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緋,孟瀟瀟
(常州工學院師范學院,江蘇 常州 213002)
音樂是表達人類情感的一門聽覺藝術形式,通過聲音傳遞情感,使聽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及感染,感受美的滋潤。古今中外許多著名學者,如孔子、愛因斯坦、列寧都酷愛音樂,他們認為音樂是啟迪智慧的鑰匙。幼兒園音樂教學能使兒童心情愉悅,在培養(yǎng)兒童模仿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陶冶兒童的情感,發(fā)展兒童的智力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2001 年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將“藝術”作為幼兒教育五大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了“藝術”在不同領域的綜合過程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這種作用是其他領域所不能達到的。由此可見,音樂在培養(yǎng)人的情感及審美能力方面有著其他學科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隨著我國幼教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發(fā)展,幼兒園的音樂教育已經(jīng)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fā)展階段。因此,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在幼兒師資的培養(yǎng)上,也應緊跟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需求。基于此,筆者深入常州市幼兒園進行了實地調研,發(fā)現(xiàn)了高校幼兒師資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擬探索解決問題的對策,以推動音樂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本調查旨在了解常州市幼兒園音樂教學現(xiàn)狀,分析當前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反思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技能培養(yǎng)體系,探索高校學前教育音樂課程與幼兒園音樂教學結合的途徑。
通過文獻檢索對幼兒園音樂教學理論內涵及影響因素的探討和分析,理清本次調查項目,組織本課題組成員與幼兒園教師座談,對涉及幼兒園音樂教學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印證、篩選,共同確定、編制了調查問卷。調查內容分為兩個部分,封閉式問題和開放式問題。封閉式問題側重于了解幼兒教師個人基本情況、音樂教學目標、音樂教學內容、音樂教學方法與評價情況等內容。開放式問題側重于了解幼兒園音樂教學改革和師資能力培養(yǎng)、提高問題。
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
筆者隨機對常州市鳴珂巷幼兒園、紅梅中心幼兒園、吉的堡雙語幼兒園、天潤幼兒園、機關幼兒園5所幼兒園的125名教師進行了問卷和訪談調查,按照所在不同班級分別對小班、中班、大班的教師發(fā)放問卷,其中大中班各發(fā)放50份、小班發(fā)放25份。共發(fā)放調查問卷125份,回收問卷120份,回收率為96%。在發(fā)放問卷的同時,對5所幼兒園部分教師進行了深入訪談。
調查顯示(表1):常州市幼兒教師隊伍的年齡結構呈現(xiàn)出年輕化的趨勢。其中25歲以下的25人,占總數(shù)的20%;25~35歲的80人,占總數(shù)的67%;35~45歲的人數(shù)為零;45歲以上的有15人,占總數(shù)的13%。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表明,教師年輕化的趨勢明顯。幼兒園教師隊伍年輕化的狀況,一方面符合幼兒教育規(guī)律,反映社會對教育的重視。另一方面隨著幼兒園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高校學前教育的擴招,加入幼兒教師隊伍的人數(shù)也在不斷增加。
表1 幼兒園教師個人基本情況
教師的學歷是其在教育機構中接受科學、文化知識訓練的學習經(jīng)歷,是衡量一名教師教學科研能力和發(fā)展?jié)摿Φ臉藴手?。在所調查的教師中,大專以下學歷的教師人數(shù)為零,大專學歷的有25人,占調查總數(shù)的21%;本科學歷有95人,占調查總數(shù)的79%;研究生人數(shù)為零。從以上數(shù)據(jù)中可以發(fā)現(xiàn),常州市幼兒園教師基本上以本科學歷為主,大專學歷的相對較少,大專以下學歷和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基本沒有。由此可以看出,目前幼兒園對教師的學歷層次要求較高。特別是具備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教師,更加受到幼兒園的歡迎。
幼兒園音樂教學是幼兒園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音樂教學不僅反映幼兒園教學質量,而且也反映幼兒園教師的藝術素養(yǎng)和業(yè)務能力。本研究在設計上把音樂教學現(xiàn)狀分為四個部分,即音樂教學目標、音樂教學內容、音樂教學方法、音樂教學評價。
1.幼兒園音樂教學目標的調查
通過問卷調查結合對幼兒園的訪談了解到,幼兒園每年級都有明確具體的音樂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中,教師圍繞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工作。可見,幼兒園對音樂教學非常重視,對教師課堂教學規(guī)范要求嚴格。教師對幼兒園音樂教學目標的認識清楚,在教學中基本能按照教學目標要求,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開展教學工作。
2.幼兒園音樂教學內容的調查
調查顯示(表2),幼兒園音樂教學內容分四部分:歌唱、韻律、打擊樂、音樂欣賞。教師在教學前都能對所教授的內容做充分準備。其中,對課程內容非常了解的為25人,占總人數(shù)的21%,基本了解的為95人,占總人數(shù)的79%,不了解的為零。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前都做了認真充分的課前準備,對教學內容也能夠基本掌握。在教材的使用上各幼兒園的主干教材基本相同,主要使用的教材是幼兒園綜合活動課程和幼兒園課程指導叢書。根據(jù)幼兒園的辦學特色和教學需要,各幼兒園適當增加了一些輔助教材,如奧爾夫音樂教材、吉的堡園本教材等。在授課中樂器的使用上,每節(jié)課都用的占50%,經(jīng)常用的占50%,偶爾用和不用的為零。在多媒體的使用上,79%的教師經(jīng)常使用,21%的教師偶爾使用,很少用和不用的人數(shù)為零。可見大部分教師都使用樂器和多媒體授課,使用的主要樂器是鋼琴,個別教師也會采用其他樂器。多媒體使用較廣泛。由此可以看出,幼兒園對教師的專業(yè)技能要求較高,教師在教學中要能夠熟練掌握樂器和多媒體技術授課。
表2 幼兒園音樂教學內容情況
3.幼兒園音樂教學方法的調查
本次幼兒園音樂教學方法調查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包括課堂講授、節(jié)奏訓練、講故事、做游戲。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活動設計,還是多樣的教學設計結合。調查表明(表3),運用一種課堂活動設計的占4%,運用兩種活動設計的占21%,運用三種活動設計的占29%,運用四種活動設計的占46%。另一方面,在音樂教學法的使用上,包括奧爾夫教學法、鈴木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美國綜合音樂感、巴里斯節(jié)奏唱法、達爾克羅茲體態(tài)律動、卡巴列夫斯基教學法。在教學中使用一種音樂教學法的占62%,使用兩種的占17%,使用兩種以上的占8%,不使用的占13%。通過以上兩方面的調查可以看出,目前幼兒園課堂教學活動的設計已經(jīng)呈現(xiàn)多樣化的趨勢,逐步使用多種音樂教學法。調查顯示,目前幼兒園對教師綜合素質和研究能力的要求較高,要求教師要不斷拓展和學習,加強教學研究。在課堂教學中不僅要能夠將各種技能綜合貫通,而且對先進的教學方法也要有所了解和掌握,并在教學中運用。
表3 幼兒園音樂教學方法運用情況
4.教學評價的情況
教學評價是教師發(fā)現(xiàn)、分析、研究、解決教育實踐中出現(xiàn)問題的重要途徑。本次對幼兒園音樂教學評價情況的調查,主要針對幼兒園的評價方式和評價內容兩方面。幼兒園的評價方式主要有專家測評、教師互評、家長評價、學生評價、教師自評等,目前大多數(shù)幼兒園都采用多種方式結合的形式進行,其中主要是教師互評和自評為主,同時也外請專家、家長參與評價。在評價內容方面,主要圍繞教師的音樂素養(yǎng)和音樂技能水平,以及學生的參與情況進行調查。可以看出,幼兒園對教師教學情況的評價,相對比較客觀,形式多樣,基本能夠反映教學質量情況。
綜合問卷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目前幼兒園對教師的綜合素質要求很高。教師在教學中反映出音樂技能的水平,也是高校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教學水平的體現(xiàn)。針對以上調查結果,反思我國學前教育專業(yè)音樂課程的設置,提出以下建議:
1.學前教育的音樂課程應與幼兒園音樂教學緊密結合。目前學前教育的音樂課程包含聲樂、鋼琴、視唱三門。在幼兒園授課中有音樂欣賞、歌唱、樂器三部分??梢钥闯鲇變簣@的歌唱課與學前的聲樂課是相結合的。鋼琴是學生授課的基本樂器,也是十分重要的課程。視唱幫助學生提高識譜能力,也是幼兒教師音樂學習的重要課程之一。目前,幼兒園的音樂欣賞課程在學前教育的音樂課程中沒有設置,樂器課在幼兒園主要以鈴木教學的打擊樂器為主,學前教育的學生主要學習的是鋼琴,其他樂器接觸較少。因此建議學前教育的音樂課程結構應進行適當?shù)恼{整,增設音樂欣賞課程,可以采用限選或選修的形式開設??梢赃m當增設一些樂器選修課,或觀摩校樂隊的訓練等活動,讓學生有更多機會接觸和了解其他樂器。
2.結合幼兒園音樂教學實際,提高學前學生鋼琴即興伴奏的能力。目前學生普遍感到鋼琴即興伴奏能力薄弱,即使開設了鋼琴即興伴奏課程,學生仍感到彈奏困難。由于鋼琴是一門技能性很強的課程,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學習和練習。目前學前的學生入校時鋼琴基礎差,又不了解和弦編配的理論知識,在短短4個學期的學習中,要想自如地編配和彈奏困難很大。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1)適當增加鋼琴課程的學習時間。將現(xiàn)有的4個學期,增加為6~8個學期。(2)增加音樂理論課程的學習??梢栽谝暢n程中加入音樂理論的學習,還可以在鋼琴課中適當講解和弦編配的內容。(3)加強平時的練習。可以讓學生組成小組,找一位彈得好的學生做組長,督促平時的練習,共同研討樂器的編配。
3.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音樂教學實踐能力。在音樂課程設置的過程中,我們安排了教育教學見習和實習,還有每學期的技能匯報演出,但學生的實踐能力還是不強。在調研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xiàn),要想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只有讓學生真正走出課堂,在教學實踐中學習、體會,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靈活應用。因此在安排見習和實習時,應進一步強調見習實習的目的性,讓學生深入課堂,在“教”的過程中,鍛煉和提高自身的音樂綜合素質。建議學校與實習基地聯(lián)系,每次實習過程中,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去,甚至也可以將授課情況作為實習考核的一部分。
4.進一步加強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的科研能力。在校期間,讓學生積極參加大學生創(chuàng)新實踐訓練項目,鍛煉他們的研究能力。在實習、見習中通過授課實踐,不斷地去尋找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積極思考。以便今后能夠更好地適應崗位需求,成為一名高素質、合格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許卓婭.學前兒童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17.
[2]陳鶴琴.教育文集:下卷[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379.
[3]王秀萍.幼兒園問題解決音樂教學的理論原理與實施步驟[J].學前教育研究,2011(3):30-34.
[4]陳躍輝.提升幼兒音樂教學評價有效性的路徑[J].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68-69.
[5]李瑞瑾.幼兒園音樂教育問題的調查研究[J].職業(yè)時空,2010(7):17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