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記得17歲時候的自己嗎?
記得我的17歲,和要好的朋友趴在高摞的教科書練習(xí)冊后面,分享一對耳機,然后用彩色的紙樂此不疲地傳著紙條。
尖尖的屋頂,外面可以看到陽光與雛菊的落地玻璃,整面墻的書柜擺滿喜歡的書,輕柔的音樂,咖啡的香氣和蛋糕的綿軟。一家小店,放我們喜歡的歌,看我們喜歡的書,和客人聊聊天,聽聽故事,然后就這樣一天一天。這是我們幻想的未來。好像17歲的時候總是能很容易的就規(guī)劃好未來的樣子,鳥語花香,與世無爭。好像也總是很容易的就相信這些都會篤定的實現(xiàn)。
如今天各一方,我在中原小鎮(zhèn)閑時寫寫字,寫寫我聽過的那些故事,她在南國,無比懷念曾經(jīng)一起看過的那場雪。她說,風(fēng)花雪月,更與何人說。
我17歲時,喜歡一個男生。不高不帥,不好不壞。
勇往直前,肆無忌憚。
渾身充滿了力量,他微笑的樣子,抬頭的樣子,路過我身邊的氣息,還有,無意間的觸碰,都可以歡天喜地的興奮好幾天。
有時候獨處的兩個人,不說話偷偷的看一眼他的側(cè)臉,上課時他起來回答問題的模樣,遲到后罰站在門口的衣角,換位置無意中坐在一起的時候,上課偷偷睡覺的睫毛,想起來都會小鹿亂撞的無法抑制。
17歲,最想要的就是可以光明正大的牽手擁抱,和他四目相交就能會心一笑,最想要的是他送我回家的那盞路燈可以一直壞掉,那么就可以再多送一段路,再多送一段路。一張粉紅色的信紙,一張從雜志上剪下來的圖畫,一張新出的CD,還有他無意間就紅起來的臉頰。
沒有什么比這些更好辦到了吧。后來,我們要求越來越多,多到我們已經(jīng)忘記,當(dāng)初想要的,只是一個擁抱,還有,用心。
多年以后的聚會,他身邊拖著一個小鳥依人的姑娘,挺起的啤酒肚說著左右逢源的話,那個會擋在我面前擋風(fēng),偷偷在課桌下勾我手指,義正辭嚴(yán)的少年,早已經(jīng)忘記了當(dāng)初要做警察的雄心壯志的夢想了吧。
一本暢銷的書。
一封親筆的情書。
一個會下雪的玻璃球。
一個會旋轉(zhuǎn)的音樂盒。
一只如我這么高的玩偶熊。
我有很多愿望,可是那時候的我并不貪心。
17歲時,我總覺得,未來很遙遠(yuǎn),遙遠(yuǎn)到我們根本看不清楚20歲的路在哪里。
后來,我們再也記不起當(dāng)初的17歲,簡單單純天真的樣子。
還有那些傻里傻氣不值一提的愿望。
無意襲來的微風(fēng)卷起上揚的裙角,路旁經(jīng)過的女生輕輕的一聲驚呼,馬尾上綁著彩色的發(fā)帶,費盡心思地綁出可以正大光明的發(fā)型。
溫潤如玉的少年,穿著白色襯衫在綠色樹蔭下的操場飛奔,袖子挽起來,長長的頭發(fā)被汗浸濕,一聲呼喊猛然扭頭揚起的黑色眼眸。
仿佛那一季的色彩都融進(jìn)了那天黃昏斑斑駁駁的陽光里。
編輯/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