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范成大入、出蜀途中所作詩歌

        2013-04-12 03:26:23羅超華
        四川文理學院學報 2013年1期
        關鍵詞:范成大三峽詩歌

        羅超華

        (四川師范大學 文學院,四川 成都 610000)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蘇州吳縣)人,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及詩人,一生行跡甚廣,曾“南至桂廣,北使幽燕,西入巴蜀,東薄鄞海”,[1]期間所作詩歌頗多,尤以入、出巴蜀時所作詩歌為勝。①

        一、入、出蜀路線及詩歌特點

        范成大入蜀、出蜀路上所作詩歌,大多記錄了所到之處的地名、景觀以及風土人情。②通過對這些詩歌的研究,我們可以清晰地繪制出范成大入蜀、出蜀的路線圖。

        范成大是從廣西入蜀的。他從靜安府(今桂林市)向北進入湖南境內,經零陵(今永州市)、衡州(今衡陽市)、潭州(今長沙市)折向西北,經湘陰(今岳陽市)到安鄉(xiāng)(今常德市)進入湖北,再經荊州、夷陵(今宜昌市)、峽州(今宜昌市)、秭歸(今宜昌市)、巴東(今恩施州)進入四川境內的巫山縣(今屬重慶市),最后經由夔州(治今重慶市)、萬州(今重慶萬縣)、墊江、鄰山(今大竹縣)、廣安(今廣安市)、遂寧(今遂寧市)到達成都。

        范成大出蜀,則是順流而下。他由成都出發(fā),先游歷了成都西面的幾個州縣,經郫縣、崇寧(今屬彭州市)、永康軍(治今都江堰市)、青城縣(今屬都江堰市),向南到蜀州(治今崇州市),經江原縣(今屬崇州市)至新津縣進入岷江,然后經彭山、眉州(治今眉山市)、青神、嘉州(治今樂山市),游峨嵋山后,經犍為到宣化(今屬宜賓市)進入長江,再經敘州(治今宜賓市)、南溪、江安、瀘州、合江、江津、恭州(治今重慶市)、涪州(今涪陵市)、忠州、豐都、萬州、夔州等州縣進入湖北秭歸,順流而下,回到常州。其《吳船錄》就取杜甫《絕句》詩中:“門泊東吳萬里船”之意,詳細地記載了其從蜀至吳的整個過程。

        由以上入、出蜀路線,結合范成大于此期間所作詩歌,可見:

        其一,在同一段路程中,入蜀詩歌總是大大多于出蜀詩歌。以三峽一段為例,范成大入蜀時有詩54首,出蜀時卻僅有14首,且他很少對風景作重復描述。如,在入蜀時,范成大于西陵峽一段,寫沿途判命坡、千石嶺、四十八盤、玉虛洞、昭君臺等景物的詩歌32首,但出蜀時,卻再無一詩提及以上內容。而對比范成大其他行旅詩,如北使金國與南下還朝,帥制廣西與離廣他任等時期的詩歌,筆者發(fā)現(xiàn),亦是如此??梢?,范成大在行旅過程中,喜以新景為詩。

        其二,范成大無論入蜀、出蜀,在即將到達目的地時,詩歌都逐漸減少。

        范成大入蜀時,在廣西境內寫詩11首,湖南境內37首,湖北境內30首,重慶境內31首,而進入四川境內,則只有十四首。

        而他出蜀時,在四川境內寫詩69首,重慶境內12首,湖北境內12首,江西境內10首,安徽境內5首,江蘇境內則只有二首。

        由此可見,范成大入蜀時,在四川境內有詩14首;出蜀時,在安徽、江蘇二省只有詩7首。與前一段行程相比,數(shù)量上都明顯減少。其原因,很可能是“心境不同”所致。

        范成大入蜀時,一路西行,進入四川境內,已出三峽險途,不再因蜀道艱險而時常苦吟、悲吟,心境趨于平和,轉向愉悅。如過鄰山時所作《沒冰鋪晚晴月出曉復大雨上漏下濕不堪其憂》就表現(xiàn)出輕松、愉悅的心境:“晚色熹微暖似薰,兒童歡喜走相聞?!敝了鞂帟r又有《遂寧府始見平川喜成短歌》,表達“始見平川”的喜悅:“將士歡呼馬蹄快,康莊直與錦里通?!贝送猓冻纱髮⑷胨拇ň硶r,有“農疇方可望,客路敢遑寧?!?《邗邡驛大雨》)的欣喜;入四川境后,又有“東川雖已過,錦里尚云西”(《小溪縣》)的憂慮,均表現(xiàn)出急于赴任的迫切心情??梢?,此階段范成大忙于趕路,較少留戀山水,所以作詩稍少。出蜀時,則是由于安徽、江蘇一帶范成大曾多次游歷,且已離家不遠,歸鄉(xiāng)心切,因此,也少有詩作了。

        二、入、出蜀途中的三峽詩

        范成大入蜀、出蜀,三峽是其必經之處。此間,他共有詩歌68首,③約占整個行程詩歌總數(shù)的三分之一。不難看出,三峽一段,是他這一路詩歌創(chuàng)作的高峰期。而對其原因,筆者認為,大致有以下三點:

        第一,三峽絕妙、奇秀的風景,他處難以比擬。

        范成大曾說:“余生東吳,而北撫幽薊,南宅交廣,西使岷峨之下,三方皆走萬里?!保?]而“生東吳”、“撫幽薊”、“宅交廣”都在“使岷峨”之前,其間,范成大所見絕景,自然不少。不過,江浙之景稱秀,卻不稱奇;桂廣之景既秀且奇,卻不足險;幽薊之景險、奇,卻又不秀。惟有三峽之景,堪稱奇險秀麗,從來受人稱頌,如:

        扁舟轉山曲,未至已先驚。白浪橫江起,槎牙似雪城。[3](蘇軾《新灘》)

        天險連三峽,官曹據(jù)上游。[4](陳師道《送外舅郭大夫夔路提刑》)

        三峽如此絕景,自然成為范成大詩歌的素材,激發(fā)他寫詩的靈感,往來三峽,就寫下了不少歌詠三峽的詩歌。如寫山:見峽山之高,則有“叢霄一握近,罡風振衣冷”(《小望州》)、“舉頭一握到孤云”(《判命破》);見峽山之險,則有“山前壁如削,山后崖復斷”(《蛇倒退》)、“逼仄容半足”(《麻線堆》)、“側足三分垂壞磴”(《判命破》);見峽山形狀之奇異,又有“小山萬蟻垤,大山拊其頂”(《小望州》)、“大山如墻缺,小山如冢累”(《燕子坡》)。再如寫水:遇峽江之靜謐,則有“峽江微茫細如帶,江外千峰青打圍”(《大望州》);遇峽江之洶涌,則有“連灘竹節(jié)稠,洶怒奔夷陵”(《白狗峽》);遇峽江之險急,則有“渦濆大如屋,九死爭船頭”(《峽州至喜亭》)。其它如:觀峽景之秀美,則有“峽江微茫細如帶,江外千峰青打圍”(《大望州》);感峽路曲折之難料,又有“上有路千折,漣縷如縈絲”(《麻線堆》)、“那知下嶺處,栗甚履冰戰(zhàn)”、“稍喜一徑平,猶有千石亂”(《蛇倒退》)等詩。

        第二,眾多的名勝古跡,以及先人題詞,誘發(fā)了范成大詩人的本性。

        自重慶白帝城至湖北南津關,七百里三峽,除了兩岸有奇險絕妙的風景外,還有至喜亭、獨醒亭、清烈祠、宋玉宅、昭君臺等不少古跡。歷來文人騷客過此,往往登臨覽景,感古念今,賦詩暢懷。如,歐陽修過此有《望州坡》、《龍溪》、《勞停驛》等詩,蘇軾過此有《留題峽州甘泉寺》、《夷陵縣歐陽永叔至喜堂》、《黃牛廟》等詩。范成大作為一位才華橫溢的文人、詩人,自然也會詩意大發(fā),屢出新作。如,至秭歸縣,感懷熊繹:“窮山熊繹國,逼仄建邦時”(《秭歸縣》);過清烈祠,悲念屈原:“三呼獨醒士,儻肯酹我觴”(《早發(fā)周平驛過清烈祠下》);經宋玉宅,哀嘆宋玉:“悲秋人去語難工,搖落空山草木風”(《宋玉宅》)。這些詩就對前賢古圣抒敘了懷念崇敬之情。

        第三,濃厚的民俗文化。

        三峽,不僅是屈原故里“秭歸”的所在地,明妃昭君的家鄉(xiāng)興安,亦在此處。而大禹也曾在此“治水”。這里流存了眾多與其相關的習俗、傳說及故事,范成大必有聽聞。因此,行過此間,也常有詩作,言及于此。如,《夔州竹枝歌九首》(其一)提到了夔地端午紀念屈原的“競船”習俗:“五月五日嵐氣開,南門競船爭看來”?!段咨礁摺钒岛宋魍跄钢幖ё粲碇嗡膫髡f:“西真功高佐禹跡,斧鑿鱗皴倚天壁”。《昭君臺》記錄了興安百姓思念昭君而筑臺望之的故事:“在興山界中,鄉(xiāng)人憐昭君,筑臺望之”。此外,三峽地區(qū)其他的民風民俗,亦給了范成大創(chuàng)作的靈感。如,見峽山“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便有“赤埴無土膏,三刀財一田。頗具穴居智,占雨先燎原”(《勞畬耕》)的感喟;聞梁山“鼓角報平安”的習俗,就有“行盡峰門千萬丈,梁山鼓角報平安”(《峰門嶺遇雨泊梁山》)的描寫;得平都山王方平、陰長生飛仙的故事,又有“神仙得者王方平,誰其繼之陰長生”(《豐都觀》)的嘆息。

        三、范成大經樂山、峨嵋一線出蜀的原因及其詩歌

        范成大出蜀,在四川境內,并未選擇入蜀原路,而是繞道遠行。他先至都江堰、青城山,然后回到成都附近,再出發(fā)至樂山,進而游覽峨眉,最后至瀘州合江,由此入重慶。顯然,這條路線與入蜀時相比,實為繞道遠途。然范成大經此出蜀,必有其原因,總結起來,有如下幾點:

        第一,范成大帥蜀兩年間,忙于公務,未有閑暇遠游蜀中各地。

        由現(xiàn)存《石湖詩集》可知,范成大淳熙二年六月七日到任成都后,至淳熙四年五月二十九日離任成都前,所作詩歌,均出于成都或成都近郊。④參照于北山《范成大年譜》中所載此間行程,[5]也大致為成都地區(qū)。由此可見,范成大在蜀期間,并未得暇出成都遠游。而此次離蜀,因是請辭還鄉(xiāng),并無王命在身,遂借此機會,繞行游賞巴蜀山水。

        第二,巴蜀奇山異水頗多,前人多有歌詠,令人神往。

        峨眉之行,范成大有26首詩歌予以記述,約占整個出蜀之行詩歌總數(shù)的四分之一。這些詩歌幾乎全以峨眉山的景觀為題,如《八十四盤》、《光相寺》、《白云峽》、《龍門峽》等。它們不僅記錄了范成大游覽峨眉山的蹤跡行程,還對峨眉山的景觀作了詳細記載,描繪了峨眉山雄奇秀麗的山水,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資料。樓鑰《跋范石湖游大峨詩卷》說:“今石湖先生大峨數(shù)篇,尤為奇?zhèn)?。”今舉二首如下。

        《雙溪》:

        冷風騷騷木葉低,洞淵阻深生怪奇。碧琳雙澗黑無底,中有玉龍相對飛。雷轟雪卷入林樾,化為一龍?zhí)兜讻]。摩尼斗罷四山空,時有寶光巖下發(fā)。[6]

        詩人行至雙溪,頓感冷風侵襲,觀其溪澗深洞,黑而無底,中又有水流直下,似若雙龍齊飛,至潭底則化為一龍消失其蹤,實在令人稱奇。而巖下寶光時發(fā),更印證了此間僧人“此景猶在廬山、三峽、雁蕩龍湫之上”之語。

        《龍門峽》:

        插天千丈兩碧城,中有玉塹穿巖扃。瀑流懸布不知數(shù),亂落嵌根飛白雨?,庣麨槭以茷殛P,龍君所居朱夏寒。不辭擊棹更深入,萬一龍驚雷破山。

        按《吳船錄》中所載:“蓋天下峽泉之勝,當以龍門為第一?!笨梢?,范成大對此峽稱頌之至。而詩中所寫“千丈碧城”、“玉塹穿巖”、“瀑流懸布”之景,也確實令人稱奇。不僅如此,詩人更以為此處乃“瑤琨之室”、“龍君所居”之地,因此不再“擊棹深入”而恐“龍驚破山”。

        巴蜀之地,除峨眉山外,青城山亦風景秀麗,屬飽蘊道教文化的名山。范成大曾為山中“丈人觀”命名之事奏請于朝,上即賜今名“會慶觀”。惜其先前始終未能親臨見之,頗有遺憾。此次行將出蜀,自然要專程一見。

        所以,范成大在出蜀時,是由成都至青城再回到成都,然后到樂山游峨眉山后再回樂山,這樣反復繞行的。

        第三,拜訪、話別友人。

        范成大交友甚廣,蜀中友人頗多,此次離別,不知何時能再相見,當然要訪友告別。在青城,雅州守何正仲來見,與之共游園池,作《青城縣何子方使君同年園池》敘念舊時情誼:“五橋今日新知路,千佛當年舊綴名”;在江源,受好友張演之請,做客善頌堂,觀賞其祖?zhèn)魉稳首诘挠w白書;在嘉州,受同年王子蒼之邀,同看陸游所作月榭,作《別后寄題漢嘉月榭》表達分別之情:“同年惜別勸淹留”、“丘巖勝處頻回首”;在瀘州,會守臣馬騏之宴,共賞古跡天王廟、留仙觀。此外,成都友人亦多不舍范成大離去,因而隨送者甚多,如此繞行,亦可與送客匆忙話別。

        四、入、出蜀詩歌所呈現(xiàn)的詩人情感

        首先,思歸情緒。

        由范成大200余首入蜀、出蜀詩可見,思歸情緒貫穿了他的大部分行程。思歸,既是范成大與其他入蜀、出蜀詩人情感的相通點,亦是范成大行程中的主要情感。

        范成大的思歸情緒,主要因其多年漂泊所致。他曾在《吳船錄》中說道:

        向在桂林時,默數(shù)九年之間,九處見中秋,其間相去或萬里,不勝漂泊之嘆,嘗作一賦以自廣……通計十三年間,十一處見中秋,亦可以謂之游子。然余以病丐骸骨,儻恩旨垂允,自此歸田園,帶月荷鋤,得遂此生矣。[7]

        正因如此,所以范成大在入蜀、出蜀時才有大量的思歸之作。如入蜀經過愚溪時,首作《戲題愚溪》一首:“碧湍潄白石,沄沄復湯湯?!M不有歲晩,乞身還故鄉(xiāng)?!彪m曰“戲題”,卻表達出了濃厚的歸情。其后,他泛舟瀟湘,于湘江口處,又作《湘口夜泊》一詩,⑤以“白鳥愁煙思故壘”、“遠游雖好不如歸”等詩句,繼續(xù)表達這種歸意。不久,至公安,聞聽杜鵑啼叫,又生鄉(xiāng)思:“伴人憂煎與人語”、“豈不懷歸畏簡書”(《將至公安》)。出蜀時,范成大離巫峽后,于荊渚中流,回望巫山而有“歸程萬里今三千,幾夢即到石湖邊”(《荊渚中流回望巫山無復一點戲成短歌》),表達了迫切的歸家心情。過湖口時,因連日大風,盤桓數(shù)日,所行甚緩,而作“我欲往騎金背鯨”(《佛池口大風復泊》)、“隨人南北解分風”(《再泊馬當》)等詩句,⑥一再表達這種歸家之情的迫切,并用“可憐步步愁江程”(《佛池口大風復泊》)、“眉伸擊汰行,夢愕阻風處”(《長風沙》)表達了欲行不得的愁困。

        其次,離別情緒。

        范成大的離別情緒,既包括對廣西、四川兩地的離情,又包括對當?shù)赜讶说膭e情。

        范成大在出廣西時,雖有“何況引而南,焦茅數(shù)千里。向我作牧時,客過不停軌”(《初入湖湘懷南州諸官》)這樣埋怨的詩句,但更多的則是“南游冠平生,已去首猶回”(《游興安乳洞》)、⑦“桂水只今湘水外,他年空有四愁詩”(《懷桂林所思亭》)這樣的不舍之情。同樣,離蜀時亦是如此。雖多次感慨蜀地生活艱辛,但回石湖后,卻仍有“老來萬事總蕭然,猶憶西州暑雪邊”(《寄蜀州楊道人》)、“絳霞濃淡月微明,夢中重到錦官城”(《浣溪沙·燭下海棠》)這樣的句子,表達了他對蜀地的思念??梢?,范成大對曾經生活過的這兩片土地,飽含離情,而對兩地的友人,這種情感則更加濃烈了。

        范成大離開四川時,有眾多友人相送,有的人甚至遠送至兩省交界處,才揮淚而別。范成大對朋友也是不忍分離的,他每遇歸客,常設宴告別或贈詩敘情。如,范成大在新津宴別成都友人后,仍有十五六人左右堅持相送,直至嘉州,方才大多離去,但還有范季申、郭中行、楊商卿、嗣勛、李良仲、譚德稱六人跟隨游覽峨眉。峨眉歸后,譚德稱、楊商卿父子則送至瀘州合江才最終離去。范成大一路上亦有“半明燈火話悲酸,此會情知后會難”(《問月堂酌別》)、“君歸我去兩銷魂,愁滿千山鎖瘴云”(《題楊商卿扇》)、“動輒五年遲遠信,常于三伏話羈愁”(《贈別陸務觀》)等詩,⑧表達了深深的別離之情。

        再次,入蜀的憂慮情緒。

        這主要是指范成大入蜀時的心境。入峽前,這種憂慮主要表現(xiàn)為范成大在心理上對蜀道艱險的畏懼。李白《蜀道難》中說:“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黃鶴之飛尚不得過,猿猱欲度愁攀援……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飛湍瀑流爭喧豗,砯崖轉石萬壑雷?!比绱穗U途,使范成大在初發(fā)桂林時便感嘆:“茲事未渠央,萬里蜀道難”(《初發(fā)桂林有使來書此寄之》),將至峽州險路時則又有:“千山萬水垂垂老,只欠天西蜀道難”(《發(fā)荊州》)的感嘆。初臨峽州,親見蜀道之險時則又有“渦濆大如屋,九死爭船頭”(《峽州至喜亭》)的嘆惋,以此表達心中的畏懼之情。

        這種憂慮在入峽后,則集中表現(xiàn)為范成大心境上的“哀愁”。范成大入峽不久,即有《初入峽山效孟東野》一詩表達此時的心境:“仆夫負嵎哭,我亦呻吟悲。悲吟不成章,聊賡峽哀詩?!贝撕螅男木掣鼮榘С?,不時有“悲嘆”之句。在由峽州至秭歸途中所作詩中就有:“旅食法當瘦,遠行人所愁”(《火墨坡下嶺》)、“草中枯株似人立”、“山深嵐重鼻酸楚,石惡淖深神慘傷”(《桃花舖》)、“天寒林深山石惡,行人舉頭雙淚閣。雪澗琴心未足悲,須寫峽中腸斷時”(《八場坪聞猿》)等哀嘆悲愁的詩句。其所以如此,蓋因范成大“老來入蜀”及“蜀道艱險”在心理上產生影響的結果。

        范成大入蜀時,年屆五十,二十余年的宦游生活,使他亟望歸鄉(xiāng)退隱,此次受命入蜀,他實有不愿。而“蜀道艱險”,則在前文中已有論述。此外,范成大還曾在《湘陰橋口市別游子明》一詩中說:“三年再別子輕去,萬里獨行吾早衰”,《清湘驛送祝賀州南歸》一詩中說:“萬里書來蜀道易”??梢姡蔼毿惺竦?,無人陪伴”亦是其憂慮的原因。

        最后,出蜀的愉悅情緒。

        與入蜀時的“憂慮”不同,范成大出蜀是懷著愉悅的心情的。這可能是因為他終于請辭獲準,得以歸鄉(xiāng),以后不再奔波的緣故。這種情緒,在他很多出蜀詩中都有所體現(xiàn),如:“請歌青城游,或附耆舊錄”(《江源縣張季長正字家善頌堂》)、“過溪無限翠屏開,大笑從教虎子猜”(《過虎溪》)、⑨“卻笑鱸鄉(xiāng)垂釣手,武昌魚好便淹留”(《鄂州南樓》)、“劍閣翻成蜀道易,請歌范子瞿塘行”(《瞿塘行》)、“翠竹江村非錦里,青溪夜月已渝州”(《恭州夜泊》)等即是。

        注釋:

        ①現(xiàn)存范成大《石湖詩集》卷十五、十六為其入蜀詩,共135首;卷十八、十九為其出蜀詩,共113首??傆?48首,約占其詩歌總數(shù)的八分之一。

        ②據(jù)筆者統(tǒng)計,僅詩題中包含地名信息的詩歌,入蜀途中就有100余首,出蜀途中又有80余首。

        ③按《石湖詩集》所載詩歌:入蜀以《虎牙灘》起,至《夔州竹枝歌九首》止,共54首;出蜀以《酆都觀》起,至《荊渚中流回望巫山無復一點戲成短歌》止,共14首。

        ④范成大此階段所作詩歌,均載于《石湖詩集》卷十七中。

        ⑤原題《湘口夜泊,南去零陵十里矣,營水來自營道,過零陵下湘水,自桂林之海陽,至此與營會合為一江》。

        ⑥原題《放舟,風復不順,再泊馬當,對岸夾中,馬當水府即小說所載,神助王勃一席清風處也戲題兩絕》。

        ⑦原題《興安乳洞,有上中下三巖,妙絕南州,率同僚餞別者,二十一人游之》。

        ⑧原題《余與陸務觀自圣政所分袂,每別輒五年,離合又常以六月,似有數(shù)者。中巖送別,至揮淚失聲,留此為贈》。

        ⑨原題《過虎溪,對東林,蒼巖翠樾,下浸大澗,宛似靈隱冷泉。囑長老法才作亭,名曰過溪,且為率山丁剃草定基,一朝而畢》。

        [1](宋)周必大.文忠集[G]//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卷六十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49.

        [2](宋)范成大.桂海虞衡志[M]//范成大筆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2002:83.

        [3]蘇軾詩集合注[M].(清)馮應榴,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3.

        [4]冒廣生補箋.后山詩注外箋[M].冒懷辛,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95:64.

        [5]于北山.范成大年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86.

        [6](宋)樓 鑰.攻媿集[G]//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卷七十二.北京:中華書局.1985:972.

        [7](宋)范成大.吳船錄[G]//范成大筆記六種.北京:中華書局,2002:230.

        猜你喜歡
        范成大三峽詩歌
        詩歌不除外
        Sinocyclocheilus sanxiaensis,a new blind fish from the Three Gorges of Yangtze River provides insights into speciation of Chinese cavefish
        “新”“舊”互鑒,詩歌才能復蘇并繁榮
        中華詩詞(2019年1期)2019-08-23 08:24:24
        三峽留下我多少夢
        青年歌聲(2019年4期)2019-04-11 08:35:02
        詩歌島·八面來風
        椰城(2018年2期)2018-01-26 08:25:54
        春到三峽
        中亞信息(2016年3期)2016-12-01 06:08:24
        夏日田園雜興(其一)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喜晴
        無花果香溢三峽
        中國火炬(2010年10期)2010-07-25 07:43:54
        白白白色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91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友田真希中文字幕亚洲| 97高清国语自产拍|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国产| 日本中文字幕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性色| 久久天堂综合亚洲伊人hd妓女| 欧洲熟妇乱xxxxx大屁股7| 国产女主播强伦视频网站| 深夜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a片|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是AV|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2|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网站| 丰满多毛少妇做爰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网手机版| 久久免费精品国产72精品剧情| 极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无码字幕中文久久无码 | 日日摸天天碰中文字幕你懂的| 国产xxxxx在线观看| 少妇AV射精精品蜜桃专区| 亚洲色图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_国产精品_k频道w| 九九久久国产精品大片| 国产免费网站在线观看不卡| 美女高潮黄又色高清视频免费| 亚洲 欧美 唯美 国产 伦 综合| 韩国美女主播国产三级| 香蕉视频在线观看亚洲| www国产精品内射熟女| 国产精品电影久久久久电影网 | 大地资源网在线观看免费官网|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中文字幕免费在线观看动作大片 | 人妻丰满熟妇一二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av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