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金獅, 李 慧
(北京凱發(fā)環(huán)保技術咨詢中心,北京 100097)
食品包裝是食品商品的組成部分.食品工業(yè)過程中的主要工程之一.它保護食品,使食品在離開工廠到消費者手中的流通過程中,防止生物的、化學的、物理的外來因素的損害,它也可以有保持食品本身穩(wěn)定質量的功能,它方便食品的食用,又是首先表現食品外觀、吸引消費的形象,具有物質成本以外的價值.
食品包裝按照不同的分類方式有多種類別,最普遍的是按照包裝材料來分,在標準方面,有國家標準《食品包裝容器及材料分類》(GB/T 23509—2009),其中對食品包裝材料的描述和分類有明確規(guī)定,以下對幾種常見材質的食品包裝的現狀進行列舉及評價.
用紙作為包裝材料制成的食品包裝,主要包括紙杯、紙碗、紙餐具、紙盒等食品包裝.
我國對紙質食品包裝有相關國家標準,如,對于紙包裝原料有《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標準》(GB 11680—1989);對于紙包裝成品有《紙餐盒》(GB/T 27589—2011)、《紙杯》(GB/T 27590—2011)、《紙碗》(GB/T 27591—2011)等;行業(yè)標準有《紙杯》(QB 2294—2006)、《食品包裝紙》(QB 1014—2010)、《紙餐盒》(QB/T 2341—1997)等. 其中《紙餐盒》、《紙杯》、《紙碗》三項國家標準已于2012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雖然屬于推薦性標準,但是其指標嚴于較早發(fā)布的行業(yè)標準《紙杯》(QB 2294—2006),如GB/T 27590—2011中就對紙杯的印刷進行了要求“杯口距杯身15mm內、杯底距杯身10mm內不應印刷”[1].
根據我國《標準化法》規(guī)定,“對需要在全國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應當制定國家標準.國家標準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對沒有國家標準而又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yè)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可以制定行業(yè)標準.行業(yè)標準由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并報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備案,在公布國家標準之后,該項行業(yè)標準即行廢止.”雖然相關部門并未廢止行業(yè)標準《紙杯》(QB 2294—2006),但是我國市售紙杯產品多已按照國家標準《紙杯》(GB/T 27590—2011)進行了印刷的修改.
塑料食品包裝即以塑料為主要材質的食品包裝.如飲料瓶、一次性塑料快餐盒、食品包裝袋等均屬于塑料食品包裝.對于塑料食品包裝,我國相關國家標準相對比較齊全,如原料樹脂標準、塑料成品標準、塑料材質檢驗方法等等.
說到塑料包裝的衛(wèi)生安全,最重要的指標即為“蒸發(fā)殘渣”,蒸發(fā)殘渣是指向浸泡液中遷移的不揮發(fā)物質的總量.蒸發(fā)殘渣的檢測原理是,乙酸蒸發(fā)殘渣是模擬酸性食物,正己烷蒸發(fā)殘渣是模擬油性食物,在一定的溫度及時間下,塑料制品溶出的物質的量越大,說明這種塑料包裝在該條件下析出的有害物質就越多.如果塑料制品的4%乙酸蒸發(fā)殘渣超出國家標準要求,可能是黑心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大量添加的工業(yè)級碳酸鈣、滑石粉、重金屬等有毒有害化學物質;正己烷蒸發(fā)殘渣超標,可能是企業(yè)在生產過程中,為了提高聚丙烯塑料的韌性、便于裁切后產品分離,在生產中過量添加聚乙烯,使用液體助劑.
除了塑料的衛(wèi)生安全以外,目前比較普遍的現象是,大多數消費者對塑料食品包裝存在認識錯誤、使用錯誤的情況.因此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材質的塑料其性能不盡相同,使用方法上也存在差異,因此,認清塑料材質、正確使用塑料包裝,才能保證食品包裝的健康安全.對于塑料的材質和代號,有國家標準《塑料制品的標志》(GB/T 16288—2008),其中規(guī)定了140種塑料的名稱和代號,消費者在選購食品和食品包裝時,應注意觀察塑料材質和代號,以下是常用塑料代號及使用范圍注意事項.
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英文縮寫為PET,代號為1[2],常用來制作礦泉水瓶、碳酸飲料瓶、果汁瓶等,通常呈無色透明.由于這種材料只可耐熱至70℃,因此只適合裝暖飲或冷飲,裝高溫液體或加熱則易變形,很有可能會溶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因此,飲料瓶等用完了就丟掉,不要再用來作為水杯,或者用來做儲物容器盛裝其他物品重復使用,以免引發(fā)健康問題,得不償失.
PET材質的塑料瓶不能長期放在汽車內;不要裝酒、油、醋等物質,有害物質容易溶出來,也不要裝70℃以上液體,過高溫度會導致材料分解釋放出有害化學物質.
高密度聚乙烯,英文縮寫為 PE-HD,代號為2[2],適宜于食品及藥品包裝、清潔用品和沐浴產品包裝瓶、購物袋、垃圾桶等.目前超市和商場中使用的塑料袋多是此種材質制成,可耐110℃高溫,標明食品用的塑料袋可用來盛裝食品.PE-HD在各種半透明、不透明的塑料容器上被廣泛地使用,手感較厚.
高密度聚乙烯是無毒、無味、無臭的白色顆粒,熔點約為130℃,它具有良好的耐熱性和耐寒性,化學穩(wěn)定性好,還具有較高的剛性和韌性,機械強度好,絕緣介電強度高,耐環(huán)境應力開裂性亦較好,對人體沒有什么危害.
盛裝清潔用品、沐浴產品的瓶子可在清潔后重復使用,但這些容器通常洗不干凈,殘留的物質會變成細菌的溫床,最好不要循環(huán)使用,特別不推薦作為循環(huán)盛放食品、藥品的容器使用.
聚氯乙烯,英文縮寫為PVC,代號為3[2],PVC現在多用于制作食品保鮮膜等.
PVC是一種硬塑料,要將它拉成透明柔軟的保鮮膜,必須要加入大量的增塑劑.由于增塑劑不溶于水而溶于油,因此在與油脂類食品或容器接觸時,只要接觸就會滲出,但滲出或遷移的量與接觸的時間及溫度有關.
這種材質的塑料制品易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來自于2個方面,一是生產過程中沒有被完全聚合的氯乙烯,二是增塑劑.這2種物質在遇到高溫和油脂時容易釋出,隨食物進入人體后,危害人體健康.
低密度聚乙烯,英文縮寫為 PE-LD,代號為4[2],常用于塑料薄膜、保鮮膜、牙膏、洗面乳的軟管包裝,紙做的牛奶盒、飲料盒等包裝盒都用它作為內貼膜.多用于塑料膜等用具上,不宜作為飲料容器.
PE-LD制品由于在較高溫度下會軟化甚至熔化,應盡量避免在高于100℃的情況下使用.保鮮膜在溫度超過110℃時會出現熱熔現象,因此,食物放入微波爐前,先要取下包裹著的保鮮膜[3].
聚丙烯,英文縮寫為PP,代號為5[2],微波爐餐盒、一次性餐盒、打包餐盒、樂扣保鮮盒等采用這種材質制成.能耐120℃高溫,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比較安全的材質,可以放進微波爐的塑料盒,在小心清潔后可重復使用[3].PP硬度較高,且表面有光澤.
部分微波爐餐盒盒體用PP制成,但是盒蓋卻是用6號PS制成,使用前仔細檢查,若有此類情況應先將盒蓋取下后加熱.
聚苯乙烯,英文縮寫為PS,代號為6[2],分為發(fā)泡及不發(fā)泡2類.常見的聚苯乙烯包裝制品有:透明蛋糕盒、快餐盒蓋、一次性發(fā)泡塑料餐具等.
聚苯乙烯是由苯乙烯單體經自由基加聚反應合成的聚合物.具有優(yōu)良的絕熱、絕緣和透明性,熱變形溫度為70℃,質脆,低溫易開裂.聚苯乙烯本身易燃燒,不耐有機溶劑,可溶于芳烴、氯代烴、高級脂肪酯、烴類的侵蝕.聚苯乙烯經發(fā)泡后,體積變大,密度變低,多用于制作發(fā)泡餐具,但其表面容易吸附油脂,不易回收處理,容易造成二次污染.
PS遇強酸、強堿性物質時,會產生有害物質,使用PS器具時要小心,勿裝酸性或堿性食品.不要用發(fā)泡快餐盒打包滾燙的食物,也不要用微波爐加熱.
可用于食品包裝的材料有很多種,除上述材料,還有玻璃材質、陶瓷材質、木質包裝、復合包裝材料等等,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食品包裝材料也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對此,生產企業(yè)、經銷商和監(jiān)管部門都要注意的一點就是,食品包裝一定要保證其安全性和衛(wèi)生性,這樣才能使消費者買的放心、用著安心.也因此,食品包裝方面的相關標準和法律法規(guī)就顯得至關重要,執(zhí)法部門的監(jiān)督監(jiān)管也萬萬不能松懈,同時媒體的宣傳和側面監(jiān)督也必不可少,生產企業(yè)和經銷商務必以安全健康為首要條件,嚴格執(zhí)行國家標準,生產質量放心的食品包裝.
參考文獻:
[1] 高鳳娟,高君,邱文倫.GB/T 27590—2011紙杯[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12.
[2] 翁云宣,廖正品,陳家琪,等.GB/T 16288—2008 塑料制品的標志[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8.
[3] 吳國榮.認識塑料容器小標志[J].中國包裝.2008(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