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利忠
(廣東開平市春暉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開平529300)
當前國內化纖行業(yè)市場競爭較為激烈,贏利的空間較小,各廠家都在想方設法通過提高自身的產品質量和減少各種生產成本消耗來提升競爭力。滌綸長絲生產中,后紡機臺剪絲器、探絲器工作狀態(tài)的好壞及維護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后加工的生產效率和產品的AA級率。本文根據(jù)生產實踐,探討了對剪絲器、探絲器進行科學管理的方法,促使后紡員工正確地使用剪絲器、探絲器,提高電工對剪絲器、探絲器的維修效率,減少剪絲器、探絲器的故障率,從而提高后紡機臺的生產效率及減小后紡員工的勞動強度[1]。
原絲經(jīng)紗架→剪絲器→第一羅拉→第一熱箱→冷卻板→假捻器→第二羅拉→第二熱箱→第三羅拉→探絲器→上油輥→卷裝成型。
在本廠的加彈機中,每一個錠位都配備有一個探絲器和一個剪絲器。探絲器的作用有兩個:(1)負責斷絲信號的檢測;(2)負責DTY定長定重計時信號的取樣[2]。剪絲器的作用是負責在探絲器檢測到斷絲信號時,迅速將絲條在第一羅拉前剪斷,避免絲條斷頭后對羅拉、光輥、油輥等轉動件的纏繞,減少設備的故障率,與探絲器一起互相配合,對機臺的每一錠位和整臺機起著保護的作用。剪絲器和探絲器每12對為一個部位,每一部位由1個總開關控制,在總開關閉合時,才能把探絲器檢測到的信號傳送到剪絲器,剪絲器才能發(fā)揮作用[3]。
剪絲器、探絲器的常見故障及產生原因見表1。
表1 剪絲器、操絲器常見故障及產生的原因
根據(jù)剪絲器、探絲器的作用、常見的故障及其故障原因,必需制訂一套科學化的管理方法,才能減少錠位的故障頻率和提升生產效率,適應生產發(fā)展的需要。因此,采取了如下的措施。
在日常工作中,使后紡員工充分認識到用好剪、探絲器對保護后紡機正常運轉及減輕自身的勞動強度有著重要的作用,從而使他們在后紡生頭時正確地使用剪絲器、探絲器成為自覺行為。
剪絲器、探絲器出現(xiàn)故障的原因,人為操作不當占有較大的因素。要減小因人為失誤操作對剪絲器、探絲器造成的故障,必須對后紡員工進行培訓,使他們真正掌握剪絲器、探絲器的正確操作方法及常見故障原因的判斷。
建立相關的制度,要求后紡員工嚴格按剪絲器、探絲器操作規(guī)程操作,使人為因素造成的故障率降到最低限度。對違反相關操作規(guī)程的員工,實行考核掛鉤。
通過采取以上三項措施,后紡機臺人為因素造成的剪絲器、探絲器故障率逐步下降。據(jù)統(tǒng)計數(shù)據(jù),2012年7月份到10月份滌綸一線后紡各機臺人為因素造成的剪絲器、探絲器故障次數(shù)由每天2次/機下降到每天0.5次/機。按滌綸一線后紡12臺機每月30天計算,即人為因素造成的故障次數(shù)由每月的720次左右下降至180次左右,圖1為2012年7月份到10月份滌綸一線后紡機臺人為因素造成的剪絲器、探絲器故障次數(shù)統(tǒng)計曲線圖。
圖1 人為因素造成剪絲器、探絲器故障次數(shù)統(tǒng)計圖
由于后紡加彈機的錠位多,根據(jù)本廠目前電工人員的配置情況及運作模式,不可能每天逐錠對探絲器、剪絲器的運行狀態(tài)進行檢查,只能根據(jù)機臺員工的反饋記錄對有故障的錠位進行維修,這就要求后紡員工不但要對剪絲器、探絲器的常見故障情況要熟悉,而且在出現(xiàn)故障時,要及時準確記錄好故障錠號及故障原因,以便給電工維修人員提供準確的故障信息,提高電工對剪絲器、探絲器的維修效率。
利用機臺月度檢修的機會,當后紡機停機檢修時,在第三羅拉后將絲條拉斷,從而可以全面準確地檢查出出現(xiàn)故障錠位的剪絲器、探絲器,方便電工的維修。同時,要求電工對整臺機的剪絲器、探絲器進行全面的檢查,對有故障隱患的錠位進行及時的維修。在維修工作中,要求電工使用性價比高的剪絲器、探絲器,減小設備故障率。
由2012年9月份開始,建立剪絲器、探絲器故障維修記錄檔案,對當班期間各機臺出現(xiàn)的剪絲器、探絲器故障錠號,由當班質檢員負責收集匯總,分機臺輸入在電腦設置的電子表格,以便對剪絲器、探絲器故障情況進行跟蹤,記錄表如表2所示。
表2 月份滌綸后紡剪絲器、探絲器故障情況維修記錄表
通過對剪絲器、探絲器故障情況進行跟蹤記錄,全面掌握各機臺的剪絲器、探絲器故障發(fā)生時間、發(fā)生頻率,能更好地掌握電工對它們的維修效果。通過建立監(jiān)督考核機制,提高電工對剪絲器、探絲器維護的責任感,促使他們不斷提高自身的維修水平,從而減少剪絲器、探絲器重復故障率。表3為2012年7月份到10月份滌綸一線后紡各機臺剪絲器、探絲器出現(xiàn)故障總次數(shù)以及重復出現(xiàn)故障次數(shù)統(tǒng)計表。
表3 剪絲器、探絲器故障情況統(tǒng)計表
通過采用科學化的管理方法,后紡人為因素造成的剪絲器、探絲器故障次數(shù)逐漸下降,而且對于有故障的錠位,能及時反饋給電工維修,從而減少故障的持續(xù)時間。同時,由于電工維修人員對故障錠位的維修效率和水平的提高,也減少故障的持續(xù)時間,從而使后紡機臺的斷頭次數(shù)減小,AA率上升。對2012年7月份到9月份滌綸一線后紡501#機、502#機、503#機、507#機這四臺生產原料及工藝條件基本無變化的機臺進行斷頭次數(shù)的統(tǒng)計,如表4所示。
表4 2012年7~9月份部分后紡機臺斷頭次數(shù)統(tǒng)計表
2012年7月份到10月份滌綸一線后紡成品的AA率統(tǒng)計表如表5所示。
表5 2012年7~10月份滌綸一線后紡成品AA率 %
通過采取科學化的管理方法,減小后紡機臺剪絲器、探絲器的人為故障次數(shù),提高電工維修人員對故障錠位的維修效率和水平,減少故障的持續(xù)時間和重復故障率,從而減小后紡機臺的斷頭次數(shù),減輕后紡員工的勞動強度,提升后紡成品的AA率。
[1]李允成,徐心華.滌綸長絲生產[M].(第2版).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1995.
[2]開平百事通計算機工程公司定長定重系統(tǒng)操作指引[Z].
[3]開滌后紡機斷絲檢測系統(tǒng)操作說明[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