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堅 馬明
【摘要】隨著城市建設的發(fā)展,地下管線探測越來越重要,為保證城市建設的需要,以下就加強管線探測準確性,改進和完善探測方法給出一些經(jīng)驗,僅供同業(yè)人士參考。
【關鍵詞】地下管線道路探測 管線測試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fā)展,地下管線探測已越來越與地形測量占有同樣重要的地位。地下管道是現(xiàn)代化城市的命脈:電力、自來水、排污、雨水、煤氣、電信、供熱等民用設施以及工業(yè)管道、軍用線路、鐵路交通線路等等都是通過地下管網(wǎng)像血液一樣供給城市的運轉。
與地形測量不同的是,地下管線是探測我們看不見的地下,只能通過管線探測儀,結合電、磁感應的物探方法探測。因早期城市建設對地下管網(wǎng)的整體規(guī)劃有欠缺,使城市地下管線埋設交錯復雜,規(guī)律性少,資料極少。雖然近些年管線規(guī)劃及竣工測量已步入正軌,但部分老管線依然不能完全被替代,這隨之又帶來了新老管線交錯、老管道的管道材質老化、新管線的新型材質導電信號弱等系列復雜情況,再加上管線儀探測精度有限、干擾多等原因,造成城市道路地下管線探測技術非常復雜,很難掌握。
為保證城市建設的需要,加強管線探測的準確性,提高工作效率,改進和完善探測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以下就是本人通過多年研究,結合大量的實踐總結出的一些探測經(jīng)驗。
1查詢資料
在現(xiàn)場測試之前,調查已有的資料是非常必要的。通過已有資料,可以對現(xiàn)場管線分布有一定的了解,對測試成果的準確可靠性及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至于資料的獲取就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收集一切能夠找到的資料,包括管線資料、設計資料、施工資料、規(guī)劃資料等等。再有就是靠我們自己實際測試工作的資料積累。這需要我們在平時的測試工作中不斷記錄并積累,使之更加系統(tǒng)化。
有句話很有道理:“城市管線探測的實力體現(xiàn)在資料擁有量”。
2現(xiàn)場調查
到現(xiàn)場后不要忙于實測,首先應進行現(xiàn)場調查。(1)路面。這是最直觀的探測,路面上有通訊桿、路燈桿及電纜和管道的入地點,這些都能讓探測人員直觀的了解它們的埋設規(guī)律,對接下來的實測工作有很大幫助。最令人愉快的是路面上留下的埋設管線的溝影,“得來全不費工夫”。(2)井。井是路由測試最重要的探測信息,不僅能得知管線的走向,還能夠直觀的得到管線的性質、埋深以及形態(tài)等。井的探測非常重要,一定要先看后測,而且一定要多加注意、仔細觀察,一個也不能漏掉,否則輕者使測試多走了一些彎路,重者有可能漏測掉一條重要的管線。開井后我們對管線的分布就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在一些新近規(guī)劃的道路上,井的作用就尤其明顯,它可以把管網(wǎng)的分布完整的體現(xiàn)出來。(3)建筑及管線附屬物。在探測工作中,路邊的建筑及標志也非常重要,我們要多留心與管線相關的信息及路邊建筑(如變電站、煤氣調壓房、下水排管站、電話局、水廠)等,根據(jù)其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探測。在路邊和建筑物的墻上,有高壓電纜、通信電纜、煤氣、上水等提示牌,在特殊地段有時有電纜樁、管線過河過鐵路標示牌等。(4)多調查多打聽。力所能及的多調查身邊的資料,多求教“資深”的居民,或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傊?,管線測試不僅要有過硬的技術,還應有一雙慧眼,這樣對接下來的探測可謂是鋪平了道路。
3道路探測
道路探測需遵循一個原則“從簡單到復雜”。(1)從已知到未知順藤摸瓜。從已經(jīng)確定的管線入手,探測未知的部分,若急于求成,就可能越測越亂。(2)從感應到直連.由感應法確定管線的根數(shù)及大致走向后再分項追蹤,并掌握好各個管線間的感應關系,且不可直連后一條管線一追到底,這樣很可能追串了線而一團糟。(3)從主干到分支.分支探測較復雜,但如果查清主干管后,各分支也便迎刃而解。(4)從整體到局部.不要停留在局部難點,先將簡單的地方查清楚整體的解決完,回頭再看局部的難點,或許會有當時沒有考慮到的新思路。(5)從支路到干道.道路上的管線支路比干道簡單,支路先查清后再匯集到主干道。(6)從道路到路口.路口是管線測試的最難點,但只要我們先從各個道路入手,采用“農(nóng)村包圍城市”的方法,最后匯集到路口,相信會輕松的多。管線探測是門藝術,精采紛呈,測試方法也富于變化,沒有死板的教條,關鍵在于做到在準確可靠的基礎上提高工作效率。
4信號分析
四個字“經(jīng)驗積累”。(1)首先必須區(qū)分管線信號和“一次場”信號.管線信號位置比較固定,而“一次場”就跟著發(fā)射機走,“資深的玩家有時也會誤入圈套”,應該引起注意。(2)不要用信號的強度、形態(tài)等表面特征盲目確定管線性質.信號強度、形態(tài)受材質、埋深、土質、感應電流等多方面的影響,我們可以通過參考這些表面特征進行對比分析,并結合其他有效的方法從而確定管線性質。(3)加大發(fā)射功率不要漏掉微小的信號.有些管線信號很小,特別是一些高頻率的電纜、大直徑的水管以及埋的較深的老管道,很容易被忽略,所以要適當加大發(fā)射功率。(4)信號的突變.管線的變徑、材質變化、交錯等都會引起信號的突變。要善于使用各種常用方法和特殊判別方法,找到其原因。(5)排除干擾信號.管線的探測主要是在管線信號和干擾信號之間判別,排除各種干擾因素,得到準確的信息。管線測試沒有什么“權威”、“定律”,只有不懈的努力和經(jīng)驗的積累。我們身后還有更多的問題有待于解決。
5管線測試常見問題
管線測試責任重大,工作中應加倍小心,精益求精才是基本的原則。不斷實踐積累經(jīng)驗,不斷的學習新技術,不斷的提高技術水平。
(1)管線過于密集.管線測試有一些問題確實難度大,甚至無法解決,如埋的太深、交錯重疊、無出露、絕緣接管、細小通信電纜、水泥管道等等舉不勝舉。開挖是一種方法,但大多數(shù)條件不允許。淺層地震(如地質雷達)是解決這方面問題的又一方法,但成本高、分析復雜。這方面問題有待于我們多方面繼續(xù)努力,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2)非開挖穿越管線.這就是我們習慣說的“拉管”,“頂管”,是目前管線探測的難題,此類管線因埋設過深,我們只能測到入土及出土點附近,這樣可粗略定位。如果要精確定位只能依賴穿線探測,單端出露可以用導向儀,雙端出露可以用陀螺儀,如果沒有出露點可用鉆孔磁梯度逼近法。
6結語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實踐經(jīng)驗的總結,目前我國管線測量正步入規(guī)范化、信息化時代,各城市都正在對各自的管線資料網(wǎng)進行著整理和完善,讓我們共同努力,把管線探測的更準確,讓地下管線資料和地上測量一樣精確明了、使用方便,這樣我們的城市建設會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