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鶴松,李舟,蔡有興
(1.瀏陽市古港鎮(zhèn)磊獅山采石場,湖南 長沙 410300;2.湖南金馬硅業(yè)有限公司;3.國土資源部長沙礦產(chǎn)資源監(jiān)督檢測中心)
瀏陽白云石制輕質(zhì)碳酸鎂煅燒和碳化工藝研究
葛鶴松1,李舟2,蔡有興3
(1.瀏陽市古港鎮(zhèn)磊獅山采石場,湖南 長沙 410300;2.湖南金馬硅業(yè)有限公司;3.國土資源部長沙礦產(chǎn)資源監(jiān)督檢測中心)
摘 要考察了白云石煅燒工藝對煅燒白云石活性度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對于粒度為5~15 mm、15~20 mm、20~30 mm的白云石,其煅燒溫度應(yīng)分別控制在995、1 005、1 020℃。粒度為15~20 mm的白云石,在995℃下的煅燒時間為60~100 min。通過碳化工藝實驗,優(yōu)選出較合理的碳化工藝條件,即碳化在加壓狀態(tài)下進行,壓力控制在0.30 MPa以上、溫度控制在35℃以下、漿液中氧化鎂質(zhì)量濃度控制在10~12 g/L、碳酸化反應(yīng)時間為50 min。
關(guān)鍵詞:白云石;輕質(zhì)碳酸鎂;加壓碳化
堿式碳酸鎂是一種重要的無機化工產(chǎn)品,用途十分廣泛,既可用于制備高純鎂砂、鎂鹽系列產(chǎn)品的原料,又可用作橡膠、藥物、絕緣材料、牙科制劑、高級玻璃、食品及各種化工產(chǎn)品的添加劑和改良劑。白云石是鈣和鎂碳酸鹽的化合物,其理論組成:w(CaO)=30.4%、w(MgO)=21.7%、w(CO2)=47.9%。目前中國水鎂石礦物資源越來越稀缺,用白云石制備出的堿式碳酸鎂用途更廣,效果更佳,因此利用白云石制備堿式碳酸鎂具有重要的經(jīng)濟意義。
1.1 原料、試劑及儀器
原料與試劑:白云石礦。酚酞試劑、檸檬酸,均為分析純。二氧化碳?xì)怏w。
儀器:回轉(zhuǎn)窯(Φ0.2 m×5.1 m)、TD5B型臺式大容量離心機、磁力攪拌器、101-1A型電熱鼓風(fēng)恒溫干燥箱、HH-2型水浴鍋、pHS-3C型pH計、CJ型高壓反應(yīng)釜(2 L)。
1.2 制備原理
輕質(zhì)碳酸鎂和輕質(zhì)氧化鎂生產(chǎn)原料基本相同,一般情況下先生產(chǎn)輕質(zhì)碳酸鎂,再進一步加工成輕質(zhì)氧化鎂。將一定粒度的白云石和白煤按一定比例混配均勻,在回轉(zhuǎn)窯內(nèi)經(jīng)1 000~1 200℃高溫煅燒成白云灰,經(jīng)消化精制成精灰乳。窯氣經(jīng)凈化、除塵、降溫、壓縮后同精灰乳進行碳化、壓濾、熱解、再壓濾、干燥、粉碎、包裝等工序制成輕質(zhì)碳酸鎂產(chǎn)品。其反應(yīng)式如下:
輕質(zhì)碳酸鎂經(jīng)煅燒制輕質(zhì)氧化鎂反應(yīng)式如下:
1.3 實驗方法
輕質(zhì)碳酸鎂的質(zhì)量和產(chǎn)率主要與煅燒溫度、碳化過程有關(guān)系,尤其是加壓碳化過程中CO2分壓的影響。實驗的目的是通過實驗尋找出合適的煅燒和碳化工藝技術(shù)參數(shù)。
1.3.1 煅燒活性的測定
首先配制濃度為0.133 mol/L的檸檬酸溶液100 mL,置于燒杯中,加入酚酞指示劑,磁力攪拌,控制溶液溫度為30℃,再加入2 g白云石灰粉,秒表計時,當(dāng)溶液變?yōu)榉奂t色的時候停止計時,記錄變色所用時間。
2.1 煅燒工藝[1-4]
2.1.1 粒度、煅燒溫度對煅燒白云石質(zhì)量的影響
實驗條件:煅燒時間為70 min,煅燒溫度為950~1 065℃,實驗結(jié)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粒度的白云石煅燒后活性度隨煅燒溫度升高先增大后減小,說明在達到某個溫度后會產(chǎn)生過燒。從表1實驗結(jié)果來看,粒度為20~30 mm的白云石在煅燒溫度為950~1 020℃時活性逐漸增加,在1 020℃時活性度最大;同樣粒度為15~20 mm的白云石達到最大活性時的煅燒溫度為1 005℃;粒度為5~15 mm的白云石達到最大活性的煅燒溫度是995℃。達到最大活性所需的煅燒溫度隨著白云石粒度增大而升高。不同粒度白云石燒失量隨煅燒溫度升高而減小,在初始階段燒失量變化顯著,隨后變化趨于緩慢。綜合考慮,實驗選擇最佳的煅燒溫度為980~1 020℃。
表1 粒度和煅燒溫度對白云石活性和燒失量的影響
2.1.2 粒度、煅燒時間對煅燒白云石質(zhì)量的影響
實驗條件:煅燒溫度為995℃,白云石粒度為20~30 mm和15~20 mm,煅燒時間為30~110 min,實驗結(jié)果見表2。由表2可見,在煅燒溫度保持不變的條件下延長煅燒時間,煅燒白云石活性增加、燒失量降低。但在相同煅燒時間內(nèi),大粒度白云石比小粒度白云石活性低、燒失量高。增加煅燒時間,小粒度白云石出現(xiàn)過燒,活性大幅下降,但對大粒度白云石有利。在實際生產(chǎn)中,粒度在15~20 mm的白云石占大多數(shù),在溫度為995℃時,時間應(yīng)控制在60~100 min,這樣煅燒得到的白云石質(zhì)量較優(yōu)。
表2 粒度、煅燒時間對煅燒白云石的活性和燒失量的影響
2.2 碳化工藝[5]
在消化溫度為80℃、時間為30 min的條件下,對研磨的白云灰進行消化。消化漿液經(jīng)第一步常壓碳化后pH由12降至9.5,排放至攪拌槽內(nèi)加水稀釋、冷卻,然后進入加壓碳化塔與CO2進行第二步碳化反應(yīng),碳化終點pH為6.8。
2.3 碳化壓力
第二步碳化在加壓狀態(tài)下進行,在窯氣CO2體積分?jǐn)?shù)為30%、漿液質(zhì)量分?jǐn)?shù)為12%、碳化溫度為30℃的條件下,考察了碳化壓力對重鎂溶液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1。由圖1可以看出,碳化壓力應(yīng)控制在0.30 MPa以上。
圖1 碳化壓力與重鎂溶液的關(guān)系
2.4 碳化溫度
在漿液質(zhì)量分?jǐn)?shù)為12%、窯氣CO2體積分?jǐn)?shù)為30%、碳化壓力為0.30 MPa的條件下,考察了碳化溫度對重鎂溶液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由圖2可以看出,碳化溫度為25℃時,重鎂溶液中MgO的濃度最大;繼續(xù)升高溫度,MgO的濃度反而下降。因此碳化的溫度應(yīng)控制在25℃。
圖2 碳化溫度與重鎂溶液的關(guān)系
2.5 漿液濃度
在碳化溫度為25℃、碳化壓力為0.30 MPa、窯氣CO2體積分?jǐn)?shù)為30%的條件下,考察了漿液濃度對重鎂溶液的影響,圖3為漿液濃度與MgO收率的關(guān)系。由實驗得出,碳化后的漿液中MgO質(zhì)量濃度控制在10~12 g/L為宜,此時MgO收率維持在較高水平。提高漿液濃度,碳化后重鎂溶液的MgO濃度無明顯提高,MgO收率反而有所下降。
圖3 漿液濃度與重鎂溶液的關(guān)系
2.6 碳化時間
在漿液MgO質(zhì)量濃度為12 g/L、窯氣CO2體積分?jǐn)?shù)為30%、碳化壓力為0.32 MPa、溫度為30℃的條件下,考察了反應(yīng)時間對重鎂溶液的影響,結(jié)果見表3。由表3可以看出,碳化到終點后液相中氧化鎂的含量相對穩(wěn)定。而隨著碳化時間的延長,可溶性Ca(HCO3)2生成的機率不斷增加,使液相中氧化鈣的含量呈微漲的趨勢。綜合考慮,碳化反應(yīng)時間控制在50 min為宜。
表3 反應(yīng)時間與重鎂溶液的關(guān)系
1)對于粒度為5~15 mm、15~20 mm、20~30 mm的白云石,其煅燒溫度應(yīng)分別控制在995、1 005、1 020℃。在煅燒溫度為995℃時,粒度為15~20 mm白云石其適宜的煅燒時間為60~100 min。
2)通過碳化工藝實驗,優(yōu)選出合理的碳化工藝條件,即碳化在加壓狀態(tài)下進行,壓力控制在0.30 MPa以上,溫度控制在35℃以下,漿液中氧化鎂質(zhì)量濃度控制在10~12g/L,碳化反應(yīng)時間為50min。
參考文獻:
[1]任爽,王小娟,武艷妮,等.煅燒和消化工藝對白云石活性的影響[J].無機鹽工業(yè),2010,43(2):34-35,48.
[2]張黎黎,劉家祥,李敏.輕燒白云石粉料制備堿式碳酸鎂碳化工藝研究[J].金屬礦山,2008(3):83-86.
[3]劉占起,劉家祥,易良喜,等.添加劑對煅燒白云石活性的影響[J].有色金屬,2009,61(2):80-83.
[4]許楠,劉家祥,易良喜,等.白云石煅燒工藝對灰乳消化及碳化的影響[J].非金屬礦,2009,32(3):29-32.
[5]藍軍,董麗春.生產(chǎn)輕質(zhì)碳酸鎂的碳酸化工藝試驗[J].無機鹽工業(yè),2003,35(1):21-22,30.
聯(lián)系方式:285490986@qq.com
中圖分類號:TQ127.13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990(2013)08-0036-03
收稿日期:2013-02-18
作者簡介:葛鶴松(1984—),男,技術(shù)部長,工程師,主要從事化工礦物加工研究,已公開發(fā)表文章6篇。
Study on technological process of calcining and carbonation for production of light magnesium carbonate from dolomite
Ge Hesong1,Li Zhou2,Cai Youxing3
(1.Liuyang Gugangzhen Shishan Quarry,Changsha 410300,China;2.Hunan Jinma Silica Co.,Ltd.;3.Changsha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Center for Mining Resources,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Abstract:Influence of calcining technology on the activity of calcined dolomite was investigat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alcining temperatures should be controlled at 995℃,1 005℃,and 1 020℃for the dolomite with particle size of 5~15 mm,15~20 mm,and 20~30 mm,respectively;at the calcining temperature of 995℃,calcination time for the dolomite with grain size of 15~20 mm was at 60~100 min.By the test of carbonation,the reasonable technological conditions were optimized,i.e. the carbonation was conducted under pressure and the pressure was controlled above 0.3 MPa;the temperature was below 35℃,the MgO mass concentration in the slurry was 10~12 g/L,and the carbonation time was 50 min.
Key words:dolomite;light magnesium carbonate;pressure carb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