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培增,關參政
(甘肅省白銀市農業(yè)技術服務中心,甘肅 白銀 730900)
枸杞Lycium bararumL.屬茄科茄族枸杞屬植物,為多年生落葉灌木,是產品附加值較高的經濟林樹種,也是固沙造林、改良土壤的先鋒樹種[1]。枸杞果實富含蛋白質、活性多糖、多種氨基酸、胡蘿卜素、維生素B族、Vc和鈣、磷、鐵等礦物質,具有補精益氣、滋肝養(yǎng)腎、明目安神及堅韌筋骨等功效[2]。近幾年,隨著甘肅省白銀市枸杞集中連片種植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多種枸杞病蟲害的發(fā)生與危害日益嚴重,防控難度進一步加大。
枸杞紅癭蚊Jaapiellasp.屬雙翅目癭蚊科,是危害果實類害蟲,它會造成枸杞果實橫向增粗、變短、變小、早熟、干枯脫落,從而使枸杞產量降低。在甘肅省白銀市各枸杞主產區(qū),紅癭蚊均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生,造成枸杞減產5%~30%。枸杞紅癭蚊的個體發(fā)育主要在土壤和枸杞花蕾、果實中交替進行,1年發(fā)生多代,隱匿性強,防治難度大。根據(jù)相關資料,土壤藥劑封閉[3]和地表薄膜覆蓋隔離[4]分別對枸杞紅癭蚊老熟幼蟲的存活和羽化出土具有較好的控制效果。有關枸杞果內紅癭蚊幼蟲防治技術的研究報道很少,而涉及其高效防治藥劑的研究報道則更少。因此,針對枸杞紅癭蚊幼蟲果內為害的特性,選用內吸性或具滲透作用的殺蟲劑進行了藥效試驗,以期能篩選出1~2個高效藥劑,為其化學防治提供技術支持。
供試藥劑為5%的啶蟲脒乳油(江蘇省常隆化工有限公司)、25%的噻蟲嗪水分散劑(瑞士先正達作物保護有限公司)、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浙江海正化工限公司)和1.8%的阿維菌素乳油(上海滬聯(lián)生物藥業(yè)有限公司)。
供試作物為定植5年的寧杞1號,3 300 株/hm2。
防治對象為枸杞紅癭蚊幼蟲。
1.2.1 室內藥效試驗方法
采用浸果法進行室內藥效試驗。試驗設用5%的啶蟲脒乳油2 000倍液、25%的噻蟲嗪水分散劑4 000 倍液、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1.8%的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和清水(用作對照)5個處理,3次重復。2011年5月20日,從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五合鄉(xiāng)采集橫徑在5 mm左右的枸杞紅癭蚊蟲果300 粒,等分為15份,每份20粒,分別置入淺塑料杯中,加入相應濃度藥液或清水浸泡2 min,用吸水紙吸除果面水分,置于培養(yǎng)皿內室溫避光培養(yǎng)。分別于施藥后第2天和第4天觀測蟲果內的總蟲數(shù)和存活蟲數(shù),計算校正防治效果,并進行顯著性分析。室內溫度設為18~20 ℃。
1.2.2 田間藥效試驗方法
田間藥效試驗于2011年6月12日在白銀市靖遠縣五合鄉(xiāng)開始進行。試驗設用5%的啶蟲脒乳油2 000倍液、25%的噻蟲嗪水分散劑4 000倍液、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1.8%的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和清水(用作對照)5個處理,3次重復。田間試驗小區(qū)共設15個,隨機排列,小區(qū)面積為67 m2。采用小型車載機動噴霧器(3WZ-26型)噴施藥液,各小區(qū)噴施藥液20 L。分別于施藥后的第2天、第4天和第6天,從各小區(qū)中部隨機采集橫徑在5 mm左右紅癭蚊蟲果20粒,觀測蟲果內的總蟲數(shù)和存活蟲數(shù),計算校正防治效果,并進行顯著性分析。
室內藥效試驗結果如表1。表1顯示,對枸杞紅癭蚊幼蟲防治效果顯著的藥劑有啶蟲脒、噻蟲嗪和吡蟲啉,施藥后第2天其校正防治效果分別為92.61%、94.00%和91.44%,這3種藥劑防治效果的差異不顯著;施藥后第4天3種藥劑的校正防治效果相當,分別為99.08%、98.43%和99.64%。阿維菌素的防治效果較差,施藥后第2天和第4天其校正防治效果分別為36.89%與42.27%,其與啶蟲脒、噻蟲嗪和吡蟲啉防治效果的差異達到了極顯著水平,故不適用于枸杞紅癭蚊幼蟲的防治。施藥后第6天,因果實腐爛,未取得相應數(shù)據(jù)。
表1 4種藥劑對枸杞紅癭蚊幼蟲的室內藥效比較?Table 1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insecticides against Jaapiella sp. larvae in lab
田間藥效試驗結果如表2。從表2中可以看出,啶蟲脒、噻蟲嗪和吡蟲啉對枸杞紅癭蚊幼蟲的防治效果顯著,而阿維菌素的防治效果較差。施藥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的測定結果表明:啶蟲脒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別為96.21%、98.71%和98.82%,施藥后第4天的防治效果接近最高值;噻蟲嗪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別為98.88%、98.58%和98.2%,施藥后第2天的防治效果便達到了最高值,表現(xiàn)出良好的速效性;吡蟲啉的校正防治效果分別為94.61%、98.45%和99.49%,施藥后第4天的防治效果達到了最高值。而阿維菌素的防治效果較差,僅為32.27%~38.02%。啶蟲脒、噻蟲嗪和吡蟲啉這3種藥劑不同日期測定的防治效果之間的差異不顯著,其與阿維菌素防治效果的差異均達到了極顯著水平。
表2 4種藥劑對枸杞紅癭蚊幼蟲的田間藥效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effect of four kinds of insecticides against Jaapiella sp. larvae in field
室內和田間藥效試驗結果均表明,5%啶蟲脒乳油2 000倍液、25%噻蟲嗪水分散劑4 000倍液和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 000倍液對枸杞紅癭蚊幼蟲都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1.8%阿維菌素乳油2 000倍液的防治效果較差。施藥后的第4天,4種藥劑的田間藥效均接近最高值,分別為98.71%、98.58%、98.45%和38.02%,與其對應的室內藥效(分別為99.08%、98.43%、99.64%和42.27%)的擬合性好,這說明施藥后第4天室內藥效能夠反映4種藥劑對枸杞紅癭蚊幼蟲的實際控制效果;供試的4種藥劑的藥效受室內和田間環(huán)境條件影響的差異較小。
室內藥效試驗具有操作簡便、經濟、效率高等優(yōu)點,可作為初步篩選枸杞紅癭蚊幼蟲高效防治藥劑的快捷方法來使用,以提高田間施用藥劑的篩選效率。
具有很強內吸活性的新煙堿類殺蟲劑吡蟲啉(Imidacloprid)與啶蟲脒(acetamiprid)[5]和具有天然內吸性的第二代新煙堿類殺蟲劑噻蟲嗪(thiamethoxam)[6]對枸杞紅癭蚊幼蟲表現(xiàn)出極高的藥效,而具有滲透作用的阿維菌素( Avermectin)[7]的藥效較差,究其原因,除與兩類藥劑的作用機制不同有關之外,還與枸杞紅癭蚊幼蟲的抗藥性等因素有關,這尚需進一步的試驗驗證。
參考文獻:
[1]張寶琳,蔡國軍,王三英,等.不同品種枸杞產量的對比分析[J].經濟林研究,2012,30(3):29.
[2]龔吉軍,李忠海,鐘海雁,等.山藥枸杞復合飲料的研制[J].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學報,2008,28(5):93.
[3]李 鋒,張宗山,楊 芳.3種藥劑對枸杞紅癭蚊土壤封閉藥效試驗[J].山東林業(yè)科技,2003,(1):21.
[4]李 鋒,孫海霞,李紹先,等.枸杞紅癭蚊覆蓋隔離防治技術操作規(guī)程[J].寧夏農林科技,2006,(4):18.
[5]王建軍,韓召軍,王蔭長.新煙堿類殺蟲劑毒理學研究進展[J].植物保護學報,2001,28(2):178.
[6]張 梅,周善波.新一代廣譜性殺蟲劑thiamethoxam[J].農藥,1999,38(6):42.
[7]沈 亮,陳 兵.產品開發(fā)介紹——新型殺蟲劑阿維菌素[J].浙江農業(yè)科學,19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