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茶兩飯”,很多人問我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喝茶比吃飯多,但是其中沒有一個廣東人問過我,因為那是廣東人特別是許多廣州人的生活習(xí)慣:每天喝三次茶(早茶、下午茶和夜茶或夜宵),吃兩次飯(午飯和晚飯)。
廣東早茶,三言兩語說不清,因為那是兩廣即嶺南文化,而且不僅僅是所謂的飲食文化。
第一次喝早茶是早年在廣州上學(xué)的時候,終生難忘,但是窮學(xué)生不可能經(jīng)常上茶樓。后來,特別是近幾年經(jīng)常在廣州、深圳、東莞、惠州、中山、佛山、珠海和江門等珠三角的幾個城市出差,每天必定喝早茶,只要沒有人陪同,一定自帶鐵觀音和茶具,一張報紙甚至一臺筆記本電腦,優(yōu)哉游哉,樂不思蜀。
在廣東和講白話的廣西的城市或富裕的鄉(xiāng)村小鎮(zhèn),在茶樓喝(吃)早茶隨處可見。特別是在節(jié)假日,全家老幼登上茶樓,圍桌而坐,飲茶品點(diǎn),暢談國事、家事、身邊事,其樂融融。親朋摯友,海闊天空,談天說地,溝通心靈,更是其樂融融。即便是與客戶洽談業(yè)務(wù)、溝通信息,聯(lián)絡(luò)感情、甚至青年男女談情說愛,在茶樓也是屢見不鮮。
廣東人聚在一起總是喝茶,北方人聚在一起總是喝酒。
聽說以前廣州的“妙奇香”茶樓有一副對聯(lián):
為名忙,為利忙,忙里偷閑,飲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而現(xiàn)在廣州著名的茶樓“陶陶居”三樓也有一副對聯(lián):
陶潛善飲,易牙善烹,恰相逢作座中君子;
陶侃惜飛,夏禹惜寸,最可惜是杯里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