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媒體_騰訊新聞 攝影報道_楊帆
黑暗中的追風少年
合作媒體_騰訊新聞 攝影報道_楊帆
他們是一群平均年齡23歲的少年,他們在黑暗中奔跑追風,憑借足球中的鈴聲和風向流動的變化變換步伐,甚至在賽場上頭破血流,重傷倒地……但請先停住你驚異的目光和泛濫的同情心,因為在他們豐滿細膩的內(nèi)心深處,有一種深不可測的力量。
云南盲人足球隊,正用一種阿甘似的執(zhí)著,找尋著屬于自己的價值,他們的瞳孔搜索不到光線中的色彩,但邁出的每一步卻早已將光芒灑向所有掌聲響起的地方。
云南盲人足球隊由一群平均年齡23歲的盲人小伙子組成。他們是黑暗中的追風少年,憑借足球中的鈴聲和風向流動的變化變換步伐。他們的內(nèi)心有種執(zhí)著的信念,在賽場上哪怕頭破血流,也要一往無前。
盲人足球要求除守門員外的球員,視力都必須達到B1等級,也就是全盲的標準才可參賽。在正式比賽中,球員們的雙眼要貼上眼貼并戴上眼罩。即使在酷暑,球隊年紀最小的李海福仍然堅持戴著眼罩提前調(diào)適狀態(tài),他今年14歲。
為了備戰(zhàn)2013年全國盲人足球錦標賽,球隊來到了位于滇池邊的一所中專學校內(nèi)進行訓練。每天早上6點,陽光還未叫醒滇池,隊員們就已起床開始訓練了。
隊員們看不見,所以教練樂建昆教的每一個技戰(zhàn)術,他們都只能用手去觸摸感知,一個隊員領悟后,就能將動作的要領教給同伴。
盲人踢的足球是特制的發(fā)聲足球,周長60厘米至62厘米,重量達410克至430克(將近1斤),而球場必須是鋪設有人工草坪的硬地,這樣足球滾動時可貼地飛行,發(fā)出聲音,盲人便可聽辨來球方向。
一天的訓練結束后,隊員自生貴躺倒在地上拉伸身體,他說在球場上奔跑踢球是自己最自由的時刻。
一場大雨將球場淹沒,隊員們在宿舍的樓道里進行體能訓練。隊員們付出的艱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魏建森今年隨國家隊獲得了亞錦賽的冠軍,他說:“在很多方面我們無法和健全人足球相比,但我覺得,我們能踢出亞洲并且拿到冠軍,他們能做到的我們做到了,他們做不到的我們也做到了,大家沒有區(qū)別,這就足夠了?!?/p>
福建省殘疾人體育中心,魏建森帶球突破防守球員。小組賽中,云南隊以全勝戰(zhàn)績小組第一名出線。
外號“老虎”的李孝強今年31歲,2008年他曾帶領國家隊在北京殘奧會上獲得亞軍。賽場外的他是一位平凡的父親,和妻子左府瓊共同經(jīng)營著一家盲人按摩店。結婚前,妻子家曾因為他是盲人而反對這門婚事,但李孝強通過自己的努力,證明了自己能夠讓妻子幸福。
在球隊里,所有的訓練和生活都是有嚴格規(guī)定的。因為集訓,隊員趙祥今年中秋節(jié)只能在球隊和隊友一起過了,上床睡覺前,他給家人打了個電話報平安。
雖然沒進入決賽,但排名賽中隊員們依舊用最好的狀態(tài)應對比賽,中場休息時,胡小磊渾身已被汗水濕透。這群追風少年,打從開始踢球就明白:足球,就是要“不服輸,不怕疼”。
李海福14歲,周靖鵬16歲,兩人是隊中最小的隊員,接觸盲人足球才兩個多月。剛開始踢球時,他們總擔心奔跑中會摔倒。去福建比賽是兩個小隊員第一次坐飛機遠行,也是他們第一次參加正式比賽。他們已經(jīng)蛻變,對于他們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未來尚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