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元 穗
(黑龍江大學 研究生學院漢語國際教育系,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量詞是指用于表示人、事物或者動作的數(shù)量單位的詞。量詞被廣泛運用于漢語中,但是在對外漢語教學中量詞的使用卻成為了留學生學習的一大難點。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多,漢語量詞的特點是影響量詞學習的原因之一。
(1)量詞位于數(shù)詞和指示代詞后,與數(shù)詞和指示代詞分別組成數(shù)量短語和指量短語,用作定語、狀語或補語等,如“一條船/一把推過去”。
(2)單音量詞多數(shù)可重疊,重疊后可單獨充當定語、狀語、主語、謂語,不能作補語、賓語,表“每一”“繁多”“逐一”義。
(3)有時量詞也可單獨做句法成分。如:“送你本書”“我想喝瓶水”。
(4)在普通話和方言中量詞和名詞的組合受一定條件限制,其中的搭配規(guī)則是約定俗成的,有相同的地方,也有各異的地方。如:普通話說“一張床”客家話卻說“一鋪床”。
1.2.1 定配性
量詞與名詞的組合不是隨意搭配的,如在數(shù)量名短語中一個量詞可以和幾個不同的名詞組合成短語,我們可以說“一個人/蘋果/枕頭”,卻不能說“一個豬/書/樹”。這種定配性是讓留學生頻繁出錯的原因之一。
1.2.2 模糊性
我們無法界定一個量詞的大小、長短、多寡、高低、厚薄,一個量詞常常能同時形容不同的事物,例如我們可以說“一朵花”,也可以說“一朵云”。
1.2.3 地域性
雖然經(jīng)過長期的接觸和交融,現(xiàn)代漢語共同語與各大方言間仍存在一些差異。這種差異在量詞的使用上表現(xiàn)為北京話說“一張床”,客家話卻說“一鋪床”,上海話說“一只床”等。
1.2.4 表敬性和表貶性
量詞可表敬意。“一個客人”和“一位客人”的區(qū)別在于后者對客人表現(xiàn)出了尊敬之意。 量詞不僅能夠表示敬意,同時也能表示貶義,如:一幫流氓/犯罪團伙等。
1.2.5 形象性
量詞能使被修飾事物形象生動。如:林桂芝的《雨之思》中的一句描寫“一只小鳥從傘下掠過,拂一絲清新的詩意給我”,有了“絲”的修飾,“詩意”這一抽象事物頓時形象起來。
當前的對外漢語教學,在漢語初級教學階段就已早早地完成了量詞的教學,量詞在這一階段出現(xiàn)的數(shù)量也很有限,據(jù)統(tǒng)計,只有19個名量詞出現(xiàn)在《漢語水平等級標準和等級大綱》(試行)的甲級語法項目中。乙級和丙級的語法項目中沒有出現(xiàn)量詞的教學內(nèi)容。
《對外漢語教學初級階段語法大綱》和《漢語教程》[4]中對量詞的解釋偏重于語法功能,但教學重點未放在量詞的選用上。有時教師也只是把量詞和中心詞之間的搭配規(guī)則解釋為習慣用法,學生只能死記硬背。中高級的語法很少涉及量詞的講解,但生詞表中仍會有量詞出現(xiàn),學生也只是知道它的詞性,了解課文中這個量詞的一種用法,對于其他用法卻并不知曉。
通過對現(xiàn)在幾部有代表性的教材進行分析后我們發(fā)現(xiàn),語法部分介紹量詞例釋很少,有的教材甚至根本不提量詞。即使提到量詞,解釋也并不全面,附加的練習量也很少。
印歐語系沒有龐大的量詞體系,使得歐美學生在剛開始學習漢語時不習慣使用量詞。日韓學生的母語中量詞的體系沒有漢語的發(fā)達,如果對漢語量詞的使用規(guī)則掌握不全面的話,他們也同樣會出現(xiàn)這樣的偏誤。如:我有兩妹妹/我有一蘋果。
留學生常常會在沒必要使用量詞時使用了量詞。他們可能會因為“八個小時”而做出錯誤的類推“一個年”,這是因為學生混淆了區(qū)分時間的名詞和表度量衡量詞的使用。其中最常出現(xiàn)的情況是在不需要用量詞的句式或者結構中使用量詞。如:我要請教請教一下。
分析得知,這種偏誤主要是由于“動量詞位置不當”造成的。如:至少每天一次鍛煉。
除以上這種情況外,以下這些少數(shù)的偏誤也是屬于“名量詞位置不當”。當名詞前有形容詞修飾時,留學生有時就會造成以下偏誤,如:我有慈祥的一個奶奶。
出現(xiàn)這樣的偏誤主要還是與漢語量詞的豐富性和個體性有關。留學生常常會出現(xiàn)量詞選擇錯誤。這一類偏誤可分成四小類。
3.4.1 “個”使用中的泛化
“個”與名詞的搭配范圍很廣泛,學生就會把“個”當作萬能詞匯,一旦遇到量詞選擇困難時就會首先想到用“個”來代替,于是這種偏誤也就頻繁出現(xiàn)了。如:一個狗/魚。
3.4.2 近義量詞選擇偏誤
現(xiàn)代漢語中有些量詞意義相近,學習者如果對兩者的區(qū)別不是很了解就很容易出現(xiàn)用錯的現(xiàn)象。如:“雙”和“對”?!半p”和“對”常用來修飾成對的事物,因為兩個詞在意義方面有相同之處,所以學生在使用時常會混用。如:一對襪子/一雙鴛鴦等。
3.4.3 同音異形量詞使用偏誤
有些量詞音相同而形不同,如“只”和“枝”,學生在使用時也常常會用錯。如:一只鉛筆/一枝鳥。這些量詞因為讀音相同所以留學生在口語交際中不會用錯,但是一旦呈現(xiàn)在書面作業(yè)中就會錯誤百出。
3.4.4 不考慮語境而用錯量詞
同一個名詞,如果可以同時與幾個不同的量詞搭配,這種情況下,不結合語境就很容易造成量詞選用錯誤。如:“水”,我們可以說“一杯水/一碗水/一缸水/一盆水”,留學生有時會造出這樣錯誤的句子“我用一杯水洗頭”。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是因為“水”和“杯”的搭配最常見,留學生會習慣地把這種常用的搭配用到造句中去而不考慮語境。
《漢語水平等級標準和等級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中共有量詞136個,分別出現(xiàn)在甲、乙、丙、丁級別的詞匯項目里。但像《初級漢語課本》《新實用漢語課本》《橋梁》這幾本比較有代表性的教材中量詞達不到大綱規(guī)定的量詞數(shù)量,且這些量詞大多為甲級量詞,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量詞的教學任務在初級階段就已經(jīng)基本完成了,且這些教材中出現(xiàn)的乙級量詞只占了《大綱》規(guī)定的25%左右。丙級量詞只在《新實用漢語課本》中出現(xiàn)了一個,在其他教材中丙級和丁級量詞都未被提及,而不少的超綱詞匯卻出現(xiàn)在兩本初級教材中。
詞典的標注不當也是造成學生出現(xiàn)量詞偏誤的原因之一。《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7]把“個”解釋為“‘個’,通用量詞。用于沒有專用量詞的事物”,《現(xiàn)代漢語詞典》[8]解釋“個”是“用于沒有專用量詞的名詞(有些名詞除了用專用量詞之外也能用‘個’)”。這些模糊的解釋容易造成留學生理解偏差,留學生出現(xiàn)量詞選擇困難時就會依賴性地選用量詞“個”。
對外漢語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對課文中的量詞往往只是進行孤立的解釋,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且有時教師對量詞的講解只是簡單地解釋為習慣用法,學生不了解其中的搭配規(guī)則只能死記硬背。
4.3.1 母語負遷移
在第二語言學習初期母語對學習者第二語言的學習會產(chǎn)生較大的干擾作用。例如:英語中“piece”可以用來形容紙、面包、好意,“a piece of paper/bread/kindness”,漢語中卻說“一張紙/一片面包/一番好意”。
4.3.2 目的語知識負遷移
量詞目的語知識負遷移是中高級學生常犯的錯誤。量詞“個”的泛化是一個很好的體現(xiàn)。學生發(fā)現(xiàn)量詞“個”能與很多詞語搭配,一旦不知道該選用什么量詞時就用“個”代替。
4.3.3 缺乏對漢文化的理解和認識
漢語的量詞不僅有表示數(shù)量的意義,還具有引申義、比喻義、象征義、感情色彩等特有的含義。留學生如果對這些意義不了解的話也會產(chǎn)生量詞使用偏誤。
教材應根據(jù)《漢語水平等級標準和等級大綱》中為量詞所做的分級來編排量詞部分的教學,量詞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漢語學習的初級階段,《大綱》所規(guī)定的136個量詞應在教材中得到體現(xiàn),對丙級和丁級的量詞要加以關注。教材的編寫者應盡量把常用量詞設計到課文的不同語境里,提高量詞的重現(xiàn)率。同時應該增加課文中對量詞的例釋,且課本中應適當?shù)卦黾恿吭~訓練題的數(shù)量。
5.2 量詞的分階段教學
5.2.1 初級階段的量詞教學
一部分漢語的初學者母語體系中是沒有量詞的,因此要先讓他們建立量詞的概念,而且要重點講解“數(shù)詞+量詞+名詞”和“動詞+數(shù)詞+量詞”這兩個結構。而日韓學生感到有障礙的是量詞的正確選擇,應側重給他們講解如何正確地選擇量詞。
5.2.2 中級階段的量詞教學
此階段學習者最急切想解決的是如何正確地選擇量詞。對于這一階段的量詞的教學,教師應該從起源、語用、語義、色彩義、修辭等角度入手進行教學,量詞的正確選擇與語境是離不開的,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不斷地進行練習。
5.2.3 高級階段的量詞教學
為了提高學生的量詞搭配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閱讀經(jīng)典著作中的名句, 或設計習題, 把名句中的量詞去掉讓學生
淺談初級階段和中級階段語言技能訓練的不同側重點對比兩個句子間的細微差別,讓學生體會量詞搭配的不同表達效果。教師還可設計一些填空題,給出幾個量詞作為選項,讓學生選出最合適、最貼切的量詞。
目前,量詞的研究仍處于明顯的不平衡狀況:純本體研究多于應用研究;針對第一語言學習者或研究者的論述較多,面向第二語言學習者或研究者的論述偏少;關于對外漢語量詞教學系統(tǒng)的、解釋性的研究還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間。要想提高量詞教學效率,我們還需努力。
參考文獻:
[1]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四版)下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17.
[2]關湘.淺析漢語量詞的特點及其運用[J].中山大學學報,1998,(5):124~129.
[3]戴夢霞.對外漢語名量詞選用教學的一點探索[J].漢語學習,1999,(4):46~47.
[4]楊寄洲.漢語教程[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3.
[5]雷敏.對外漢語量詞教學探析[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5).
[6]郭曉沛.淺析留學生學習漢語量詞產(chǎn)生偏誤的原因[J].長春學院學報,2008,(1).90~93.
[7]呂叔湘.現(xiàn)代漢語八百詞[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
[8]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xiàn)代漢語詞典[K].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9]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