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因為挺拔,所以堅忍,沉穩(wěn)便是它的代名詞;水,因為清靈,所以宛若豆蔻女子般聰慧和美艷——山和水造就了人世間生命的美麗……
有的人,生活在綠草如茵的南方,卻向往著“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北國;有的人,生活在風景秀麗、青山綠水的鄉(xiāng)間,卻向往燈紅酒綠的都市生活;有的人,生活在浩瀚無際的海邊,每天悠閑地看著海上壯觀的日出日落,卻向往著無邊無際偶有駝鈴聲響的大漠……生活中的很多人往往忽略了身邊的風景,靜思品味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邊的風景獨好。
我的家鄉(xiāng)在南方的一座小鎮(zhèn),家鄉(xiāng)的旁邊清粼粼地流淌著的是一條叫右江的河。兩岸竹子青幽,綠樹成蔭,這一切無時無刻不留在我的記憶深處。
記得很小的時候,還沒有自來水,家鄉(xiāng)的人都是挑著木桶去河里取水的。每到傍晚的時候,那河岸邊的石階上便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大人們挑著裝滿水的桶拾級而上,低著頭,弓著身子,扁擔兩頭的水桶一上一下有節(jié)奏地彈跳著。那時候我還小,個子矮,沒力氣挑水,但依然很吃力地跟小伙伴們一起提著裝滿一家人換洗的衣服到河里清洗……那是一段難忘而艱苦的歲月。母親河包容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見證著我們的成長。記得冬天河里的水很淺,河面冒著一層層白霧。最喜歡夏天的河,我們?nèi)ハ匆路臅r候,可以到河里游泳。雖然父母一再叮嚀我們不能去河里游泳。但是夏天的河成了我們童年最開心的樂園。如今每每想起,小伙伴們在河里嬉戲的情景好像就在昨日……
“70后”的我們見證了父輩的艱辛,也見證了分田到戶改革開放等巨大的社會變遷,而莫大的幸福是能看到自己的父母還健康地生活在自己的故土上。二十幾年來,每次從幾百公里外的城市回到闊別多日的家鄉(xiāng),看著家鄉(xiāng)日新月異的變化,心里有說不出的欣慰和釋然。喜歡坐在家門口,聽著嬸娘們說花姐出嫁時如何的風光,然后看著她們露出的羨慕的眼神,和爾后哈哈大笑的樣子;聽著大叔大伯們說誰家的孩子最有出息,年紀輕輕就在市里當領導了,然后看他們轉身跟身邊的孫兒們說,你們一定要努力讀書呀……每當那個時候,我心里便會騰起一抹異樣的感動。
最讓我感動的是上一次回鄉(xiāng)探親。正月里的天氣很冷,已過古稀之年的父親和他的兩個已經(jīng)是八旬高齡的哥哥,拿出釣魚工具和用雜糧做成的魚餌,邁著已經(jīng)不再輕快的步伐去河邊釣魚。我在后面看著他們兄弟三個的背影,他們的背都已不再挺拔,可步履還是那樣的堅定,我的眼睛忽然濕潤了起來。我反復叮囑他們中午一定要回來吃飯,可中午了依然沒見到他們回來,天空又開始飄起了細雨,我有點兒著急。大點兒的孩子都在網(wǎng)上玩游戲,最小的侄子在操場上不亦樂乎地跟別家的孩子一起放煙花,我不想驚動他們,只好一個人走著去河邊找父親他們回來。路兩旁已經(jīng)不是我記憶里的樣子了,一棟一棟的樓房或兩層或三層錯落有致地挺立著,當年的小道變成了寬闊的水泥路,一路延伸到河邊,熟悉卻陌生的村莊讓我忽然發(fā)覺我已經(jīng)有二十年沒到過河邊了。
遠遠地就看到父親他們?nèi)齻€坐在河岸邊,隱約聽到他們的對話。我聽到二伯父說:“大哥不會游泳是太聽大人話的緣故,老弟游泳游得最好是因為你太不聽大人話的緣故……”然后我聽到他們爽朗的笑聲。我說回去吃飯吧,太冷了,下雨了。父親他們才收起了魚竿,向我展示他們的戰(zhàn)利品——一條半斤左右的赤眼魚。在回來的路上,父親他們都沒有再說話。看著他們凝重的神情,我說不如夏天帶大伯來河里學游泳吧,父親和伯父他們聽后面面相覷,然后哈哈大笑……其實我知道,他們已經(jīng)很老了,分別在不同的城市生活著,每年的相聚就是正月里短短的幾天。這么多年的春節(jié),不管是晴天還是雨天,他們總要聚在一起,哪怕只有一兩天。這樣的親情,讓我們都很感動。
在這寂靜的夜里,聽著QQ音樂里反復播放的《四月之春》,我的心情很是平靜。此刻家鄉(xiāng)的春天,李花應該已經(jīng)開放,苦楝樹應該已經(jīng)抽芽,右江河水依然輕輕地流淌,春雨也滋潤了故鄉(xiāng)的花草樹木,也滋潤了我的心田。
無須去大川名山,也不用去滄海大漠,懷著一顆誠摯的心,熱愛著我居住了二十幾年的這座城市,感受都市魅力的同時,我堅信:無論世事怎樣變遷,無論走向何方,我依然愛你,我的故鄉(xiāng)。
(選自新華網(wǎng)2012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