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親人去世的時候,女兒問我他去哪里了?我說,去天堂了??粗蠹覀牡臉幼?,她有點擔心地問,天堂離我們是不是很遠?
其實天堂離我們遠不遠,這個問題我們大人真的從來沒有考慮過。也許我們已經(jīng)麻木了,知道離開的人不可能回到我們的身邊,可是,對于孩子來說,他們并不這樣想——也許,他們只是去了別的地方,或許我們可以通過寫信、打電話,依然保持聯(lián)系。雖然我們大人覺得這是不可思議的事,但在孩子的世界里,沒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不恰當?shù)幕卮?/p>
遠,十萬八千里啊。
提供一個數(shù)字看上去很有說服力,但真的是這樣嗎?爸爸媽媽的根據(jù)又是來自哪里呢?當我們無法確認一件事情的真實性時,最好不要隨意給一個答案。孩子還未長大時也許相信了,當他們懂事時,他們會發(fā)現(xiàn)原來父母為了應付自己而隨便給了一個不真實的答案,原來隨便一個答案就能把別人打發(fā)過去,那么,下次遇到有別的小朋友問我不懂的問題,我也可以亂給答案把對方打發(fā)了。
不知道!不要再問了。
即使不知道,爸爸媽媽也不要用制止孩子繼續(xù)提問的語氣來回答,這樣會傷了孩子的感情。也許你覺得天堂這個問題很忌諱,也許你還未完全擺脫失去親人的悲傷,但孩子提出問題時,絕對是無心騷擾你的,他只是困惑。強硬的語氣會破壞親子之間的和諧。
聰明父母的回答
如果從距離來說,是挺遠的,遠到爸爸媽媽都不知道它在哪里,我們看不見;但是,我們可以思念他們,這樣就很近了,你試試,想起去世的親人的時候,是不是覺得他們就在你的身邊了?
所謂遠近,有時并不能用距離來衡量。告訴孩子心靈的距離是可以很近很近的。爸爸媽媽如此感性地回答,讓孩子再一次感受到親情的重要和溫暖。而對于將來有親人離去,也不會感覺到過度的悲哀,因為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父母為他們種上了希望——只要用心,我們還是可以和他們溝通。
(摘自《小豆丁大問題》 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編輯 王淑娟 mochouw@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