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奎星
11月22日是美國傳統(tǒng)節(jié)日感恩節(jié),作為一個傳統(tǒng)文化的追慕者,筆者對洋節(jié)日雖并無好感,但卻唯獨對洋人的這個感恩節(jié)頗為欣賞。追溯感恩節(jié)的來歷,這是初到北美第一批移民,為了感謝上天賜予的好收成、感謝印第安人的幫助而搞的一種歡慶活動,延續(xù)下來成為美國和加拿大的官方節(jié)日。感恩節(jié)對與西方社會形成一種人性的社會價值觀,起到了良好的催化作用,學會感恩,這成為一種基本的做人品德。
與西方社會為了答謝幫助自己的恩人,而演化而來的感恩節(jié)相比,在我們中華五千年文明中,感恩是一種融匯于民族血脈中淵源流淌而沿襲下來的民族情感。在我們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中,知恩圖報是做人最基本的禮節(jié),受人恩情當他日相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這些傳統(tǒng)道德觀念中的感恩情懷,是我們中華民族最為重情重義的民族特質(zhì)。感恩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和素質(zhì),感恩是一個溫暖和諧社會不能或缺的正能量。
感恩是如此的重要,這對于形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道德環(huán)境有著推手的作用,只有懂得感恩的人,才是一個有情有義的人,只有我們的社會形成一種感恩的社會風氣,我們才能擁有一個溫暖的社會環(huán)境。冷漠至極的殘忍,是整個社會的一大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些卑劣的小市民通病,是一種亞健康社會的病毒,一再蔓延會毒害一個健康的社會道德體系。如今,我們對美好道德的呼喚迎來了更多陽光般的溫暖,這讓我們越發(fā)感覺到欣慰。越來越多的人在真善美的感召下,用自己的行動與付出切身投入到呵護道德,構(gòu)建美好社會的全民總動員中。
助人為樂與見義勇為越發(fā)成為一種社會風尚,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yōu)檫@種轉(zhuǎn)變而欣慰不已,并愉悅的享受著這美好而和諧的社會環(huán)境。然而,就在道德回歸讓人看到社會新曙光,感受到美好之時,就在越來越多的人真心實意去投入到這場道德保衛(wèi)戰(zhàn)之時,我們卻被另一種道德缺陷所中傷,這就是缺乏感恩心,不知道回報,逃避責任。如此,我們那些熱情的感召被潑了一臉冷水,要透心涼。對于那些為守護美好道德而毫不猶豫去犧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無私地獻出寶貴生命的“救命恩人”,有些人甚至連一句起碼的謝謝都不曾有。
我們常常這樣訴說一種無奈,出力不討好,而有時候不僅是出力不討好,反而獻出了生命都換不來一個認可。有見義勇為者與歹徒浴血搏斗,到最后那個被保護的人,居然連站出來做個證人都不肯,干脆玩消失一走了之。有些人被別人救了,不知道感謝反而惡語中傷,指責救人者圖名利,甚至付出了生命救下的人,連給犧牲的英雄一個良心下的告慰都沒有。這些被救之人,也許你們會顧慮要擔責,可與那些為救你們毫無顧忌,舍生取義獻出生命的犧牲比起來,那點微不足道的顧慮算什么呢!
薄情寡義缺乏感恩的心,這仿若又成為一個道德問題。這種反差讓我們始料不及,而這種傷害比起來那些看客般的冷漠,對道德的打擊反而更大。那些不顧個人安危而義無反顧的英雄,那些犧牲自己切身利益,挽救他人的楷模,他們是滿懷著一種真摯的情感,一種熱忱的關懷挺身而出。到頭來,卻被一種凄涼與慘淡的冷漠而傷害,英雄流血又流淚,如此殘酷的光景,豈不是讓我們起初對道德回歸的呼喚化為泡影。
當然,我想每一個挺身而出的英雄,他們在起初根本未曾想過要得到被救者的報答,或者企圖以這種方式換得什么收益。生死存亡與義不容辭都是一剎那的人生抉擇,沒有人愿意拿寶貴生命換那些虛假名利,英雄就是英雄。然而,那些被救了反而玩消失的人,你們是否忘記了,知恩圖報原本就是一種做人最起碼的道德。一個道德健全的人,是不會忘記恩情,不會枉顧真誠,感恩這也是一個道德健全的人內(nèi)心本應該有的真情流露。
富有更豐富的情感,這是人類區(qū)別于動物,而最終能成為地球最具發(fā)展?jié)摿Φ纳锔緝?yōu)勢。無論是東方和西方,作為人類最基本的道德品質(zhì),最美好的生存感言,感恩是人類共榮謀求發(fā)展的前提。感恩自古以來,就是一種道德素養(yǎng)與做人修為,也是形成一種適宜人類生存與發(fā)展社會環(huán)境,所不能或缺的社會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