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箭、拉弓、用力,嗖——
箭射到哪里了呢?
射向歷史深處
這一支箭把我們帶到了古代,正好去找找弓箭的發(fā)明者。
看看下面這張圖,姓“張”的同學,是否知道,你們的姓氏起源與弓箭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呢。
據說弓箭是黃帝的兒子“揮”發(fā)明的。揮自幼聰慧,有一回他在觀察天象時,看見一顆流星從弧矢九星間飛過,他受到啟發(fā),潛心研究,發(fā)明了弓箭。
揮發(fā)明了弓箭,被黃帝賜姓張,成為今天張姓的始祖。
沒想到吧,“張”姓和弓箭還有這樣的淵源,難怪“張”字里面有個“弓”。是不是帶“弓”的字,背后都有一段故事呢?
想一想:寫幾個帶“弓”的漢字,猜猜它們與弓有什么聯(lián)系?
( )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弓被列為兵器之首,有錢人家的孩子從小就學習射箭。“射”作為一種技藝,是當時貴族子弟必須通曉的“六藝”之一,是一種很上檔次的禮儀。在民間風俗中也以“射”為禮節(jié)。哪家生了男孩,門口便掛一張弓,期待男孩長大后,勇武有力,能挽善射。
猜一猜:打一帶“弓”的字。
左點點,右點點;專帶弓,不帶箭。 ( )
也是弓,卻不同;弦太松,拉不成。 ( )
射到沙場
這一支箭又把我們帶到了沙場(你知道“沙場”指什么嗎?)。在沙場,尤其是在冷兵器時代,弓箭是非常可怕的致命武器。這是因為,和其他兵器相比,弓箭相對較輕,但有著較遠的射程和較強的力度。
不知愛看古裝片的同學發(fā)現(xiàn)沒有,幾乎每一個生死戰(zhàn)場的場景,都少不了弓箭手的身影。不用說,弓箭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
考考你:“轅門射戟”,這個故事出自 ,你知道這個故事嗎?講給大家聽聽吧。
不少詩人詞人描寫沙場征戰(zhàn),或者向往沖鋒陷陣時,也都提到了弓。
欲將輕騎逐, ?!咎啤勘R綸《塞下曲》(其三)
,將軍獵渭城。——【唐】王維《觀獵》
馬作的盧飛快, ?!舅巍啃翖壖病镀脐囎印?/p>
,西北望,射天狼?!舅巍刻K軾《江城子·密州出獵》
“草船借箭”的故事大家肯定熟知。周瑜刁難諸葛亮,讓他十日內造出十萬支箭,結果諸葛亮巧施妙計,從曹軍那里“借箭”——
卻說曹寨中,聽得擂鼓吶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飛報曹操。操傳令曰:“重霧迷江,彼軍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輕動??蓳芩姽笫謥y箭射之。”又差人往旱寨內喚張遼、徐晃各帶弓弩軍三千,火速到江邊助射。比及號令到來,毛玠、于禁怕南軍搶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頃,旱寨內弓弩手亦到,約一萬余人,盡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發(fā)??酌鹘贪汛趸?,頭東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吶喊。(節(jié)選自《三國演義》第四十六回“用奇謀孔明借箭 獻密計黃蓋受刑”)
你能讀懂上面的“借箭”場景嗎?用自己的話講給他人聽一聽吧!
想象一下“箭如雨發(fā)”的情景,再想想,你還能怎樣形容那個場景。
“草船借箭”是《三國演義》里的故事,可是《三國志》里的說法卻完全不同,并且主角另有其人,會是誰呢?那里面的故事又是怎樣的呢?
諸葛亮的神機妙算令人欽佩,他雖不擅長張弓射箭,卻將弓箭之妙在戰(zhàn)場上發(fā)揮到極致。更為可貴的是,他還發(fā)明了一種連弩——諸葛連弩,一次能發(fā)射十支箭,威力無比。
小鏈接
弩,是古代一種利用機械力量射箭的弓,在春秋時期就已廣泛使用。它的特點是射程更遠、殺傷力更強、命中率更高,更主要的是它可以同時發(fā)射好幾支甚至幾十支箭。
小練習
你會填下面成語嗎?知道這些成語背后有故事嗎?
弓 影 弓 狗 弓之 弩之
射出英雄
弓箭也成就了不少英雄,最有名的恐怕當屬后羿了。
再來看:“將軍三箭定天山,壯士長歌入漢關?!边@贊的是哪位英雄呢?
相傳,唐朝名將薛仁貴奉命率軍與突厥人決戰(zhàn)。突厥聚兵十多萬,憑借天山(今蒙古杭愛山)有利地形,氣焰囂張。薛仁貴沉著應戰(zhàn),獨挑對方大將數(shù)十名,又持弓連發(fā)三箭,射死敵方最驍勇的三員大將。頓時,突厥軍嚇得亂作一團。唐朝軍隊取得重大勝利,薛仁貴的威名大震,當時世間流傳歌謠:“將軍三箭定天山,戰(zhàn)士長歌入漢關。”
讀完這個小故事,請你來贊一贊薛仁貴。
“三箭定天山”由此也被人們用來形容
在詩詞里也隱藏著擅射的英雄。如:林暗草驚風,將軍夜引弓。 , 。(盧綸《塞下曲》)這首詩講了哪位將軍?你知道他的故事嗎?
一代天驕,___________,只識彎弓射大雕。(毛澤東《沁園春·雪》)
這句詞提到了哪位英雄?
成語的背后也藏著英雄呢!“百步穿楊”的故事你知道嗎?那里面講了哪位英雄的故事。考考你:你們還知道哪些善射的英雄呢?
如今,弓箭早就脫離了戰(zhàn)場,成為了很多人熱衷的射箭運動。在當今的運動場上,也是射箭“英雄”輩出。
你們還知道哪些當今有名的射箭運動員呢?感興趣的同學去找找吧。
拉弓射箭,這些箭還會射向哪里呢?大家也來想一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