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華,華東交通大學母親教育研究所所長,當代中國家庭教育領軍人物。他的專著《發(fā)現(xiàn)母親》致力于人類文化啟蒙教育,引起社會強烈反響,為無數(shù)家庭注入了教育的新理念。
他的女兒王逅逅高中時作為交換生在美國艾奧瓦州交流一年,她不僅學業(yè)出色,還出版了《體驗美國中國教育》一書。如今,她順利地進入美國頂尖文理學院Haverford College。她思維活躍、創(chuàng)意迭出,在學校享有“思想領袖”的美譽。
?茭 大量閱讀修煉性格魅力
“你的幽默、勇氣、寫作和自嘲的能力都足以讓你站到這個世界的最前列。請你不要客氣,我愿意為你做我能做的任何事情。”這是王逅逅參加完美國一位議員舉辦的派對后,收到的一封電子郵件。這個聚會的出席者,大部分是美國的精英人士,包括美國原國務卿馬歇爾的女兒。
沒錯,王逅逅就是具備這種令人羨慕的性格魅力,在很多場合她只需要很短的時間,就能很好地和大家相融,并能贏得對方的喜愛。父親王東華認為,逅逅的性格魅力與大量的閱讀和從小養(yǎng)成的寫作能力分不開。
在王逅逅很小的時候,父親就開始與她做識字游戲了。家里幾乎每一樣用品都被貼上了小紙片,就連王東華的身上、頭上,也常常掛滿寫著“頭”“口”“手”的紙片。父女倆常玩看物體找卡片的游戲。
通過有趣的游戲,逅逅2歲多的時候,已經(jīng)可以閱讀各種兒童繪本了。王東華認為,要想讓女兒的閱讀能力不斷提高,就必須有意識地為女兒的閱讀升級。比如最開始的時候逅逅是讀兒歌,接著讀短篇童話,再接著讀長篇童話、讀白話文,之后,就向文言文進軍了。
與此同時,從逅逅3歲半起,父親便開始訓練女兒寫日記。開始的時候,是女兒說,逅逅媽媽記錄。漸漸地,逅逅開始學會自己組織句子。王東華要求女兒一定要寫真實的東西,真實的感受。在父親的督促下,王逅逅每天寫日記,王東華則負責批改。
中學時,王逅逅在“春蕾杯”作文大賽中得了一等獎。對于女兒獲得這個獎,王東華覺得太正常了:“有了上百萬字的訓練,得獎是很正常的事?!?/p>
大量的閱讀開拓著王逅逅的知識面,在去美國讀書之前,她已經(jīng)讀了很多本美國小說,看了很多部美國電影,這幫助她了解美國文化,同時,也激發(fā)了她對不同文化的向往。
而長期的寫作訓練,練就了她清晰的思維和敏銳的觀察力。在與人打交道時,王逅逅很容易就能捕捉到對方的興趣點,進而展開話題,對方自然就很容易被她吸引了。
當然,王逅逅能這么自如地與人打交道,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那就是父親王東華潛移默化的影響。
王逅逅小時候,家住在一個大院子里,鄰居很多,小朋友也很多,逅逅經(jīng)常帶小朋友到自己家玩,王東華一點也不嫌小孩子煩,有時還樂呵呵地加入到孩子們的游戲中。父親的態(tài)度極大地鼓勵了女兒去交朋友。
2001年,王東華來到北京,那時候他正在代管華東交通大學駐京辦事處的事務,在他的辦公室里,常常是人來人往,家里的客人也是非常多,幾乎每個周末都有朋友聚到王東華家。逅逅從小耳濡目染,自然就很會交朋友。
高中畢業(yè)回國后的一年里,王逅逅與清華北大的留學生一起搞了很多活動。她出國留學、選擇學校等事情,都沒有讓父母操心,也沒有找中介,完全靠自己國內外朋友幫忙搞定的。
?茭 注重體育鍛煉的諸多好處
王東華特別看重孩子運動,他認為孩子蹦蹦跳跳、多參與體育活動,不但能健康體魄,促進大腦發(fā)展,也能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
逅逅兩三歲的時候,王東華正在寫《發(fā)現(xiàn)母親》,每天下午四五點鐘,完成了一天的寫作任務后,他都要帶著女兒到長江大堤上走一走,父女倆一走就是一兩個小時。在散步的過程中,王東華把女兒當成最好的交流對象,與女兒分享自己這一天的寫作心得。爸爸眉飛色舞地講解,女兒則開心地看著爸爸,時而咯咯地笑,時而又像聽懂了一樣眼睛泛著明亮的光。這種有說有笑有運動的方式,讓王逅逅很喜歡。
現(xiàn)在回想起那段時光,王東華覺得很值得。比起現(xiàn)在很多被“困”在家里的孩子,逅逅從小就享受了運動的自由,同時,在這期間自己與女兒分享的知識,也不知不覺成了女兒成長中很好的“底肥”,讓她自由奔放,卻不失規(guī)矩;讓她激情飛揚,卻不會迷失方向。
逅逅小升初時,學校要求每個孩子都要選擇一個體育項目。王東華看了一下這些體育項目,有短跑、推鉛球、跳繩等,根據(jù)女兒的特點,王東華為女兒選擇了跳繩。一方面,王東華認為孩子在一項體育運動中不斷有突破,才更容易堅持;另一方面,王東華覺得跳繩不但可以鍛煉大腦的平衡,而且簡單易行。
開始的時候,女兒是單腿跳,1分鐘跳100多下;后來調整到雙腳跳后,提高到了每分鐘130下。取得了突破的女兒很高興,但是訓練一個階段后,成績就再也提不高了。王東華知道,這不是花力氣能上去的事情,一定是有竅門。經(jīng)過觀察和分析,他發(fā)現(xiàn)繩子太長或太短都會影響速度,當繩子在頭頂10公分的情況下速度最快。經(jīng)過這個改變,逅逅的速度一下子“躥”到了每分鐘180下。后來,王東華又發(fā)現(xiàn),當逅逅將手伸直,用手腕來搖繩子時,速度最快。如此一來,逅逅的成績又一下子突破到每分鐘200下。
父親的陪練,讓女兒不斷取得進步的同時,也讓她在快樂愉悅的情緒下一步步超越困難,而這個過程,讓王逅逅形成了不怕挫折,積極想辦法克服困難的信念,在她未來的人生道路上,無論走多遠,飛多高,這都必將是寶貴的人生財富。
編輯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