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平均降水975 mm。年平均降水總量為55 km3,其中徑流為27 km3。
可獲得飲用水供應的人口占83%。
克羅地亞水務局是該國水資源管理的行政機構。
目前正在運行的大型壩有30座,其中土石壩20座,混凝土壩10座。所有大壩總庫容為10.7億m3。
年用水總量約為0.99 km3,人均用水量為240L/d。生活用水約占34%,農業(yè)5%,工業(yè)38%,漁業(yè)等23%。
該國經濟部主要負責能源管理,而克羅地亞國家電力公司(HEP)是該國電力管理機構,主管所有電站,負責發(fā)電、輸電及配電。
所有電站總裝機容量為3984 MW。私有電站裝機容量占7.3%,而其水電裝機容量僅占0.2%。
2011年,一次能源為:礦物燃料(71.6%)、水能(23.5%)、生物能(2.9%)、風能(1.9%)、太陽能(0.1%)。其總消費為41170萬GJ。
預計未來10a內,能源消費年增長為1.8%。
2011年,發(fā)電量比例如下:包括水電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占比為48.4%,常規(guī)火電為51.6%。其中,進口燃料發(fā)電量占總量的23.2%。
同年,總用電量為17703 GW·h,人均用電量為3992 kW·h/a,其中生活用電 35.5%、農業(yè)2.4%、工業(yè) 19.5%及其他 42.6%。
未來10a內,預計電力需求將增長2.3%/a。
2011年,進口電力為5779 GW·h,向鄰國出口電力為1003 GW·h;主電網的峰值需求為2970MW,平均基荷為2021 MW。
工業(yè)用戶稅前平均電價為11.63美分/kW·h,生活用戶為13.43美分/kW·h。
克羅地亞理論水電蘊藏總量20000GW·h/a,技術可開發(fā)量為12000GW·h/a,經濟可開發(fā)量為10500GW·h/a(1986年)。根據水電站國家數(shù)據庫相關數(shù)據,至今,約51%的技術可開發(fā)量得以開發(fā)。
正在運行的水電站裝機容量為2118 MW,水電站總裝機容量為3984 MW.計劃新增水電裝機容量580MW。
裝機容量大于10MW的水電站有18座。現(xiàn)有水電裝機容量為172.2 MW的機組役齡超過40a,通過升級改造,可擴容約20MW或18.2 GW·h/a。
水電站的年均發(fā)電量為6205 GW·h,而2011年僅為4332 GW·h;水電年均發(fā)電量占全國總發(fā)電量的45%,2011年為43.5%。
位于多布拉(Dobra)河上的萊斯采(Lesce)水電站裝機42.3 MW,預計發(fā)電量為98 GW·h/a,這是梯級電站(5座)中的第2座,該梯級還包括裝機48 MW的戈賈克(Gojak)徑流式電站。
為促進該國水電發(fā)展,近期將研究設計3座水電工程:薩瓦綜合水電工程、塞尼II期工程、翁布拉(Ombla)綜合性水電工程(580MW)。
薩瓦水電工程處于可行性研究階段,包括4座徑流式電站,位于薩格勒布市內長62 km的薩瓦河上,是一項綜合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用于改善水質、防洪、供水、排水、發(fā)電及居民休閑娛樂等。4座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20MW,年發(fā)電量為610GW·h。
塞尼水電項目Ⅱ期為綜合性工程,目前處于概念設計階段,主要包括庫容為4.5億m3的科西尼(Kosinj)水庫及科西尼(壩高 68 m)、塞德洛(Sedlo,壩高24 m)、巴科瓦茨(Bakovac,壩高55 m)3座堆石壩。此外,該工程還包括裝機容量為50MW的科西尼水力發(fā)電廠、長13.6 km的引水隧洞、長587 m壓力管道和裝機容量為342 MW的塞尼Ⅱ期水力發(fā)電廠。該工程主要用于防洪、為科西尼水庫下游地區(qū)農業(yè)增產,以及向北部比摩治(Primorje)地區(qū)供水等方面。工程還將使塞尼水電系統(tǒng)的發(fā)電量增至1.46 TW·h/a。
翁布拉工程位于亞得里亞(Adriatic)海岸南部,杜布羅夫尼克(Dubrovnik)舊城附近,裝機容量為66.4 MW。該電站包括壓力管道、調壓井、溢洪道、地下廠房、泄水建筑物、供水隧洞和灌漿帷幕等。工程額定流量為60m3/s,裝機容量為68 MW,年均發(fā)電量為225 GW·h。歐洲復興開發(fā)銀行(EBRD)為其提供貸款。
2011年1月,HEP在杜布羅夫尼克舊城西北部為該工程的土建設備發(fā)布招標公告。
2012年7月,塞族共和國和克羅地亞同意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開發(fā)裝機容量為300MW的杜布羅夫尼克II期水電工程。
在建新水電的平均成本為2000美元/kW。目前,所有水電項目資金都來自于該國國內。
2011年,該國抽水蓄能電站發(fā)電量為245.1 GW·h,用電量為184.2 GW·h。目前沒有規(guī)劃修建其他抽水蓄能電站。
正在運行的小、微型和超小型水電站共16座,總裝機容量為24.7 MW。相關研究結果表明,技術可開發(fā)的小水電蘊藏量為570GW·h/a。
所有水電工程必須進行環(huán)境影響評價,研究成果必須得到國家自然和環(huán)境保護管理局的批準。
在規(guī)劃新建或修復工程時,須進行公眾咨詢/聽證,以便更好地與當?shù)鼐用駵贤?。增強公眾對大壩和水電站作用和效益的認識。
開發(fā)商和私人公司將把15%的工程成本應用于環(huán)境和社會影響方面。
有關外商投資法的新規(guī)定,旨在為私人投資提供便利。通過提高上網電價,鼓勵投資可再生能源。
目前該國尚未對風能進行大規(guī)模開發(fā),但普遍認為亞得里亞海群島是未來最適宜開發(fā)風能的地點,預計可開發(fā)容量為150MW。
從某種程度上說,該國更傾向于開發(fā)地熱和水電等可再生能源,而非太陽能和生物能。盡管該國擁有開發(fā)太陽能的優(yōu)越條件,但成本太高,不宜實施。
已進行了開發(fā)該國剩余水電蘊藏量的研究,擬建工程多為綜合性工程。
開發(fā)這些項目需要注入私有資本,為使工程成功實施,應盡量滿足利益相關者的利益。
年平均降水量為515 mm。年均降水總量為4.6 km3,其中徑流量為 0.96 km3。
年用水總量為0.28 km3,其中生活用水占36.6%,農業(yè)用水占 60.5%,工業(yè)用水占 2.1%,其他占0.8%。人均用水量為180L/d。
該國水利部(WDD)主要負責水利工程的規(guī)劃、開發(fā)和運行。
投入運行的大型壩有56座。土石壩48座,混凝土壩7座,組合式壩1座。該國所有壩(包括小型壩)的總庫容為 0.33 km3。
2010年10月,索萊亞(Solea)土石壩開始施工,該粘土心墻壩位于特羅多斯(Troodos)山的卡里奧蒂斯 (Kariotis)河上,壩高56 m,壩頂長444 m,水庫庫容為450萬m3,用于灌溉。
塞浦路斯電力部門負責發(fā)電、輸電和電力分配。
正在運行的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683.8 MW,其中常規(guī)火電1533 MW,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150.8 MW。然而,2011年7月11日,因附近軍事基地發(fā)生爆炸,使瓦西利科斯(Vasilikos)電站(793 MW)受到嚴重破壞,從而導致該國總裝機容量降至1115.3 MW,其中常規(guī)火電降到964.5 MW。
2010年,一次能源總用量為2.78 Mtoe。
2011年,總用電量為4602 GW·h,其中生活用電占 37.2%,農業(yè) 3.1%,工業(yè) 17.4%,其他42.3%。
該國利用進口燃料的發(fā)電量約占99%,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能發(fā)電占1.16%。
人均用電量為5339 kW·h/a。
未來10a內,預計電力需求每年將增長5%。
2011年,主電網的峰值需求為848 MW。在瓦西利科斯電站受到嚴重破壞之前,曾預計峰值需求為1092 MW。
生活用戶稅前平均電價為23.72美分/kW·h,工業(yè)用戶為22.39美分/kW·h。
據1982年評估,該國技術可開發(fā)的水電蘊藏量為23500GW·h/a,但無新建水電站計劃。
根據歐盟《水框架指令》進行環(huán)境影響評估(EIA)。對于庫容超過500萬m3的水庫必須進行EIA研究。
在規(guī)劃新項目或進行工程修復時,政府和環(huán)保顧問必須廣泛征求當?shù)鼐用竦囊庖姾徒ㄗh,且應給予相當重視。
未來5~10a內,該國計劃開發(fā)其他可再生能源,如風能發(fā)電(100MW)和光伏發(fā)電(2 MW)。
該國水資源有限,且大部分已得到開發(fā),因此在不久的將來并無相關開發(fā)規(guī)劃。受政治環(huán)境影響,僅北部幾條河流尚未開發(fā)。目前,政府鼓勵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陽能和風能發(fā)電。
瓦西利科斯電站作為該國最大的發(fā)電站,受到損壞后已得到修復。4號機組于2012年9月初投運,5號機組于2012年7月1日投運,且常規(guī)蒸汽機組(390MW)于2013年初投運。
從長遠看,預計2016年液態(tài)天然氣會應用到更多的發(fā)電站,如瓦西利科斯電站。
年平均降水量為680mm。年徑流總量為12.8 km3。
環(huán)境部和農業(yè)部負責該國的水資源管理。此外,還有5個主要地區(qū)性河流管理機構。
正在運行的大型壩有118座,其中109座壩高超過15 m,許多為綜合性大壩。
所有大壩的總庫容為3.94 km3。
2011年,用水總量為0.486 km3/a,其中生活用水占50%。人均用水總量約為135.8 L/d,人均生活用水量約為88.6 L/d。
工業(yè)貿易部是該國的能源行政機構。
捷克電力公司(?EZ)的發(fā)電量占該國的74%,隸屬于政府的合資股分公司(?EPS)與勞動和社會事務部共同負責該國輸電系統(tǒng)的運行。財政部在?EZ中占有較多股份。
2010年,一次能源總消費為1861PJ。分配比例如下:固態(tài)燃料40.5%,液態(tài)燃料20.3%,氣態(tài)燃料19.2%,其他 20.0%。
2011年,主要發(fā)電能源為:火電(61.6%)、水能(3.2%,包括抽水蓄能)、核能(32.3%)、太陽能和風能(2.9%)。
所有電站的總裝機容量為20206 MW,其中私有占36.6%。
未來5 a內,預計每年電力需求會增加2%。
2011年,電網的峰值需求為10900MW,進口電力10457 GW·h,出口電力27501 GW·h。
捷克的理論水電蘊藏總量為13100GW·h/a,技術可開發(fā)量為3380GW·h/a。目前57% 的技術可開發(fā)量得以開發(fā)。
正在運行的電站裝機容量為1054.6 MW,裝機容量10MW以上的電站有11座。2011年,電站發(fā)電2124.4 GW·h。
運行中的抽水蓄能電站裝機容量為1146.5 MW。2011 年發(fā)電量為 697.2 GW·h,用電量為944.4 GW·h。
水力發(fā)電成本為2美分/kW·h,核電為4美分/kW·h,風電為 82美分/kW·h,火電為 8美分/kW·h。
小水電蘊藏量為1115 GW·h/a,小水電站(包括超小型和微型水電站)的數(shù)量為1180座,總裝機容量為316.3 MW。
2010年,位于易北河的洛沃西斯-皮斯塔尼(Lovosice-Pistany)I期工程已立項,該電站裝機容量為3 MW。
為滿足電力需求,應增加可再生能源的發(fā)電份額,今后?EZ將通過提高旗下水電站的運行效率,每年新增60GW·h的發(fā)電量,且在未增加新能源的條件下,履行該國對歐盟的承諾。通過修建大型水電站增加發(fā)電量,以便到2022年可滿足17000多戶家庭的用電需求。同時這些措施的實施,還能減少約60000t的CO2排放量。
泰梅林(Temelín)核電站的建設是捷克的主要能源任務之一。項目完成后,可為該國提供可靠能源,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電力需求。
政府全力支持發(fā)展可再生能源。風能、生物能和太陽能前景廣闊。但由于光伏發(fā)電成本過高,可能會阻礙對太陽能項目的投資。
預計到2030年,該國發(fā)電能源大概比例如下:煤占36.8%,天然氣占7.2%,液態(tài)燃料占0.4%,核電占38.6%、可再生能源占16.9%。
年均降水量為712 mm,年均降水總量為30km3。
丹麥沒有大型河流,古曾河是最大的河流。
人均用水量為375 L/d??傆盟?.7 km3/a,其中生活用水占37%,農業(yè)28%,工業(yè)(包括商業(yè)和公共服務消費)31%,其他(包括損耗)4%。
根據國際大壩委員會(ICOLD)的統(tǒng)計,該國大型壩有6座。
丹麥能源局是該國能源與電力的行政機構。約50%的電站由投資企業(yè)和當?shù)鼐用窆餐瑩碛小?/p>
當?shù)卣虍數(shù)赜秒姂粢院献鞣绞浇⒘?4家電網公司,可自行發(fā)電和輸電。同時,當?shù)卣蛩饺藫碛性S多小型發(fā)電廠。
所有用電戶有權自行選擇供電企業(yè),因此,發(fā)電業(yè)務極具競爭性。然而,可再生能源和當?shù)匦⌒蜔犭姀S可以優(yōu)先為電網輸電。
丹麥在北海有豐富的油氣資源,但水電資源有限。
2010年,所有電站總裝機容量為13728 MW。一次能源為846000TJ??傆秒娏?8781 GW·h。2009年,人均用電量為5850kW·h/a。2003~2012年,電力需求年增1.5%,預計2013~2014年將繼續(xù)保持這一增長率。
2010年,可再生能源發(fā)電量占總量的33.1%。而風能占20.7%。
2009年,從德國、挪威和瑞典進口電力11200GW·h,并向上述國家出口電力10875 GW·h。
水電所占比例較小,受地形限制,這種狀況難以改變。正在運行的小水電站有38座,總裝機容量為9 MW,2010年的發(fā)電量為20.5 GW·h(占該國發(fā)電量的0.1%)。
在未來計劃中,將會增加天然氣、風能和生物能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