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信息學》(Chinese Journal of BioInformatics)是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主辦的生物信息及相關領域的國內外公開發(fā)行的學術刊物,報道我國生物信息技術研究開發(fā)的重要成果和國內外生物信息技術及其產業(yè)化最新進展。本刊從2003年9月起創(chuàng)刊,季刊,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23-1513/Q,國際連續(xù)出版物號:ISSN 1672-5565。
《生物信息學》主要刊載生物信息及相關領域的研究進展、綜述、研究論文、研究簡報、技術與方法、專題評論等學術文章。《生物信息》登載的研究論文應是沒有在國內外公開出版的刊物上發(fā)表過的原始研究工作報告;綜述進展應結合作者研究領域的工作,對相關領域的發(fā)展及研究進展進行全面的介紹和評述,及時反映生物信息領域的發(fā)展熱點和最新進展;本刊還刊登有關生物信息技術國內外研究開發(fā)動態(tài)、簡訊、產業(yè)政策與產業(yè)發(fā)展動態(tài)、學術活動與展會通知、書評、短評、啟事等文章。
1 征文范圍及欄目設置
1.1 生物信息各分支領域及相關領域。包括(但不限于)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糖原組學、高通量藥物篩選、組合化學、統(tǒng)計遺傳學、生物數據挖掘、生物數據庫、生物軟件等。
1.2 本刊設置的重點欄目:研究論文、研究快報、綜述進展等。
2 來稿要求和注意事項
2.1 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條理清晰,文字精煉。研究論文一般在4000字以內,綜述性文章以5000字為限,研究簡訊、動態(tài)等文章一般在1000字以內。其他欄目根據具體情況確定。
2.2 來稿請通過采編平臺(http://swxxx.alljournals.cn/ch/index.aspx)并提供第一作者個人信息(包括性別、出生年月、職稱、所獲學位,E-mail,聯系電話等),通訊作者信息(一般為稿件內容的主要責任作者,簡介包括包括性別、出生年月、職稱、所獲學位,E-mail,聯系電話等)以便處理稿件時能及時與作者聯系。
2.3 來稿務必做到清稿定稿。稿件中的外文字母、符號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上下角的字母、數碼和符號,其位置高低應區(qū)別明顯。容易混淆的字母、符號等在首次出現時,請用鉛筆注明。文中計量單位務必使用新出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量和單位》中頒布的法定計量單位名稱和符號。非許用單位,務請換算成許用單位。
3 來稿體例與格式
本刊的編排規(guī)則和格式依據國家標準的要求,來稿由中英文標題、作者、單位(城市、郵政編碼)、中英文摘要、關鍵詞、正文(含文字、圖表)、腳注、參考文獻等部分組成。
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即依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連續(xù)編碼標出。參考文獻一般不得超過20篇。
5 稿件受理過程
5.1來稿不得一稿兩投。綜述進展、研究論文、簡報投稿時無需繳納稿件審理費,編輯部在稿件審理通過后會聯通出版費收取。
5.2 來稿將送同行專家評審,刊登與否均由編委會最后審定,需要有一定的時間,一般需1~2個月作者才能收到錄用與否的通知書,在沒有接到通知前請不要改投他刊,或者改投前請來函向編輯部聲明。未刊用的稿件不予退還。
5.3 經審定刊用的稿件,將由編輯部抄送審稿意見,作者應在1個月內將修改稿電子版返回編輯部,并且對審稿意見逐條加以說明。
5.4 來稿被正式接受后,本刊按實際排版頁(面)數向作者發(fā)出收取版面費的通知函。
5.5 來稿發(fā)表后,文章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文責由作者自負,其編輯版權屬本刊所有。本刊有權將刊物制成光盤版或被其它正式出版的光盤版學術期刊以及與本刊合作的網站收錄。作者如不同意將自己的文章編入上述光盤或網站時,應在投稿時聲明,否則視為同意。
5.6 本刊編輯部同意國內外檢索期刊和文獻數據庫摘錄本刊所載文章。凡不同意摘錄的作者,請來函聲明,否則按同意對待。
5.7 編輯部對錄用的稿件有權作適當文字刪改。稿件涉及保密、專利等方面的問題,請作者自行征求有關部門的同意,并附證明文件,否則出現的糾紛本刊概不負責。
5.8 來稿中引用他人研究成果時,務請按《著作權法》的有關規(guī)定指明原作者姓名、文題及來源,并在參考文獻中寫明,否則由此引發(fā)的責任由作者自負。
5.9 來稿一經發(fā)表后,本刊酌情支付稿酬(含刊物內容上網服務和光盤版收錄的報酬),并向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寄贈當期刊物一冊。
6 本刊通訊處:哈爾濱市南崗區(qū)西大直街92號,哈爾濱工業(yè)大學136信箱,《生物信息學》編輯部(150001)
電話/傳真:0451 -86414135.
電子信箱:swxxx@hit.edu.cn
采編平臺:http://swxxx.alljournals.cn/ch/index.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