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7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好奇號”火星探測器首次使用刷子將火星上一塊巖石表面的塵土清掃干凈。
火星表面大部分都被紅褐色的塵埃覆蓋,為了判斷哪塊巖石值得進一步研究、比較適合鉆探,科學家需要把巖石表面的塵土清掃干凈,以詳細觀察巖石的質(zhì)地和種類。同時,這也避免讓巖石內(nèi)部鉆探出來的物質(zhì)與巖石表面物質(zhì)混在一起,從而影響研究結(jié)果。NASA科學家為“好奇號”刷子的首次出鏡選擇了一塊名為“Ekwir-1”的巖石,地點位于蓋爾隕石坑附近的“黃刀灣”地區(qū)。這把旋轉(zhuǎn)刷子清掃出一個直徑大約為5cm的區(qū)域。
NASA噴氣實驗室科學家戴安娜·特魯希略說:“第一次使用這個除塵工具,需要選擇一個非常理想的目標。我們把這個設備放置在距離目標不到1.3cm的地方,不能讓設備面臨遭損壞的風險。我們需要一個平整的巖石,表面覆蓋著塵土。清掃的結(jié)果看起來很好?!?/p>
“好奇號”首次成功使用機械手臂末端的塵土清掃工具,標志著在5個月的火星任務中邁出了重要一步。而承擔這項任務的是“好奇號”上由鋼絲制作、馬達提供動力的刷子。這把刷子其實和NASA此前送到火星的“勇氣號”和“機遇號”探測器上攜帶的塵埃清掃工具是類似的。此舉為探測器未來的巖石鉆探工作鋪平了道路。