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的史學(xué)價值

        2013-04-12 13:02:48趙永春
        關(guān)鍵詞:遼金宋人語錄

        趙永春

        (吉林大學(xué)文學(xué)院歷史系,吉林長春130012)

        宋人出使遼金“語錄”,也稱“行程錄”、“奉使錄”、“使北記”或“出使行紀”,等等。自從法人沙畹于1897年發(fā)表《游行于契丹女真的中國旅行家游記》(Voyageurs Chinois chez Les Khitan et Les Jourtchen,或譯作《中國旅行家游契丹女真記》)①沙畹《游行于契丹女真的中國旅行家游記》,將《胡嶠陷虜記》、《王沂公上契丹事》、《宋綬上契丹事》、《富鄭公行程錄》、《許亢宗奉使行程錄》五篇“語錄”翻譯成法文,刊載于《亞洲報》1897年5、6月刊(Journal Asiatique IX.II,May-Jun 1897,maijun 1898)。、傅樂煥于1936年撰成《宋人使遼語錄行程考》②傅樂煥《宋人使遼語錄行程考》,原載《國學(xué)季刊》1936年5卷4號;后收入《遼史叢考》,中華書局1984年版。以來,宋人出使遼金“語錄”日益引起學(xué)者的重視,相繼出版了一批成果③著作主要有臺灣學(xué)者王民信《沈括熙寧使虜圖抄箋證》(臺北學(xué)海出版社1976年版)、《南宋國信語錄四種》(《宋史資料萃編》第4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81年),賈敬顏《宋金人行記疏證十一種》(油印本)、《五代宋金元人邊疆行記十三種疏證稿》(中華書局2004年版),趙永春《奉使遼金行程錄》(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等;論文主要有趙永春《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研究》(《史學(xué)史研究》1996年第3期)、《“語錄”緣起與宋人出使遼金“語錄”釋義》(載遼金契丹女真史學(xué)會編、孫建華主編《遼金史論集》第十一輯,內(nèi)蒙古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第269-283頁),劉浦江《宋代使臣語錄考》(載張希清等主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3-296頁)等。。但這些論著主要是對宋人出使遼金“語錄”進行輯佚、???、疏證和釋義,至今尚沒有一篇從史學(xué)史角度討論宋人出使遼金“語錄”史學(xué)價值的專文問世。因作此文,對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的史學(xué)價值作一初步探討,不正確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一、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的撰述特點

        宋朝出使遼金的使者有常使和泛使之分。常使即每年正旦、皇帝即位、皇帝生日,雙方都要遣使祝賀,皇帝死亡對方要遣使吊祭等,是雙方外交制度所規(guī)定的必遣使節(jié)。泛使則是雙方臨時有事需要商量所派遣的使節(jié)。無論是常使還是泛使,出使期間都要將出使應(yīng)酬、沿途經(jīng)過路線及所見所聞,筆錄成書,上奏朝廷,稱“行程錄”、“奉使錄”、“使北記”、“出使行記”或“語錄”,等等。遼金使節(jié)來使,宋朝要派遣使者至國界迎接,遼金使節(jié)回國時,宋朝要派遣使者相送,稱接送伴使。遼金使節(jié)到達宋朝京師等出使目的地后,宋朝要改派使者陪伴遼金使節(jié)在京師的一切活動,稱館伴使。無論是接送伴使還是館伴使,都要按日記錄陪伴遼金使節(jié)的情況,并上奏朝廷,稱“接送伴語錄”和“館伴語錄”。這些“語錄”均按日記載與遼金使者應(yīng)酬、寒暄、食宿及沿途所見城鎮(zhèn)村寨、地理交通、文物古跡、風(fēng)土人情,以及陪伴遼金使節(jié)活動的禮儀等事,其文體無疑是一種日記體行記。

        宋人出使遼金“語錄”這種日記體行記,與其他日記體行記既有相同之處,又有不同之處。首先,其他日記體行記多按日記錄作者游歷時所見山川景色、地理交通等。宋人出使遼金“語錄”也記錄山川景色,但更偏重于記載地理交通,文中詳細記錄使者出使所經(jīng)過的京、府、州、縣、村寨及其原來的地名和當(dāng)時的地名,記錄經(jīng)過之地所見文物古跡并簡要追述這些文物古跡的由來,同時,對經(jīng)過之地的名人故事、風(fēng)土人情等也有記錄,有如一部交通地理志,更像是地理志著作。其次,其他日記體行記多有抒情甚至夸張之處,見到山川景色,常常作詩抒發(fā)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宋人出使遼金“語錄”也有使者所作詩賦,但由于使者出使記錄要上奏朝廷,使者常常將出使詩單獨記錄,上奏朝廷之“語錄”則不再保留出使詩①現(xiàn)存宋人出使遼金“語錄”均沒有出使詩,使者出使詩均單獨印行。然高麗、朝鮮出使中國元朝、明朝、清朝的《燕行錄》仍然保存大量的出使詩,并成為《燕行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正因為需要上奏朝廷,因此,“語錄”中少有抒情和夸張,所有記錄基本上都是實錄,這是由“語錄”的政治性所決定的。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其他日記體行記多記載國內(nèi)之事,不涉及異國之事,即使有異國行記,也沒有有關(guān)兩國交聘禮儀、與對方使者交談以及進見對方皇帝之事。宋人出使遼金“語錄”則主要是記載異國(遼金)之地理交通、文物古跡、風(fēng)土人情以及進見對方皇帝的禮儀等事,尤其是有關(guān)宋朝使節(jié)與遼金接送伴使、館伴使及其相關(guān)人員的交談、寒暄等外交禮儀,記載十分詳細。

        宋朝使者按日記錄其出使行程的行記,在當(dāng)時也被稱為“語錄”,但這種“語錄”,與其他“語錄”體著作也不相同。據(jù)史書記載,“語錄”體著作主要有儒學(xué)語錄(即理學(xué)語錄)、佛學(xué)語錄、道學(xué)語錄、兵學(xué)語錄、雜史類語錄,等等②參見趙永春《“語錄”緣起與宋人出使遼金“語錄”釋義》,孫建華主編《遼金史論集》第十一輯,內(nèi)蒙古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掇o?!穼Α罢Z錄”一詞釋義說:“某人言論的記錄或摘錄。舊時以其所錄者多為問答口語,不重文學(xué)修飾,故名。起始用于禪宗佛教徒記錄其禪師的言談,后來理學(xué)家門人也用來記錄其師論學(xué)之語。如宋時程顥、程頤門人把二程有關(guān)哲學(xué)、政治等言談編為語錄,又由朱熹輯成《二程遺書》、《二程外書》,清代張伯行據(jù)以稍加刪訂,改名二程語錄。又,古代凡奉使、伴使,例進語錄于朝,如宋倪思即有《重明節(jié)館伴語錄》一卷?!薄掇o?!匪f“語錄”的第一個涵義是指“某人言論的記錄或摘錄”,儒學(xué)語錄、佛學(xué)語錄、道學(xué)語錄、兵學(xué)語錄就是這樣的著作?!掇o海》所說“語錄”的第二個涵義是奉使和伴使錄,宋人出使遼金“語錄”即是這方面的著作。宋人出使遼金“語錄”也有宋使與遼金接伴使、館伴使及其相關(guān)人員的言談記錄,或稱使者與相關(guān)人員言談的記錄或摘編,但在整篇“語錄”中并不占主要地位,占主要地位的是使者行經(jīng)路線的地理交通、所見所聞以及外交禮儀,等等。應(yīng)該說,宋人出使遼金“語錄”是受其他文體語錄的影響而形成的一種文體,但兩者并非一回事。

        以上可以看出,宋人出使遼金“語錄”與其他日記體行記不同,與其他“語錄”體著作也不相同,其最主要的特征是“使臣出使記錄”。這些“語錄”,除了突出地反映了使臣出使等外交情況以外,在體例上則兼采地理志、行記、傳記、雜史、故事等各種文體之優(yōu)點,在寫法上不拘一格,在行經(jīng)某地時,可以追溯其地名由來;見到文物古跡,即介紹這些文物古跡的緣由及名人佚事;見到對方大臣,也可以作一些簡要介紹;見到對方民眾服飾、飲食、農(nóng)牧業(yè)生產(chǎn)和生活,則介紹當(dāng)?shù)厣a(chǎn)和風(fēng)俗,等等。有事則寫,無事則略。這種比較隨意的文體實際上是一種集合地理志、行記、傳記、雜史、故事等各種文體之優(yōu)點的帶有綜合體性質(zhì)的著作,作者可以不受任何拘束(涉及兩國機密之事不能寫,其余均不受約束),根據(jù)自己的興致進行如實記錄。所以,究其性質(zhì),它們是具有實錄性質(zhì)的“語錄”。

        二、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的史料價值

        宋人出使遼金“語錄”是宋朝使臣出使遼金期間親見親聞之記錄,其史料價值日益受到學(xué)界所重視。傅樂煥曾說,宋人使遼“語錄”主要報告使者“在遼庭應(yīng)對酬答的情形,附帶記載著所經(jīng)地點及各該地方的民物風(fēng)俗等等,這些都是同時人的親見親聞,就史料說,價值很高,加以遼代記載貧乏,所以它們?nèi)蔀槿蘸罂甲C遼史,尤其是遼代地理者之最重要的材料”[1]。陳學(xué)霖也認為,宋代出使紀行“屬于原手資料,補充不少正史的遺闕”,宋人出使金朝的“語錄”,“所記出使經(jīng)過的山川、古跡、城鎮(zhèn),所見物產(chǎn)、風(fēng)俗、民情,基本上都反映故宋華北的實情”,“對補充現(xiàn)有記載,尤其是關(guān)于十二世紀中葉中原淪陷金人后的情況,這些使臣的敘述都是極重要的原手資料”[2]。均對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的史料價值給予很高評價。

        但也有人對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的史料價值不以為然,“以為此等出使紀行和日記,都是山水游記一類文學(xué)著述,不悟其中蘊藏著寶貴資料”①陳學(xué)霖《樓鑰使金所見之華北城鎮(zhèn)——〈北行日錄〉史料舉隅》一文中批評之語,《金宋史論叢》,香港中文大學(xué)出版社2003年版,第233頁。。也有人將宋代使臣出使記錄分為“語錄”、“專題報告”和“私人記錄”三類,認為“語錄原是出自胥吏之手的”,“呈交國信所以供存檔備案之用的”“案牘文字”。由于宋朝嚴禁使臣談?wù)撌姑酝獾摹罢巍毙畔?,因此,宋代使臣所作“語錄”,絕不涉及雙方敏感問題,“不過是一種例行的官樣文章,形式千篇一律,內(nèi)容大同小異”,“當(dāng)時人對這種司空見慣的東西并不是很在意”?!爸劣诮影檎Z錄、館伴語錄、送伴語錄等,幾乎都沒有什么實際內(nèi)容”,不過是“寒暄勞問”“逐日應(yīng)酬的流水帳,絕不言及國情,也全未涉及金朝國情”,“兩宋的接伴、館伴、送伴語錄為數(shù)當(dāng)以千計,由于缺乏有價值的信息,自然很難流傳下來”。認為宋人出使遼金“語錄”不過是一種例行的官樣文章,沒有多少史料價值,只有“語錄”之外的“專題報告”和“私人記錄”才會“涉及某些敏感問題”,才會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②參見《宋代使臣語錄考》,張希清等主編《10—13世紀中國文化的碰撞與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7-262頁。筆者不贊成這位學(xué)者將宋人出使記錄分為“語錄”、“專題報告”和“私人記錄”三類,認為宋人出使記錄(甚至包括使者出使期間所寫的出使詩)均可以泛稱為“語錄”,詳見《“語錄”緣起與宋人出使遼金“語錄”釋義》,遼金契丹女真史學(xué)會編、孫建華主編《遼金史論集》第十一輯,內(nèi)蒙古大學(xué)出版社2009年版。。其實不然,不僅這位學(xué)者所說的宋代使臣的“專題報告”和“私人記錄”會提供一些有價值的信息,就是按這位學(xué)者所界定“語錄”來看,也提供了一些十分有價值的信息,仍然是研究宋遼金史不可多得的、十分寶貴的史料。

        應(yīng)該說,這位學(xué)者所界定的“語錄”,在當(dāng)時確實被一些人視為官樣文章,不太重視,但也有人對這些“語錄”十分珍視。當(dāng)時的宋朝政府就十分重視此類“語錄”,并精心地進行存檔備案。

        宋朝政府將這些“語錄”存檔備案,并非是為了保存一堆廢紙,而是有著十分深刻的用意。首先,是將這些文件視為重要的外交文件,以為日后處理外交事務(wù)所參考。其次,也有為日后修史之用的用意。曾鞏《元豐類稿》曾記載,史官修英宗實錄時,曾“乞下管勾往來國信所,契勘嘉祐八年四月至治平四年正月末以來所差入國、接伴、館伴官等正官借官簿等冊并語錄,權(quán)借赴當(dāng)院照證修纂,仍不妨彼所使用”③曾鞏《南豐先生元豐類稿》卷32《英宗實錄院申請札子》,四部叢刊初編本。。說明宋人出使遼金“語錄”也被用來作為修史的原始資料,并非是沒有什么價值的官樣文章。再次,根據(jù)史書記載,宋朝皇帝經(jīng)常調(diào)閱“語錄”,并通過“語錄”了解對方信息,為自己制訂外交政策提供有益情報,說明宋人出使遼金“語錄”并非是沒有提供對方有用信息。這一切都說明宋人出使遼金“語錄”并非是沒有什么價值的官樣文章,而是提供了大量的有價值的信息。

        確實,我們就是按這位學(xué)者所界定的“語錄”的范圍認識問題,也能看出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的史料價值是十分珍貴的。

        第一,“語錄”中保留了大量宋遼金外交制度和外交禮儀的信息。關(guān)于宋遼、宋金交聘制度和禮儀,各種史書不是失載,就是語焉不詳,撲朔迷離,使人難窺全貌。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的相關(guān)記錄,完全可以彌補這一缺失。宋人出使遼金“語錄”中記載了宋遼和宋金每年元旦、雙方皇帝生日,雙方都要派遣使團互相祝賀,以及雙方臨時有事需要商量則派遣“泛使”的外交制度。關(guān)于使副受任和使團的組成情況,以及使團受任之后,將出國境,對方要派遣接伴使迎接,到達出使目的地,對方要改派館伴使陪伴,進見對方皇帝,京師宴會,游園,伴射使陪伴射箭,回程送伴使相送,至國界依依惜別等一系列禮儀,都有詳細記錄。程卓《使金錄》甚至記載,“使節(jié)”一行即將由盱眙軍(今江蘇盱眙)出國境時,先“遣盱眙軍客將”前往金境之“泗州探問”,稱金人“先排已至”,“再問,接伴使副繼至”,隨后“遣掌儀高宗愈等過淮傳銜”,即將大使、副使姓名及官銜等傳達給對方,“繼同北書表張震亨、先排書表完顏速傳接伴使副名銜”,即將金朝接伴使、副之姓名和官銜傳達給宋朝使團,“至盱眙燕館,使大中大夫尚書戶部郎中李希道、副廣威將軍東上閤門副使蒲察信,從舊禮,立飲書表三杯而去”[3],等等。都是各種史書難以找到的宋金外交禮儀的珍貴記錄。

        第二,“語錄”中保存大量遼金地理及宋遼、宋金交通的資料,足可以彌補史傳之缺。宋人使遼主要到達遼上京(今內(nèi)蒙古巴林左旗南波羅城)、中京(今內(nèi)蒙古寧城西大明城)以及木葉山(今內(nèi)蒙古東部西拉木倫河與老哈河合流處)等皇帝捺缽地。宋人使金,前期主要到達金上京(今黑龍江阿城)、后期主要到達金中都(今北京)等地?!罢Z錄”中詳細記載了使者到達這些地區(qū)的出使路線及所經(jīng)過的大小城鎮(zhèn)、村寨、聚落及其館驛、氈帳,等等。比如,為大家所熟知的陳襄《神宗皇帝即位使遼語錄》就記載了自雄州、白溝出國界,經(jīng)新城、涿州、良鄉(xiāng)、燕京(永平館)、望京館、順州、檀州(密云館)、金溝驛、古北口館、新館、望云嶺(偏鄉(xiāng)嶺)、臥如館、摘星嶺、枊河館、摸斗嶺、打造館、會仙石(聚仙石)、牛山館、松子嶺、鹿峽館、鐵漿館、富谷館、長興館、中京(大同館)、臨都館、鍋窯館、松山館、崇信氈館、廣寧館、會星館、咸熙氈館、黑崖館、三山館、赤崖館、柏石館、中路館、腰館、頓城館至神恩泊的路線和驛站;許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①《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的作者,據(jù)陳樂素等先生考證,應(yīng)為鐘邦直,考論精確,已為學(xué)界所接受。然愚意以為,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的實際執(zhí)筆者,往往并非大使本人,但卻以大使名義上奏,如同今日著錄論著作者只看論著署名(并非考證實際作者為誰)以及整理古籍多出注盡量不改原文一樣,還是遵從有關(guān)史書之記載仍署名許亢宗為好。記載了自雄州、白溝、新城、涿州、良鄉(xiāng)、燕山府、潞縣、三河縣、薊州、玉田縣、韓城鎮(zhèn),越過金人所立新地界,再經(jīng)由清州、灤州、望都縣、營州、潤州、遷州、習(xí)州、來州、海云寺、紅花務(wù)、錦州、劉家莊、顯州、兔兒渦、梁魚務(wù)、沒咄孛堇寨、沈州、興州、咸州、肅州、同州、信州、蒲里孛堇寨、黃龍府、托撤孛堇寨、漫七離孛堇寨、和里間寨、句孤孛堇寨、達河寨、蒲撻寨、頓館(兀室郎君宅館)到達金上京冒離納缽的路線和驛站。其他各種“語錄”對出使遼金路線都有記載,不再贅述。有關(guān)宋代使者出使遼金尤其是進入遼金地界之后的地理和交通,都是其他史書沒有記載或語焉不詳?shù)闹匾Y料,歷來為學(xué)者們所珍視,成為研究和考證遼金地理和交通的珍貴史料②傅樂煥《宋人使遼語錄行程考》、賈敬顏《五代宋金元人邊疆行記十三種疏證稿》以及瑪?!渡蚶ā次鯇幨固攬D抄〉所記昭盟地名考》(《松州學(xué)刊》1987年4、5合刊)、王玉亭等《沈括、陳襄使遼所達“單于庭”今地考——兼論沈括、陳襄二使者在巴林的行程、頓舍等問題》(《松州學(xué)刊》2011年第2期)等都是以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為研究對象,對遼金地理和交通進行考論的重要成果。。

        第三,“語錄”記載了出使經(jīng)過的金南京(今河南開封)、遼南京(今北京)和金中都、遼中京、遼上京、金上京等地大大小小的城鎮(zhèn)、聚落及其城市建設(shè)、建筑規(guī)模及建筑藝術(shù)等,詳細描繪了古城的外城、內(nèi)城、城門、苑囿以至街道等,是我們研究宋遼金古城發(fā)展史及其建筑規(guī)模和技術(shù)的重要資料。陳學(xué)霖曾撰有《樓鑰使金所見之華北城鎮(zhèn)——〈北行日錄〉史料舉隅》一文,所論《北行日錄》雖為有的學(xué)者所界定的“語錄”所排除,但仍然提供了有關(guān)這方面“語錄”研究的范本。程嘉靜、張利所《從〈奉使遼金行程錄〉看遼代聚落》[4],則是利用“語錄”研究遼代聚落的成果。足見,在研究宋遼金城鎮(zhèn)、村寨和聚落等方面,“語錄”的史料價值,也是其他史書難以企及的。

        第四,“語錄”中保存了大量遼金政治和政治制度的資料。如:路振《乘軺錄》記載,遼“與朝廷通使以來,方議建立都邑”,“有留守、府尹之官,官府、寺丞皆草創(chuàng)未就”。各種制度“一效中國(主要指以漢人為主建立的政權(quán))之制”,“在廷之官,則有俸祿,典州縣則有利潤莊”,等等。范成大《攬轡錄》記載了金朝中央的官僚機構(gòu)、官職名稱及文武散官以及地方十四路等,又論述了金代封邑蔭補制度,指出,“其封國有大國、次國、小國之別,頭銜亦有行、守、試、充之辨”,“王食邑止萬戶,實封二千戶,其下降殺皆準(zhǔn)此,至七品止蔭一人”,等等,均成為今日學(xué)者研究金代官制、封國、蔭補以及文武散官不可缺少的重要資料。

        第五,“語錄”中提供了許多遼金軍事和軍事制度的信息。路振《乘軺錄》稱“虜(指遼朝)之兵有四:一曰漢兵,二曰奚兵,三曰契丹,四曰渤海兵”,“契丹諸族曰橫帳兵”。至幽州,說“城中漢兵凡八營,有南北兩衙兵、兩羽林兵、控鶴、神武兵、雄捷兵、驍武兵,皆黥面給糧,如漢制。渤海兵,別有營,即遼東之卒也。屯幽州者數(shù)千人,并隸元帥府”,提供了遼代軍事制度及其駐防的相關(guān)信息。程卓《使金錄》稱,在金朝首都中都(今北京)會同館“同官屬與館伴上馬,自右文樓過馳道,轉(zhuǎn)左武樓,行千步廊,紫茸、青茸軍分立廊外”,提供了金朝有關(guān)紫茸軍和青茸軍的部分信息。“語錄”還透露了金朝末年武備荒弛的信息,如,程卓《使金錄》稱,在金朝舉行“射弓宴”進行射箭比賽時,金朝伴射使“連不中”,“虜人至是皆脫箭”。又說“金人為韃靼攻掠,直抵城下。前此屢戰(zhàn)皆北,兵多潰散”,“良鄉(xiāng)為韃靼殘毀,惟存驛在城外”,“征軍逃亡”,等等。為我們提供了金朝末年武備荒弛、連連被蒙古打敗的真實信息。這些史料也受到學(xué)者們高度重視。

        第六,“語錄”中記載的遼金經(jīng)濟史料十分豐富。王曾《王沂公行程錄》:“自過古北口,即番境。居人草庵板屋,亦務(wù)耕種,但無桑柘。所種皆從垅上,蓋虞吹沙所壅。山中長松郁然,深谷中多燒炭為業(yè)。時見畜牧牛、馬、橐駝,尤多青羊、黃豕,亦有挈車帳,逐水草射獵。食止麋粥、粆糒?!鄙蚶ā段鯇幨固攬D抄》稱契丹地區(qū)“地宜畜牧,畜宜馬、牛、羊,草宜荔梴、枲耳,谷宜梁、麥,而人不善藝。四月始稼,七月畢斂。地寒多雨,盛夏重裘。七月隕霜,三月釋凍”?!笆撑Q蛑饫?,而衣其皮,間啖麥粥。”“其俗簡易,樂深山茂草,與馬牛雜居,居無常處?!薄锻跻使谐啼洝氛f,柳河館“西北有鐵冶,多渤海人所居,就河漉沙石,煉得成鐵”。《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云,“紅花務(wù)乃金人煎鹽所”,等等。記錄了遼人和金人農(nóng)業(yè)、畜牧業(yè)和手工業(yè)的生產(chǎn)情況。程卓《使金錄》所載“燕京粟直每石十千足”,則是重要的物價資料。晁迥《虜中風(fēng)俗》又記載:“長泊多野鵝鴨,戎主射獵,飲帳下騎,擊扁鼓繞泊,驚鵝鴨飛起,乃縱海東青擊之,或親射焉。戎人皆佩金玉錐,號殺鵝殺鴨錐。每初殺獲,即拔毛插之,以鼓為坐,遂縱飲,最以此為樂。又好以銅石為槌以擊兔。每秋,則衣褐裘,呼鹿射之。夏月,以布易氈帳,藉草圍棋、雙陸,或深澗張鷹。”宋綬《契丹風(fēng)俗》稱:“番俗喜罩魚,設(shè)氈廬于河冰之上,密掩其門,鑿冰為竅,舉火照之,魚盡來湊,即垂釣竿,罕有失者?!倍际沁|人狩獵、捕魚或是捺缽時狩獵、捕魚的珍貴資料。

        第七,“語錄”中保存了大量遼金文化及社會風(fēng)俗方面的資料。《薛映記》稱,遼上京臨潢府“東向,其氈廬亦皆東向”。沈括《熙寧使虜圖抄》也說,“單于之朝寢、蕭后之朝寢凡三。其余皆氈廬,不過數(shù)十,悉東向”,記錄了契丹人以東向為尊的“東向而拜日”的習(xí)俗。《王沂公行程錄》稱,“渤海俗,每歲時聚會作樂,先命善歌舞者數(shù)輩前行,士女相隨,更相唱和,回旋宛轉(zhuǎn),號曰‘踏錘’”。留下了渤海人音樂舞蹈方面的重要資料。宋綬《契丹風(fēng)俗》記載,契丹“衣服之制,國母與蕃官國服,國主與漢官即漢服。蕃官戴氈冠,上以金華為飾,或加珠玉翠毛,蓋漢魏時遼人步搖冠之遺象也。額后垂金花織成夾帶,中貯發(fā)一總。服紫窄袍,加義襕,系韂鞢帶,以黃紅色絳里帶為之,用金玉、水晶、碧石綴飾。又有紗冠,制如烏紗帽,無檐,不掩雙耳,額前綴金花,上結(jié)紫帶,帶末綴珠?;蜃显矸恚险?,束腰帶。丈夫或綠巾,單綠花窄袍,中單多紅綠色。貴者披貂裘,貂以紫黑色為貴,青色為次。又有銀鼠,尤潔白。賤者被貂毛、羊鼠、沙狐裘”,等等。是他書少有記載的有關(guān)契丹服飾方面的珍貴資料。周煇《北轅錄》稱“虜法:先湯后茶”,“供晚食果饤,如南方齋筵。先設(shè)茶筵,一般若七夕乞巧,其瓦垅、桂皮、雞腸、銀鋌、金剛鐲、西施舌,取其形,蜜和面油煎之,虜甚珍此。次供饅頭血羹、畢羅肚羹、蕩羊餅子、解粥肉齏羹、索面骨頭盤子”等,讓我們鑒賞了金人的飲食。許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所記載的,至咸州“就坐,樂作,有腰鼓、蘆管、笛、琵琶、方響、箏、笙、箜篌、大鼓、拍板,曲調(diào)與中朝一同,但腰鼓下手太闊,聲遂下,而管、笛聲高,韻多不合,每拍聲后繼一小聲。舞者六七十人,但如常服,出手袖外,回旋曲折,莫知起止,殊不可觀也”。至虜庭赴花宴,“酒三行則樂作,鳴鉦擊鼓,百戲出場,有大旗、獅豹、刀牌、砑鼓、踏蹺、踏索、上竿、斗跳、弄丸、撾簸旗、筑球、角抵、斗雞、雜劇等,服色鮮明,頗類中朝。又有五六婦人涂丹粉,艷衣,立于百戲后,各持兩鏡,高下其手,鏡光閃爍,如祠廟所畫電母,此為異爾”,等等,則是少見于他書的有關(guān)女真人音樂舞蹈的重要資料。

        第八,透露一些陷遼陷金漢人的生活以及宋遼金關(guān)系方面的信息。路振《乘軺錄》記載,北宋真宗時討論封禪泰山,“有諜者至涿州,言皇帝將親征,往幽、薊以復(fù)故地”,“虜大駭”,“遂征兵幽、薊”,“列柵于幽州城南,以虞我?guī)熤痢?,既而聽說宋真宗車駕東臨泰山,又“推誓大信,邊郡徹警”,“大慚,自以為誤于小民,失信于大國,于是械送諜者,以歸于我”。羅繼祖認為這是“兩史皆不之載,賴此知之”的有關(guān)遼人也愿意與宋人友好相處的重要資料①羅繼祖《乘軺錄》校本《后記》,《愿學(xué)齋叢刊》,上虞羅氏墨綠堂石印本,1936年。?!冻溯U錄》又說,遼朝“番、漢官子孫,有秀茂者,必令學(xué)中國書篆,習(xí)讀經(jīng)史”。“至若營井邑以易部落,造館舍以變穹廬,服冠帶以卻氈毳,享廚爨以屏毛血,皆慕中國之義也?!痹S亢宗《宣和乙巳奉使金國行程錄》記載,至咸州,金人賜宴畢,許亢宗按照慣例,撰一謝表表示感謝,文中有“祗造鄰邦”一語,金使不滿,謂宋使“輕我大金國,《論語》云‘蠻貊之邦’,表辭不當(dāng)用‘邦’字”,請求許亢宗重新改寫表文。說明女真人不愿意稱自己為“夷狄”“蠻貊”,反映了女真人對漢文化認同的傾向。這樣的史料都是他書所見不到的重要史料?!罢Z錄”在保留契丹人和女真人漢文化認同資料的同時,也保留了陷入遼金漢人對契丹、女真文化認同的情況。路振《乘軺錄》記錄了漢人韓德讓家族在遼朝受重視,甚至與耶律、蕭二姓比肩,以及受“賜姓耶律氏”的實情。范成大《攬轡錄》說陷金漢人“久習(xí)胡俗,態(tài)度嗜好,與之俱化。最甚者衣裝之類,其制盡為胡矣。自過淮以北皆然,而京師尤甚。惟婦人之服不甚改,而戴冠者絕少,多綰髻,貴人家即用珠瓏璁冒之,謂之方髻”。記錄了一些漢人對契丹、女真文化認同以及在一定時期內(nèi)走向胡化的實情。都是其他史書很難見到的重要史料。

        接送伴“語錄”也不是“沒有什么實際內(nèi)容”的虛文。目前,我們所見到的宋人接送伴“語錄”只有三篇殘本。一篇是元祐七年(1092)呂??儭⒗钍啦淙谓铀桶檫|使時所作接送伴“語錄”殘本。元祐六年十二月,契丹賀正旦使赴宋賀正旦,宋人呂???、李世昌充任接送伴使。契丹左番賀太皇太后大使耶律迪在赴宋途中生病,于元祐七年正月十四日回國至滑州病逝。呂希績等所作“接送伴語錄”,記錄了契丹左番賀太皇太后大使耶律迪生病期間,宋朝派遣醫(yī)官診治,以及派遣大臣探視、問候、送藥、贈物等,契丹大使耶律迪病逝后,宋朝皇帝為其“輟視朝一日”,并派遣使者送上襚衣、銀裝棺、祭奠禮器以及綾、羅、絹等物。另一篇是元祐三年(1088)楚珣等充任接送伴遼使時所作接送伴“語錄”殘本。元祐三年六月,契丹使團三節(jié)人從中有一名下節(jié)使人在赴宋途中至堯山縣時死亡。楚珣《接送伴語錄》記錄了這位契丹下節(jié)使人死亡,“準(zhǔn)條北使三節(jié)人沿路身死,便仰焚燒,造木匣絹袋盛貯骨殖,候回日分付”,以及宋朝朝廷“合給例物并賜與”等事。第三篇是紹興八年(1138)莫將等接送伴金使時所作接送伴“語錄”殘本。紹興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金朝泛使張通古使團赴宋,過界至青陽驛,金朝使團三節(jié)人從中上節(jié)使人、書狀官魏千運患病,二十八日至高郵軍死亡。莫將《接送伴語錄》記錄了金朝上節(jié)使人魏千運死亡后,宋朝“委高郵知軍劉舜士營辦棺木,盛殮了當(dāng),請本軍僧眾作佛事”等祭奠禮儀,以及后來火化、賻赗和贈送禮物等。紹興十九年(1149),宋朝禮部在討論遇到遼金來使及三節(jié)人從赴闕身故的接待禮儀時,援引了這三篇語錄,并決定按照這三篇語錄所示之例處理此類事件,致使這三篇語錄部分保存在《宋會要輯稿》之中②此三篇接送伴“語錄”殘本,均見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職官三六之四六至四八,中華書局1957年版,第3096頁。。從紹興十九年(1149)宋朝禮部援引這三篇語錄,并按照這三篇語錄所示之例處理來使及三節(jié)人從赴闕身故的接待禮儀,就能看出這類“接送伴語錄”的重要性,絕不是“沒有什么實際內(nèi)容”的流水帳,而是我們了解宋遼金接送伴禮儀的珍貴資料。

        不但宋代使臣的入國語錄、館伴語錄、接送伴語錄具有十分珍貴的史料價值,就是宋人出使遼金所作的“出使詩”的史料價值也不應(yīng)該忽視。有的宋朝使臣在出使遼金期間,作了不少詩賦,雖屬于文學(xué)作品,但也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比如,蘇頌在其《前后使遼詩》中描繪遼燕京地區(qū)“千里耕桑一望寬”,農(nóng)業(yè)經(jīng)濟很發(fā)達。奚人地區(qū)則是“居人處處營耕牧,盡室穹車往復(fù)還”,是一種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相結(jié)合的經(jīng)濟。稱遼人牧羊“以千百為群,縱其自就水草,無復(fù)欄柵,而生息極繁”[5]。都是我們認識遼代農(nóng)業(yè)和畜牧業(yè)經(jīng)濟的重要資料。至于“出使詩”所描繪的遼金文化和社會風(fēng)俗,更是有價值的資料。周峰撰有《宋使所見契丹人的生活——以〈行程錄〉和使遼詩為中心》[6]、石光英《從〈奉使遼金行程錄〉透析遼代社會生活》[7]等文,對宋人“出使詩”的史料價值均有論述,不再贅述。

        我們說宋人出使遼金“語錄”具有佷高的史料價值,但也不可否認,宋人出使遼金“語錄”也存在一些不盡如人意之處。首先,宋人出使遼金“語錄”所記之事都是使者親見親聞之事,使者親見之事,當(dāng)無問題,應(yīng)屬實事。而親聞之事,屬于道聽途說,有的可能是實事,有的就會有錯誤,就不會那么準(zhǔn)確了。如,蔣金玲《路振〈乘軺錄〉所記“韓氏子”考辨》[8]一文,即指出此錄按傳聞所說的國母蕭后與漢人韓德讓所生“韓氏子”即是無中生有之事,他所看見的“童子”實為韓德讓侄孫耶律宗福。“語錄”中像這樣的記述還有一些,不一一列舉。

        其次,由于使者的立場和觀點不同,所記之事也會出現(xiàn)有所隱晦或某些夸大和縮小。如,宋朝使者均站在宋朝的立場上去認識宋遼金之間的關(guān)系,常常稱契丹、女真為“夷”、“虜”,總是夸耀宋朝如何先進,而有意貶低遼金。清代乾隆皇帝即對倪思《重明節(jié)館伴語錄》稱金為“虜”,金使屢射不中等事提出疑義,謂“宋高宗致書金朝自稱為侄①宋高宗自繼位以來就表示愿意向金稱臣以便與金人達成和議,到皇統(tǒng)和議(紹興十一年和議)時,金宋正式確立為“君臣之國”,宋高宗致書金朝皆稱“臣”而非稱“侄”。,而倪思此書稱金為虜,外附于人以求免禍,而私逞其詆嫚,自欺欺人,不顧后世之非笑,亦何益哉!”又說“時宋人甚畏金人,而此錄所載,轉(zhuǎn)自夸金使之畏宋,且如射之一事,金俗所尚,彼東南文弱之人,豈能相勝,顧盛稱與使較射屢中,多見其不知量,而其自序乃云,‘強者屈而弱者伸’,不亦深可笑乎!”②《清高宗御制詩文全集七·御制詩四集》卷13《題倪思〈重明節(jié)館伴語錄〉》詩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1976年版,第450頁。倪思《重明節(jié)館伴語錄》稱宋使在與金使進行射箭比賽時屢中,金使不中,未必不是真實之事,但有一點應(yīng)該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當(dāng)金使獲勝之時,“語錄”即隱晦不加記錄,應(yīng)當(dāng)是常有之事。因此,我們在使用“語錄”之時,也應(yīng)該注意使者因立場和觀點不同所帶來的記載差異。

        再次,宋朝使者出使遼金,所經(jīng)過之地皆為局部,所記遼金之事皆為局部之事,不能代表整個遼金地區(qū),避免出現(xiàn)以偏概全之誤。

        宋人出使遼金“語錄”雖然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其史料價值仍然是其他史書所不能替代的,尤其在遼金史料頗為匱乏的情況下,更顯得其史料價值十分珍貴了。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宋人出使遼金“語錄”在文體上不同于其他行紀,也不同于其他語錄,而是兼采地理志、行記、傳記、雜史、故事等各種文體之優(yōu)點,在寫法上不拘一格的雜記使者出使遼金時所見所聞的帶有綜合性文體特征的各種史事的記錄,在史學(xué)文體方面,具有自己的特殊的價值。宋人出使遼金“語錄”,如實地記載了使臣出使時的親見親聞,并受其政治性質(zhì)所約束,所記之事皆具有實錄性質(zhì),可信度很高,且多有他書不載或語焉不詳之記述,其史料價值十分珍貴,是我們研究遼宋金史、尤其是研究遼金史不可缺少的寶貴資料。可見,宋人出使遼金“語錄”的史學(xué)價值是不應(yīng)該被低估的。

        [1] 傅樂煥.宋人使遼語錄行程考[M]//遼史叢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2.

        [2] 陳學(xué)霖.樓鑰使金所見之華北城鎮(zhèn)——《北行日錄》史料舉隅[M]//金宋史論叢.香港:香港中文大學(xué)出版社,2003:232;199.

        [3] 程卓.使金錄[M]//趙永春.奉使遼金行程錄.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331.

        [4] 程嘉靜,張利所.從《奉使遼金行程錄》看遼代聚落[J].廊坊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2009(2):59 -61.

        [5] 蘇頌.遼人牧[M]//蘇魏公文集:卷13后使遼詩.王同策,等,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8:173.

        [6] 周峰.宋使所見契丹人的生活——以《行程錄》和使遼詩為中心[M]//族際認知——文獻中的他者.北京: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09.

        [7] 石光英.從《奉使遼金行程錄》透析遼代社會生活[D].長春:吉林大學(xué),2006.

        [8] 蔣金玲.路振《乘軺錄》所記“韓氏子”考辨[J].北方文物,2010(2).

        猜你喜歡
        遼金宋人語錄
        宋人點茶,茶上“作畫”
        《遼金歷史與考古》征稿啟事
        遼金之際高永昌起義若干問題淺談
        宋人對三蘇文章的選編與刊刻
        國學(xué)(2020年1期)2020-06-29 15:14:38
        北京房山云居寺遼金刻經(jīng)考述
        語錄
        支點(2017年1期)2017-02-06 03:43:30
        語錄
        支點(2016年12期)2017-01-03 15:18:26
        宋人的秘方
        語錄
        支點(2016年9期)2016-09-20 18:10:28
        語錄
        支點(2016年2期)2016-03-10 18:45:00
        无码专区亚洲avl|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国产内射在线激情一区| 国产91对白在线观看| 色婷婷一区二区三区四| 蜜桃传媒一区二区亚洲av婷婷| 亚洲妇女无套内射精| 久久国产A√无码专区亚洲|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区一区| 自拍视频在线观看首页国产| 人妻少妇中文字幕乱码|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 蜜桃视频色版在线观看| 狼人伊人影院在线观看国产| 免费看黑人男阳茎进女阳道视频| 免费人成黄页在线观看视频国产| 亚洲av高清资源在线观看三区| 国产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 黑人上司粗大拔不出来电影|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妻在线不卡| 国产极品少妇一区二区| 88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8888| 亚洲一本二区偷拍精品| 乱人伦中文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av在线在线播放| 亚洲美女性生活一级片| 中文字幕乱码在线人妻| 中文字幕乱码熟女人妻水蜜桃| 国产一区二区牛影视| 人妻丰满精品一区二区|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亚洲一区丝袜美腿在线观看| 亚洲av综合av一区| 野外少妇愉情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蜜桃av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肉体xxxx裸体137大胆| 久久88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