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上網(wǎng),又是逛空間又是刷微博的,弄到晚上11點多才想起我還沒加我旁邊一認識了快一年的妹紙的扣扣,于是找她同桌要了她的號。輸入驗證信息時,手指那么輕輕一點,屏幕上的小方框就浮現(xiàn)這么四個字:我是阿富。
其實我不叫阿富,我真不叫阿富!都怪那妹紙,看我平時出手闊綽,所以總是叫我“富婆”,后來嫌念著麻煩就簡稱“阿富”。
中國人最講究的就是禮尚往來,人家都給我起名了,我咋能不回點禮呢?不然就顯得我不禮貌了。我就一懶蟲,不會費什么勁,既然你叫我阿富,那我就叫你阿婆。然后我倆在扣扣上的第一次對話就是這樣的:我是阿富,阿婆你在嗎?
我總覺得我什么東西都缺,就是不缺綽號,走哪兒都有人給我起綽號。就說說前陣子吧,加了一古風群,群名片上給自己改了個名——花落,取義于一句詩“落花如有意,來去逐輕舟”。瞧瞧,多詩意的一名兒,沒想到啊,第一次亮相,一個自來熟妹紙找我搭訕,也不看清楚我的群名片就叫我花花,并且在那妹紙的推廣下,群里所有人都叫我花花!全置我的群名片于不顧!害得我現(xiàn)在都習慣了,勾搭人時總是很自然地說:親,這貨是花花。
抓狂!我說你們能別亂給我起綽號嗎?要多俗有多俗,每次我又都抗議無效!
高二的同桌,也是我現(xiàn)在的同桌,她看別人同桌總會給對方起一個比較好記的綽號,像我前面那兩只,一只“同同”,一只“桌桌”,就提議效仿他人,不過要起有新意的。于是我們用了一個夜自修起了無數(shù)個綽號,但都被我一一斃了,最后還是我拍桌砸錘:“既然你姓郭,那我以后就叫你‘大鍋’,這事兒沒得商量了!”顯然當時我忽略了許多細節(jié),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仍不自知。我給“大鍋”起的名明擺著就是告訴她,她給我起的名模式必須是一個“大”字加我的姓。這就碉堡了,我和那個心甘情愿被周瑜打的哥們兒是同一個祖宗,“大鍋”給我起的綽號就特別像我家旺財它哥們兒的名字。至于是什么,自個兒想去!
也許有人要問了,就這些?當然不止!我旁邊的老狼、老羊、PP什么的看我這頭披著狼皮的羊總是標榜自己是爺們兒,所以賞名珊哥,全班通行。我青梅一家因我是海南出生、廣東土生土長,賜名南兒,這名都叫了十幾二十年了,那叫一個親切啊。還有我初三的死黨,遠遠地看見我就大呼:“老大!”貌似還有叫我瀟灑的、醬油嬸的、花爺?shù)?、花受受的,五花八門,無奇不有。盜用一廣告詞: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我詞庫缺的。再說了,缺了不還可以補上么?要不,您也來一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