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全軍 鐘必鳳 李文貴 鄧家林 解士東
春季是梨樹生活周期中最重要的生長發(fā)育季節(jié),加強梨園春季管理,可以促使樹體盡快形成葉幕,為以后的生命活動奠定基礎(chǔ)。
幼年梨園,果園行間可種植綠肥、豆科作物及花生等,要注意間作物要與梨樹保持一定距離。果園內(nèi)禁止間作高稈作物。提倡果園生草管理和間作豆科綠肥。間作時距主干50cm以外。秋季翻壓于土壤中以達到增加土壤有機質(zhì)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質(zhì)的目的。
春季的花前肥應在萌芽前5~10天(2月底至3月初)施用。以速效性氮肥為主,根據(jù)樹齡每株施尿素0.3~0.8kg,折合20~70kg/畝。落花后施肥以復合肥為主,平均每株施0.2~0.4 kg;如果前期肥料充足、樹體健壯、負載量適中,也可以不施和少施。
1.認真觀察,搞好預測預報 利用物候期可以預測害蟲的發(fā)生。如梨芽膨大露綠時,正是梨大食心蟲轉(zhuǎn)芽危害的盛期。根據(jù)氣候條件的變化,可以預測果樹病蟲害的發(fā)生。如多雨的年份,紅蜘蛛的發(fā)生較輕,而干旱年份,紅蜘蛛發(fā)生十分猖獗。夏季連陰雨天氣造成的高溫高濕條件,利于梨黑星病的發(fā)生,在連陰雨后,即可以開始對此病的防治。
2.物理防治 安頻振燈或糖醋液誘殺梨小食心蟲、桃蛀螟等害蟲。
3.化學防治 ①冬季清園:在完成冬季修剪、清除枯枝落葉、樹干涂白后,當梨芽鱗片松動時(約2月中、下旬),仔細噴1次3°B~5°B(波美度)的石硫合劑(配方為500g石灰、750g硫磺粉、7.5kg水)。②小蕾期至大蕾期:仔細噴1次防蚜蟲為主的農(nóng)藥,可用10%吡蟲啉粉劑3000倍液或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③謝花3/4時:重點防治梨黑星病、蚜蟲,可用40%信生可濕性粉劑9000倍液+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10%吡蟲啉粉劑3000倍液。④謝花后15天左右,重點防治梨黑星病、炭疽病、蚜蟲、蝽蟓、食心蟲等,可用50%超微粉多菌靈8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顆粒6000倍液+3%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10%吡蟲啉粉劑3000倍液。打藥后立即套小蠟袋。
在開花期陰雨、大風、昆蟲活動少,可放蜂、掛花枝、人工授粉、花期噴0.2%~0.4%硼砂液,都能提高坐果率。
疏花在花序分離期至盛花期進行,越早越好。開花前疏花蕾,開花期疏花序。以大冠疏散分層形為例,按同側(cè)間距20~25cm保留一個花序(花蕾)的標準,疏除萌動過遲的花蕾、病蟲危害的花序及弱枝上過多的花序,特別是花朵少、葉片少的副花序,去劣留優(yōu),樹冠中下部多留,枝梢先端少留。全樹留花量在50%左右,弱樹適當少留,壯樹適當多留。
疏果一般分2次進行,第一次疏果在花后2周,選優(yōu)去劣,疏去小果、密集果、畸形果、病蟲果,去除花序中心果和邊果,留第3~5朵花結(jié)的果;第二次疏果也叫定果,在果實大小形狀能明顯區(qū)別時,根據(jù)產(chǎn)量每25~30片葉留一果,選留果大端正、果柄長的果。原則上每花序僅留1果,定果要在花后20~25天左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