三天,她第二次投資的5萬元幾乎買在了最高點。于陽天天焦躁地看大盤,希望她的股票再漲上來,可行情讓她失望。接下來的一個月里,只有四個交易日有反彈,她賬面資金迅速縮水近20%。
70后股民鄧玉溪最初也不懂股票,她投身股市確切地說是隨大流。鄧玉溪本是全職太太,丈夫何勝是房地產公司老板,事業(yè)有成而且顧家,每月都會給鄧玉溪充裕的生活費和零花錢,只幾年工夫,鄧玉溪便攢下了數額可觀的私房錢。
2006年,兒子上了幼兒園,鄧玉溪早晨把老公侍候出門,把兒子送幼兒園后,便沒事了,直等到下午4點半才去接兒子。閑得無聊時,鄧玉溪到附近的美容院做面部保養(yǎng),在那里認識了幾位全職太太。她們聊天時談得最多的是股票,她們隨身帶著筆記本電腦,邊做保養(yǎng)邊炒股。鄧玉溪經常聽到她們興奮地計算自己一天的盈虧,掙錢了眉飛色舞,虧的時候并不怎么沮喪,好像虧的只是數字。她們那眉飛色舞的樣子很讓人羨慕。鄧玉溪也想試試,但又覺得自己不懂行,擔心虧本。其中一名張?zhí)珔s不以為然地說:“股票這東西,越是不懂的人越能掙錢,懂太多了反而不好。以前我買股票、買基金,就看名字,名字好聽我就買,照樣掙錢。”說到此,她壓低聲音湊近鄧玉溪,“我現在還有內部消息,賺錢的勝算更大,你跟著我做,包你掙錢。”
鄧玉溪心動了,但她不敢跟丈夫何勝說。何勝是個踏實的生意人,對炒股這種風險投資有種本能的厭惡。怕丈夫不同意,鄧玉溪悄悄從私房錢里取出10萬元,瞞著丈夫開戶入市了。
而80后張磊投身股市,則完全是因為一夜暴富的賭徒心理作怪。張磊在一家商業(yè)銀行工作,年薪近10萬元,在同齡人中算是佼佼者,可他并不滿足。他承諾給女友方媛買大房子結婚,而他才工作幾年,手頭不多的存款在寸土寸金的省城連買一套小戶型的首付都勉強,更別說買大房子了。
2010年11月12日,上證指數跌幅超過5%。幾個炒股的同事一個個如喪考妣,財大科班出身的張磊卻心中暗喜:大跌之后必有大漲,這會不會是我投資股市的良機?他決定賭一把,便力勸女友把買房的錢投進股市。他滿懷憧憬地對女友說:“運氣好的話很快就能翻番,到時候咱們就一步到位買個大房子。”為了說服方媛,他還展示了自己在炒股方面的“研究成果”,又對大盤及幾只個股進行了“深度分析”,顯得十分專業(yè)。方媛原本一心想按揭買套小戶型就結婚,對股票并無興趣,可張磊的一番“分析”讓她動搖了。她知道張磊愛面子,怕自己不同意他會難堪,便懷著一種復雜的心情,忐忑不安地把買房的錢給了張磊。
不良心態(tài)引發(fā)諸多麻煩
可以說,上述幾種入市心態(tài),基本能夠“覆蓋”股市里的大多數股民——入市前根本沒有投資計劃,也不制訂炒股紀律,更談不上做功課研究市場,只因一個偶然因素或契機,便一頭扎進去。如此入市,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陷入被動,不是割肉虧損,就是深度套牢,因為中國股市近幾年步入漫漫熊途,說是一個大泥潭一點也不為過。
于陽的初衷只是把暫時不用的錢投入股市玩玩,調劑一下沉悶的生活。但進入后她才知道自己想得太簡單了。只可惜,她明白得有些晚。股市好像故意跟她作對似的,總是她賣了就漲,買了就跌。如此惡性循環(huán),一年后,她投入的10萬元已損失一半。她和丈夫都是工薪階層,那10萬元錢是他們全部的家庭可用資金,一下子少了一半,讓她心疼不已。
2012年春節(jié),于陽的兒子回家告訴父母,他打算出國繼續(xù)深造。于陽的老公自豪地夸兒子有出息,可于陽卻笑得很勉強。她在擔心兒子出國的費用。兒子似乎猜到了媽媽的心思,懂事地說:“不需要你們出很多錢的。”爸爸說:“那就好,家里經濟條件有限,不過你放心,出國的前期費用還是出得起的?!闭f著,他轉向于陽問,“咱家十幾萬存款還是有的吧?”于陽嘴上嗯嗯啊啊地應著,心里卻在盤算著如何補回虧損的錢。哪里跌倒就從哪里爬起來,她想起了這句老話,認為唯一的補救辦法是補倉,此舉雖有風險,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她決定賭一把。
正當于陽苦于籌不到補倉的資金時,單位回籠了一筆錢,急紅了眼的于陽把顫抖的手伸向了這筆公款,并把它全部投入股市,期待好運,能在三個月之內給自己的股票解套,到時再神不知鬼不覺地還回去,就是被發(fā)現了也不算犯法,頂多是違紀,即便受處分也不會太重。然而,像許多挪用公款炒股的人一樣,于陽沒有遇到好運氣。第一季度,股指整體上揚的情況下,于陽持有的股票卻繼續(xù)下跌,越套越深。眼看三個月快到了,再不把公款還上就會出事,甚至可能面臨牢獄之災,于陽心急如焚。無奈之際,她開始找各種借口向親友借錢,但還是沒能及時湊足還公款的錢,最終東窗事發(fā),被單位停職接受檢查……
鄧玉溪是典型的迷迷糊糊掙錢稀里糊涂賠錢的跟風入市新股民,完全是在從眾心理驅使下投入股市的。這種從眾心理,最容易造成盲目性,喪失理性。鄧玉溪不斷加大投入,從最開始的10萬元,慢慢補到20萬、30萬……最后將老公給她的近百萬元全投了進去。接下來的幾年里,股市跌宕起伏,鄧玉溪曾有過盈利超過100%的輝煌,但因為過于貪心,大盤指數6000多點時她還夢想漲到1萬點,沒有及時賣出股票,結果迎來連續(xù)大跌反而被套;幾年里她走過了“全民炒股”到“全民怕股”的歷程,體驗了從6000多點坐“過山車”一樣直奔1000多點的“極限運動”;到后來,她整日提心吊膽,怕被丈夫發(fā)現。她知道,丈夫最痛恨投機取巧,最痛恨隱瞞欺騙。而這兩條她全占了。
可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2010年下半年,受樓市調控影響,何勝的公司出現資金周轉問題。他想到妻子手中還有一筆錢,便找鄧玉溪借用救急。怕妻子不放心,他還提出付給她高息。鄧玉溪不得不說出了自己炒股被套的事。何勝當時就急了,像是不認識她似的對她吼:“你的膽子真是太大了!這么大的事為什么不跟我商量,你眼里還有沒有我這個丈夫,還有沒有這個家?你還有多少事情瞞著我?”鄧玉溪自知理虧,沒跟丈夫爭吵,借口接孩子離開了家。
可從那以后,這對原本和睦恩愛的夫妻,關系慢慢發(fā)生了改變,丈夫對鄧玉溪的信任蕩然無存,處處提防她。鄧玉溪知道,是自己的隱瞞深深地傷了丈夫的心,她極力想要挽回,但最終沒能成功,一年后,丈夫提出跟她離婚。
而抱著賭博心理入市的張磊,結局比鄧玉溪還慘。他承諾給女友方媛的大房子,隨著股市的跌跌不休變成了泡影。而股市變幻莫測的行情也成了他心情的晴雨表。股漲,他喜形于色,請方媛吃大餐,給她買禮物;股跌,他一臉陰霾,看什么都不順眼,對方媛亂發(fā)脾氣。有一天他買的股票反彈,當天扭虧4000多元,他興奮地約方媛去吃韓國料理,方媛單位有活動抽不開身,他答應第二天補??傻诙鞆埨诘墓善庇值嘶厝?,方媛不知情,高興地要張磊帶她去吃韓國料理,卻被張磊一頓臭罵:“昨天叫你一起慶祝,你偏要去參加別人的活動,我看你是根本沒把我放在心上!人家找個女友旺夫,我找個女友是喪門星!”方媛隱忍著勸他退出股市,說賠就賠了,別做了??蓮埨谝呀涃€紅了眼,根本聽不進去,大怒道:“我看你從來都不相信我,根本就是瞧不起我!現在看我栽了跟頭來看我的笑話!你就是個貪慕虛榮薄情寡義的女人!”方媛也生氣了,兩人大吵起來,暴跳如雷的張磊向方媛舉起了拳頭。方媛失望至極,毅然選擇了分手。
女友走了,張磊的脾氣更加糟糕,整天郁郁寡歡,煩躁易怒。這種情緒,不知不覺地被他帶到了工作中,跟客戶爭吵成了常事。有一次為了一點小事,他竟跟客戶大打出手,單位不得不辭退了他。
失戀又失業(yè)的張磊頭發(fā)大把脫落,整夜失眠,情緒根本無法自控,最后被老父親接回老家進行調理。
發(fā)生在股民身上類似的悲劇比比皆是,有大老板炒股變成窮光蛋跳樓的,有炒股失利情緒變壞導致工作失誤丟了飯碗的,有炒股虧損引發(fā)夫妻矛盾最終導致家庭破裂的,更有挪用公款投資股市觸犯刑律的……林林總總,都明確告訴我們,懷著不恰當的心態(tài)入市炒股,其風險遠大于虧錢本身。
玩股票應設定行為邊界
每個人投身股市的緣由都不相同,但在股市里都會經歷跌宕起伏,都會有賺有賠,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股市有風險”,但并不是說,股市就是洪水猛獸,不能沾。相反,如今幾乎全民炒股,連老太太、大學生甚至和尚、道士都加入了炒股大軍,正說明股市是一個很吸引人的投資渠道,所謂的風險,只是相對于其他低風險或無風險投資方式而言,因此,選擇股市投資一定要十分謹慎,不但要具備基本的素質,要做功課研究市場,還要設定行為邊界。
首先,要有一定的心理素質。如果有足夠成熟的心態(tài),把炒股當作一種量力而行的投資,它不僅沒有危害,還是對平淡生活的調劑。筆者采訪了一對老年夫妻,他們是一對快樂的股民。如今現代化的信息工具讓股民只需在網絡上輕輕一點鼠標就能查看行情、完成交易,而這對老年股民卻每天去一趟離家不遠的證券營業(yè)廳,看看自己的股票是漲是跌,聽聽周圍的股民對走勢的看法,合適的時候他們會現場交易。這對夫妻并非不懂電腦、網絡,他們選擇炒股,是把它當作一項實實在在的事來充實自己的晚年生活,選擇結伴步行去證券公司看股票,是把炒股當成一種與社會交流的方式。他們投資不多,不指望在股市里淘金,所以無論股市如何漲跌,都不會影響到他們快樂的心情。像這樣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風險承受能力,正是每一位股民所應該具備的。心理醫(yī)生史靜杰說,每逢股市震蕩,到醫(yī)院就診的人就會明顯增加。她認為,股民長期處于高度緊張狀態(tài),會導致神經功能紊亂,出現神經失常、心情憂郁等癥狀,進而危害人體內分泌系統(tǒng)多個器官。她提醒股民:炒股需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有心理疾病者最好不要炒股,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的股民則要備好降壓藥及速效救心丸之類的急救藥品。此外,患得患失的人不宜炒股,優(yōu)柔寡斷、做完就后悔的人不宜炒股,盲目樂觀、一意孤行不懂進退的人也不宜炒股。
其次,基本的股票知識和炒股技巧要懂得。早在1992年就入市、有著20余年股齡的老股民宋大民坦言,在1995年之前,他基本上是跟著消息瞎炒,就是掙了錢也拿不住,最終都交了學費。從1995年開始,已成為職業(yè)股民的他意識到炒消息不行,開始發(fā)奮讀書、鉆研,慢慢地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而且收效顯著??窟@套方法,宋大民牢牢把握住了牛市行情,而且在2007年下半年,普通股民仍處于狂歡狀態(tài)的時候,他選擇了清倉出局,躲過了接下來的大跌。宋大民說,炒股須有勇有謀,勇與謀缺一不可。謀就是充分研究市場,做出判斷;勇就是擇機果斷買入或賣出。只有勇謀兼?zhèn)涞墓擅?,才能在股市中有所斬獲。
再次,要有正確的投資心態(tài)。炒股是一種投資,既然是投資,就不能像賭博一樣天天“做”,也不宜買入股票后一放多年不管不問。業(yè)內人士認為,頻繁買賣,踏不上股市漲跌的節(jié)奏,只會為券商貢獻手續(xù)費,為股市貢獻大量泡沫。真正在股市賺錢的人,除了技術高手,絕大多數都是有耐心,并在低位買進,堅定不移地持有自己所看好的股票并在適當的高位賣出的人。在采訪中接觸到不少股民,有的人只要股市一開盤心里就開始考慮是買還是賣,賬戶里不能有“閑錢”,剛賣出就想著再買進,買入后漲一點就想賣,跌一點就想拋,完全沒有自己的思考。股民楊小梅講述了一次讓她痛心的交易經歷。有一次她買入申華控股,當天漲了3點多,第二天一開盤她就賣了,兩天掙了3000多元??伤齽傄毁u,股價便直線上沖,最終封在了漲停板。她迅速查看了有關這只股票的消息,股評人士說未來仍有很大上漲空間。快收盤的時候,股價打開漲停板,楊小梅毫不猶豫地滿倉買入。可接下來,該股快速回調,情急之下她趕緊拋出……如此多次買入、賣出,折騰了半個月,該股果然如股評人士所言,總體上漲了20%多,可楊小梅天天“緊跟步伐”追漲殺跌,到頭來反而虧損了一成多。另一股民王姐,曾買入大秦鐵路股票,當時就套牢了。見股市低迷,她也懶得管了。她心態(tài)倒是挺好,戲言道:“反正不等著這筆錢用,權當留給女兒做嫁妝吧!”其實她女兒才7歲。前不久王姐遇到一股友,說起股票的事,她才突然想起自己還持有大秦鐵路股票,急忙去證券公司查看。不看不要緊,一看王姐便后悔不迭。原來,因受消息刺激,大秦鐵路股票在王姐買入后曾走了一波大牛市,若及時操作,王姐不但能夠解套,還能賺錢,可她因為沒有關注而錯失了良機,股票又被套牢了。
除了以上所述,作為散戶,炒股還要設定行為邊界,比如,只能用適量的閑置資金來炒,不可動用救命錢炒股,否則風險會成倍放大;不可舉債炒股,或拿全部身家作賭炒股,等等。
總之,股市有風險,入市須謹慎。要想入市,首先要有充分的心理、資金及相關知識儲備,要充分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千萬不要對股市一無所知就盲目入市,更不能抱著賭博心理搞投機,否則結局只會是一個字:痛!
〔編輯:馮士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