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婭 孫夢穎 王延州 鐘 葵 佟立濤 朱 捷 周素梅
(農(nóng)業(yè)部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重點實驗室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農(nóng)產(chǎn)品加工研究所,北京 100193)
熱反應香精是利用氨基酸、多肽等蛋白質(zhì)水解物與還原糖、脂類等在一定條件下加熱發(fā)生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MR)生成的風味物質(zhì)。香料工業(yè)界從20世紀中葉起就開始采用熱反應的方法合成增香調(diào)味品。
目前用于熱反應香精制備的蛋白水解物多為豆粕、花生粕等通過化學或酶法得到的水解產(chǎn)物,對價格低廉、來源豐富的小麥面筋蛋白的研究利用卻相對較少[1-3]。事實上,小麥面筋蛋白的氨基酸組成中含有大量的谷氨酸和脯氨酸,一級結(jié)構(gòu)中富含呈味肽序列[4]。因此,可作為美拉德反應有效的氨基酸來源。其氨基酸組成中半胱氨酸、甲硫氨酸不足的問題,亦可通過添加外加氨基酸來彌補[5]。
基于上述考慮,本研究選擇低值小麥面筋蛋白為原料,利用控制條件下的糖與蛋白質(zhì)水解物發(fā)生Maillard反應,合成咸味香精,并通過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SPME-GC-MS)分析了肉香產(chǎn)物。該研究對于拓寬小麥面筋蛋白的應用范圍,增加附加值、推動小麥淀粉及肉味香精產(chǎn)業(yè)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小麥面筋蛋白(蛋白質(zhì)量分數(shù)70.3%):山東省濱州泰裕麥業(yè)有限公司;Flavourzyme 1000L風味蛋白酶:酶活力1 000 LAPU/g,諾維信(中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
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UB-7型酸度計、T-214電子分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有限公司;2300自動定氮儀:瑞典FOSS公司;Anke LXJ-IIB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THZ-82A水浴恒溫振蕩器:江蘇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1.3.1 小麥面筋蛋白深度酶解產(chǎn)物(E-WHP)的制備
稱取20 g小麥面筋蛋白,邊攪拌邊加入一定量的去離子水中,室溫下攪拌30 min,得到10%的底物懸浮液。用1 mol·L-1的NaOH或HCl溶液調(diào)節(jié)pH至6.0,預熱至55℃后,加入Flavourzyme風味酶,酶與蛋白比例1∶100,在搖床中恒溫振蕩,反應12 h后,將酶解液置于95℃水浴中,保持10 min滅酶。之后用冰水浴迅速冷卻,離心(4 000 r/min,20 min)得上清液,冷凍干燥得到產(chǎn)品(E-WHP)。
1.3.2 蛋白回收率的測定
蛋白回收率采用下式計算,蛋白含量采用凱氏定氮法測定(GB/T 14771—2003)。
式中:原料小麥面筋蛋白的蛋白質(zhì)量分數(shù)為70.3%。
1.3.3 水解度的測定[6-7]
水解度的測定采用甲醛滴定法。具體方法:首先采用甲醛滴定法測定樣品中的—NH2或—COOH基團的含量,然后代入下式求得其水解度。
式中:h為采用甲醛滴定法測定酶解液中的—NH2或—COOH基團的含量/mmol/g;h0為采用甲醛滴定法測定的水解前原料中的—NH2或—COOH基團的含量/mmol/g;htot為每克原料蛋白的肽鍵毫摩爾數(shù)/mmol/g,對于小麥面筋蛋白,htot=8.38 mmol/g。
1.3.4 美拉德反應制備肉香調(diào)味基料工藝條件的優(yōu)化
取經(jīng)冷凍干燥后的小麥面筋蛋白水解液加去離子水溶解,加入木糖、L-半胱氨酸,攪拌均勻后置于25 mL具塞試管,封口后置于烘箱中加熱。反應結(jié)束后,使反應液迅速冷卻并于4℃冰箱下保存。通過對反應產(chǎn)物的風味進行評價,分別確定最佳反應pH、溫度、pH和各組分的添加量。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采用正交試驗確定最佳制備工藝。
1.3.5 美拉德反應產(chǎn)物風味的評定
由9人組成感官評定小組,對美拉德反應產(chǎn)物分別進行氣味和可接受性評分。采用7分制,總分為2個指標分值之和,最高分126分,最低分14分,得出最終感官評分分值。評價標準見表1。
表1 美拉德反應產(chǎn)物的氣味和喜性評分標準
1.3.6 美拉德反應褐變程度的測定
美拉德反應往往伴隨著褐變現(xiàn)象,褐變程度是衡量美拉德反應進程最簡便的方法。將褐變反應液經(jīng)12 000 r/min離心15 min,除去反應產(chǎn)生的不溶物質(zhì),取所有樣品上清液稀釋10倍,在420 nm波長下,測定吸光值(OD420)。
1.3.7 SPME-GC-MS對揮發(fā)性風味成分的檢測
SPME裝置:自動進樣裝置,萃取頭為聚二甲基硅烷/二乙烯苯碳(PDMS/DVB,涂層厚度 65μm),均購于Supelco公司(美國)。
SPME萃取條件:樣品2 mL,萃取頭加熱攪拌頂空萃取,萃取溫度60℃,平衡時間20 min,萃取時間30 min,振蕩萃取頻率 250 r/min。
GC條件:色譜柱為HP-5MS毛細管柱(30 m×0.25 mm×0.25μm),程序升溫:柱初溫 50℃,保持3 min,以5℃/min升溫至280℃,保持2 min。進樣口溫度為280℃;熱解析2 min;載氣:氦氣,流量1 mL/min,不分流模式進樣。
MS條件:電離源能量為70 eV,離子源溫度280℃,傳輸線溫度250℃,采用scan模式分析。
對樣品進行GC-MS分析后,用氣相色譜-質(zhì)譜-計算機聯(lián)用技術檢測得到美拉德產(chǎn)物中揮發(fā)性氣體總離子圖,各組分質(zhì)譜經(jīng)計算機譜庫(NIST05、NIST05s)檢索及相關文獻分析,確認樣品中各香氣化合物成分,并應用峰面積歸一化法測得各香氣成分相對含量。
毛善勇等[8]采用小麥面筋蛋白酸水解產(chǎn)物制備肉味香精,但在酸水解高溫強酸的條件下,會產(chǎn)生致癌性的1,3-二氯-2-丙醇(1,3-DCP)和3-氯 -1,2丙二醇(3-MCPD),對人體的肝、腎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有極大的損害[9-10]。
酶水解反應條件溫和、可保持氨基酸不被破壞,其水解產(chǎn)物中只有氨基酸和多肽,不產(chǎn)生有毒有害物質(zhì)。通過前期的研究篩選出風味酶對小麥面筋蛋白進行酶解,按照1.3.1中的方法,制備出富含氨基酸和多肽的水解產(chǎn)物,水解度為32.4%,蛋白利用率為87.2%,水解液澄清透明,帶有輕微麥香味。
2.2.1 單因素試驗
2.2.1.1 反應液初始pH值對香料基液風味和褐變程度的影響
將各試驗材料按配比攪拌均勻(15%E-WHP、5%木糖、1% 半胱氨酸),調(diào)節(jié)pH,密封后于100℃下反應60 min,冷卻后比較pH值對褐變程度和風味的影響。
體系褐變程度和感官評分隨初始pH值的變化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隨著體系pH值的增加,褐變程度不斷升高。這是因為在酸性溶液中,氨基處于質(zhì)子化狀態(tài),抑制了葡基胺的形成。值得注意的是,當pH值升高到8時,褐變程度有所降低。劉通訊等[3]在利用花生粕蛋白酶解液合成肉類香味料的研究中也發(fā)現(xiàn)類似現(xiàn)象。另一方面,當初始pH<4時,反應程度較低,無特征肉香風味;pH>7時產(chǎn)生的風味較差;而當pH介于4~7之間,反應效果較好。
圖1 pH值對美拉德產(chǎn)物感官評分及褐變程度的影響
2.2.1.2 溫度對香料基液風味和褐變程度的影響
將試驗材料按配比攪拌均勻(15%E-WHP、5%木糖、1%半胱氨酸),調(diào)節(jié)pH為7,密封后于不同外界溫度下加熱反應60 min,冷卻后比較反應溫度對褐變程度和感官評分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2。
圖2 溫度對美拉德產(chǎn)物感官評分及褐變程度的影響
由圖2可知,溫度對美拉德反應進程影響顯著。在一定范圍內(nèi),褐變程度和感官評分值均隨溫度的升高不斷增加;但溫度達到145℃時,反應物褐變嚴重,體系出現(xiàn)焦糊味,肉香風味變差。這是因為美拉德反應是典型的熱敏型反應,溫度的升高增加了糖和氨基酸的活性,進而加快化學反應速度。因此,外界溫度控制在115~130℃范圍內(nèi)所生成的肉味純正濃郁。
2.2.1.3 反應時間對香料基液風味和褐變程度的影響
將試驗材料按配比攪拌均勻(15%E-WHP、5%木糖、1% 半胱氨酸),調(diào)節(jié)pH為7,密封后于115℃下加熱不同時間,冷卻后比較反應時間對感觀評分和褐變程度的影響,結(jié)果見圖3。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氨基酸和還原糖不斷反應,美拉德反應越徹底,褐變程度越深,但是反應時間過長,感官評分值反而降低。
圖3 反應時間對美拉德產(chǎn)物感官評分及褐變程度的影響
2.2.1.4 還原糖添加量對香料基液風味和褐變程度的影響
將試驗材料按配比攪拌均勻(15%E-WHP、1%半胱氨酸),改變其中木糖的添加量,調(diào)節(jié)pH為7,密封后于115℃下加熱60 min,冷卻后比較木糖用量對風味和感官評分的影響。由圖4可知,隨著木糖用量的增加,褐變程度逐漸提高。但是感官評定結(jié)果表明,當木糖添加量增加至10%時,肉香味中帶有較濃的焦糊味。
圖4 木糖添加量對美拉德產(chǎn)物感官評分及褐變程度的影響
2.2.1.5 L-半胱氨酸添加量對香料基液風味和褐變程度的影響
將試驗材料按配比攪拌均勻(15%E-WHP、1%半胱氨酸),改變其中L-半胱氨酸添加量。調(diào)節(jié)pH為7,密封后于115℃下加熱60 min,冷卻后比較半胱氨酸用量對風味和褐變程度的影響。
圖5 半胱氨酸添加量對美拉德產(chǎn)物感官評分及褐變程度的影響
由圖5可知,添加一定量半胱氨酸使體系的褐變程度大大降低,而感官評分值大大提高。這是因為含硫氨基酸通過美拉德反應所產(chǎn)生的含硫化合物、雜環(huán)化合物(包括含硫雜環(huán)化合物)是形成肉味香氣的主要成分。小麥面筋蛋白本身含硫氨基酸很少,在外加半胱氨酸情況下,半胱氨酸經(jīng)Strecker降解首先產(chǎn)生巰基乙醛,再繼續(xù)分解產(chǎn)生乙醛和硫化氫,這些化合物在肉香風味的形成中起到關鍵作用[3]。繼續(xù)提高半胱氨酸的用量,褐變程度和風味變化不大。
2.2.2 美拉德反應條件的正交優(yōu)化
根據(jù)影響風味物質(zhì)形成的主要因素,選擇pH、溫度(℃)、反應時間(min)、木糖和半胱氨酸添加量(g)作為影響因素,按 L16(45)表進行正交試驗。以感官評分值為指標,采用SAS 8.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試驗結(jié)果和數(shù)據(jù)處理見表2、表3。
表2 5因素4水平正交試驗結(jié)果
續(xù)表
表3 方差分析
從表2、表3可知,5個因素對美拉德產(chǎn)物的感官評分具有極顯著的影響(P<0.000 1),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A(pH)>E(半胱氨酸添加量)>B(溫度)>C(時間)>D(木糖添加量)。極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美拉德反應的最佳工藝組合為:A3B3C4D4E4,即添加6%木糖和1.25% 半胱氨酸,pH 7、115℃,反應75 min。
2.2.3 美拉德反應產(chǎn)物GC-MS分析結(jié)果
采用相微萃?。瓪庀啵|(zhì)譜技術對利用最佳工藝(15%E-WHP、6% 木糖、1.25% 半胱氨酸,pH7、115℃,反應75 min)制備得到的美拉德產(chǎn)物進行分析,其揮發(fā)性成分種類和相對含量如表4所示。從產(chǎn)物中共鑒定出46種風味化合物,主要成分有醛、酮、酚、有機酸類物質(zhì),以及個別呋喃、硫醇類、噻唑、噻吩。噻吩和硫醇類物質(zhì)是已被證明的具有明顯肉味特征的含硫化合物,特別是3位被硫醇取代的呋喃和噻吩[11-12]。在本試驗中,2-甲基 -3-呋喃硫醇的相對含量較高,該化合物具有很高的風味釋放因子,閾值非常低,僅為 0.005~0.010μg/kg[14]。同時,揮發(fā)性組分中的糠醛、糠硫醇也是重要的肉香味化合物,對產(chǎn)品風味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苯甲醛、壬醛分別具有苦杏仁味和油炸香,辛酸、壬酸、癸酸具有淡的水果香氣,這些化合物可能對氣味加成或協(xié)同作用的效果,也被認為是非常有效的風味修飾劑。此外,揮發(fā)性物質(zhì)中4,5-二甲基-1,3-二氧雜環(huán)戊烯-2-酮含量較高的,該化合物在醫(yī)藥工業(yè)中被用作制備抗高血壓藥的中間體,在肉香風味的揮發(fā)物中并不多見,其形成機制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表4 小麥面筋蛋白美拉德產(chǎn)物中揮發(fā)性風味成分的GC-MS鑒定結(jié)果
3.1 采用風味酶酶解小麥面筋蛋白,蛋白利用率高,反應條件溫和,無有害物質(zhì)產(chǎn)生,得到了水解度較高的面筋蛋白水解液。
3.2 將小麥面筋蛋白酶解液與半胱氨酸和木糖共混后加熱,制備出了具有肉香風味的美拉德產(chǎn)物。并利用正交試驗優(yōu)化了反應工藝,獲得的最佳條件為:15%E-WHP、6% 木糖、1.25% 半胱氨酸,pH7、115℃,反應75 min。
3.3 通過SPME-GC-MS鑒定了美拉德產(chǎn)物中的揮發(fā)性物質(zhì)的組分和相對含量,為利用小麥面筋蛋白水解物制備肉香調(diào)味基料提供了理論依據(jù)。
[1]Aaslyng M D,Martens M,Poll L,et al.Chemical and sensory characterization of hydrolyzed vegetable protein,a savory flavoring[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98,46:481-489
[2]Wu Y F,Baek H H,Gerard PD,et al.Development of a meat-like process flavoring from soybean-based enzyme-h(huán)ydrolyzed vegetable protein(E-HVP)[J].Journal of Food Science,2000,65(7):1220-1227
[3]劉通訊,吳肖.花生粕蛋白酶解液Maillard反應合成肉類香味料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1,22(4):25-27
[4]王金水.酶解-膜超濾改性小麥面筋蛋白功能特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7
[5]Sun L,Zhuang Y.Characterization of the maillard reaction of enzyme hydrolyzed wheat protein producing meaty aromas[J].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2012,5:1287-1294
[6]趙新淮,馮志彪.蛋白質(zhì)水解物水解度的測定[J].食品科學,1994,11:65-67
[7]Adler-Nissen J.Enzymic Hydrolysis of Food Proteins[M].London:Elsevier 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1986:12-14
[8]毛善勇,周瑞寶.水解植物蛋白制備肉味香精的研究[J].中國油脂,2004,9(1):62-64
[9]Velisek J,Davidek J,Kubelka,V,et al.New chlorine-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in protein hydrolysate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80,28(6):1142-1144
[10]Velisek J,Ledahudcova K,Hajslova J,et al.New 3-chloro-1,2-propanediol derived dihydroxypropylamines in hydrolyzed vegetable protein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1992,40(8):1389-1392
[11]孫寶國.肉味香精技術進展[J].食品科學,2004,25(10):339-342
[12]孫麗平,汪東風,張莉,等.利用鱈魚皮蛋白制備熱反應型肉香調(diào)味基料的研究[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39(2):249-252
[13]Gasser U,Grosch W.Identification of volatile flavour compounds with high aroma values from cooked beef[J].Z.Lebensm.Unters.Forsch,1988,186,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